安文化研究|意識僵化是阻障發展的根源

安文化研究|意識僵化是阻障發展的根源

僵化的意識形態是阻礙我國深化改革的根源。

這種阻礙,既在國內矛盾中日益尖銳,又在破壞對外關係中推波助濫。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是維繫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重要性高於任何外來思想。

安文化研究|意識僵化是阻障發展的根源

優秀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類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即便如此崇高的傳統,也應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賦予新的內涵, 否則,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類發展的消極作用。

安文化研究|意識僵化是阻障發展的根源

同樣道理,奉行某種主義僵化不變,明知其危害是文明進步羈絆,缺了敢於揚棄的“關鍵一招”,頑瘴痼疾仍會難以捨棄。

比如,缺少民主,何來廉政。在我們不斷擴建監獄,大牢貪官仍人滿為患時,發達國家的監牢卻鮮見貪官影子。

安文化研究|意識僵化是阻障發展的根源

左(丁志德,中國社科院教授,中(張祚嶺,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會長)右(安夫,中國安文化理論創始人)

作者:丁志德 中國安文化研究首席顧問,中國社會科學院退休教授,社科院媒體首席編輯,長期從事創新政府管理研究。《創新社會救助體系》、《創新縣域全履蓋養老體系》、《以弘揚航天精神為發力點創新科學精神研究》等十餘項研究報告,編髮中國社科院《要報》,曾多年任地方黨報總編輯,諳熟地方政府管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