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洮縣,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 位於甘肅省中部

臨洮縣,隸屬於甘肅省定西市 位於甘肅省中部

1

基本概況

臨洮,古稱狄道,自古為西北名邑、隴右重鎮、古絲綢之路要道,是黃河上游古文化發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鄉”、“文化縣”、“蘭州的衛星城“、”蘭州的後花園”的美譽。迄今建縣已有2380多年的歷史。聞名中外的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辛店文化都因首先發現於境內而得名。

臨洮縣地處東經103°29'至104°19',北緯35°03'42''至35°56'46''之間之間,隴西盆地西緣,青藏高原東邊,甘肅中部、定西市西部。東臨安定區,北接蘭州市,南連渭源縣,西與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廣河、康樂縣接壤,郵編為730500[3]。縣城距省城蘭州100公里。

臨洮南北狹長,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海拔在1732-3670米之間,境內以黃土地貌為主。黃河上游重要的支流-洮河在縣內流長115公里,平均徑流量138立方米/秒。最大為1790立方米/秒,最小為17.15立方米/秒。全年降水量在317-760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7℃(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29.6℃),無霜期80-190天

區位優勢明顯。

臨洮縣城距蘭州市區僅85公里,212國道、316國道與蘭海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城鄉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蘭臨高速公路、康臨高速公路、臨康和二級公路的通車,進一步縮短了臨洮到蘭州以及臨洮到臨夏的距離。隨著臨罐高速公路以及臨合、臨定二級公路和蘭天城際鐵路的動工建設,臨洮的交通條件將更加便利。

水電資源充裕。黃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洮河,流經縣內9個鄉鎮115公里,年過境水量53億立方米,水質優良,無汙染,屬國家一級保護水系,水能資源可開發蘊藏量達15.74萬千瓦。依託得天獨厚的水力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成了洮惠渠等11個萬畝灌區,發展有效灌溉面積33.85萬畝。堅持走“以水辦電、以電帶冶”的路子,相繼建成了總裝機3.15萬千瓦的三甲水電站、總裝機6萬千瓦的海甸峽水電站、總裝機3.75萬千瓦的楊家河水電站等中小水電站12座,總裝機容量達13萬千瓦,年發電量近5.7億千瓦時;正在建設的6個水電站進展良好,建成後全縣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可達15.6萬千瓦。分別實施了總投資1.3億元和2257萬元的農村電網改造和城市電網改造工程,建成了110千伏和330千伏輸變電站,全縣電力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為把臨洮建成甘肅南部電力樞紐奠定了基礎。充分利用電力資源充裕的優勢,建成了年產能5萬噸的鋁業公司,1萬噸的三康脫氧劑公司以及年產優質高標號水泥l20萬噸甘肅三易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2011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36.38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2.86億元、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4.5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0.87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5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82元和11955元。

2012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調控指標是:生產總值達到41.8億元,比2011年增長15%;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達到5.65億元,增長2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460元;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3.4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3.4億元,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3.3億元,增長18%。

臨洮縣圍繞建設特色經濟強縣的目標定位,實施了五縣戰略—“生態立縣、產業富縣、工業強縣、商旅活縣、文化興縣”。力求打造三大基地—全省最大的農畜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全省重要的花木生產基地、全省最佳的宜居休閒度假基地。蘭州南部最大的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和“蘭白都市經濟圈”內最具潛力的工業聚集發展平臺,實現新一輪的經濟跨越式發展。

2

歷史沿革

歷史建制

古稱狄道,自古為西北名邑,隴右重鎮。是古“絲綢之路”要道,隴上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彩陶之鄉”、“文化縣”之稱,是“全國田徑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花木之鄉”。遠在新石器晚期(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即有馬家窯、寺窪、辛店文化,是甘肅仰韶文化發軔較早之地。據史籍記載,周安王十八年(公元前384年),秦獻公滅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縣,是臨洮建置的起始。至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置隴西郡,郡治狄道。東晉十六國時,屬武始郡。唐初,置臨州,後置狄道郡。安史亂後,陷入吐蕃。五代時吐蕃置武勝軍地。宋置熙州,治狄道。元、明、清均置臨洮府,府治狄道。乾隆五年(1740年),遷府治於蘭州,升狄道州,民國二年二月降州為縣。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為臨洮縣。新中國成立後,初屬臨夏地區,後屬定西地區。

臨洮歷來為控扼隴蜀的戰略要地。秦築長城以制南牧之患。蜀姜維出狄道以擾關隴,魏人據狄道,使姜維不能得志。唐哥舒翰鎮邊,宋王韶安撫熙河,均以洮河流域為必爭之地。明徐達盛稱熙河對經略湟鄯的戰略作用。辛亥革命後,甘肅數次軍閥爭奪戰中,臨洮得失,關係蘭州、臨夏的安危。

建國前後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一兵團王震司令員率軍渡洮河,解放臨夏、西寧,以側翼迂迴作戰,配合解放蘭州的戰略任務。1960年,成立臨洮地區,不久裁撤,仍為定西地區轄縣。

3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臨洮縣地處東經103°29'至104°19',北緯35°03'42''至35°56'46''之間,隴西盆地西緣,青藏高原東邊,甘肅中部、定西市西部。東臨安定區,北接蘭州市,南連渭源縣,西與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廣河、康樂縣接壤。

地形地貌

臨洮南北狹長,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海拔在1732-3670米之間,境內以黃土地貌為主。

氣候特點

臨洮縣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7℃(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29.5℃),無霜期80-190天,年平均降雨量317-760毫米之間,蒸發量1400毫米以上,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8、9三個月。

水文特徵

洮河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支流,在縣內流長115公里,平均徑流量138立方米/秒。最大為1790立方米/秒,最小為17.15立方米/秒。

4

行政區劃

臨洮縣總面積2851平方公里,轄12個鎮(洮陽、八里鋪、新添、辛店、太石鎮、中鋪、峽口、玉井、衙下集、南屏、龍門、窯店)、6個鄉(紅旗、上營、站灘、漫窪、康家集、連兒灣),6個社區居委會、324個村委會,2379個村民小組。

5

人口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53.91萬人,戶籍137402戶,戶籍人口530230人,其中農業人口49.26萬人。民族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東鄉、回、蒙、藏、朝鮮、布依、苗、侗、佤、納西、保安、京、獨龍、壯、裕固、維吾爾、滿、土族等18個民族,佔總人口的0.25%。

第五次人口普查最新數據:

全縣總人口51649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洮陽鎮 58363、八里鋪鎮27824、新添鎮 33102 、辛店鎮16231 、太石鎮23868、西坪鄉15310 、沿川子鄉 6260、臥龍鄉12630 、劉家溝門鄉 14615 、中鋪鄉 10573、五戶鄉6136 、何家山鄉2798、馬家山鄉 5792、紅旗鄉14314、 上樑鄉 8021 、改河鄉 14890、上營鄉17350、 峽口鄉 16520、 東廿裡鋪鄉14883、康家集鄉10490 、石家樓鄉 6682 、塔灣鄉12210 、窯店鄉 15997 、達京堡鄉 7167 、站灘鄉8110、漫窪鄉10983 、雲谷鄉 6390、連兒灣鄉9857 、玉井鄉27127 、陳家咀鄉 10366 、衙下鄉 23973、三甲鄉15872 、潘家集鄉 18446 、苟家灘鄉 13348。

2017年,全縣戶籍總人口55.29萬人。年末常住人口51.7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92萬人,城鎮化率為34.6%,比上年提高1.48個百分點;鄉村人口33.87萬人,佔常住人口的65.4%。全年人口出生率為14.59‰,比上年上升2.05個千分點;死亡率為7.79‰,比上年上升1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8‰,上升1.05個千分點。[1]

6

經濟

綜合

2017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7.93億元,比上年增長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11億元,增長5.9%;第二產業增加值19.64億元,增長2.9%;第三產業增加值33.18億元,增長3.8%。三次產業結構為22.24:28.91:48.85。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所佔比重下降0.96個百分點,第二、三產業所佔比重分別上升0.39個和0.57個百分點,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4.56%、20.27%、45.17%。人均GDP為13155元,比上年增加686元,增長5.5%。

2017年,全縣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6.86億元,比上年下降7.59%,其中,國稅部門完成3.5億元,增長45.81%;地稅部門完成2億元,下降39.32%;財政部門完成1.36億元,下降21.13%。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1億元,下降17.8%。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66億元,比上年增長15%。

[1]

第一產業

2017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30.08萬畝,比上年增加0.6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88.04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1.21萬畝,糧經比為68.12:31.88。糧食總產量達到22.03萬噸,增長3.21%,其中:夏糧3.88萬噸,下降6.52%。全年糧食單產250.2公斤,比上年畝增產7.4公斤,增長3.05%。

2017年,全縣年末大牲畜存欄6.77萬頭,增長5.86%;豬存欄17.29萬頭,下降3.98%,牛存欄5.39萬頭,增長7.13%,其中奶牛0.86萬頭,增長4.84%;羊存欄24.29萬隻,下降4.08%;雞存欄94.2萬隻,增長1.2%。畜牧業增加值39267萬元,佔農業增加值的25.25%。

2017年,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34.66萬千瓦,比上年下降45.12%。機耕地面積為100.01萬畝,佔總耕地面積的93.94%。

2017年,新修水平梯田1.03萬畝。化肥消耗總量8.1萬噸,增長0.89%,化肥施用量(折純)2.27萬噸。農村用電量9497萬千瓦時,增長7.62%;地膜覆蓋面積48.83萬畝,增長6.02%。[1]

第二產業

2017年,全縣實現工業增加值9.61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03億元,增長7.7%;規模以下工業實現增加值2.45億元,增長0.43%;研發支出增加值0.13億元。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中,醫藥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五大主要行業實現工業增加值6.35億元,比上年增長11.8%,佔規模以上工業總量的90%,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增加值4.45億元,增長14.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增加值0.75億元,增長20.4%;醫藥製造業實現增加值0.12億元,下降20.19%;農副食品加工業實現增加值0.09億元,下降57.6%。

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8億元,比上年增長34.2%;產品銷售率為98%;實現利潤總額2621萬元,較上年增加2633萬元;稅金總額3445萬元,增長37.6%。

2017年,全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10.03億元,比上年下降0.1%。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0.64億元,下降7.72%;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0.7億元,增長52.65%。[1]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32億元,比上年下降44.33%,其中,項目投資60.44億元,下降46.5%;房地產開發投資5.88億元,下降4%。全年實施500萬元以上項目233個,其中實施億元以上項目29個,完成投資26.5億元,下降46.07%,佔全縣5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的比重為43.86%。

2017年,在項目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9.7億元,比上年下降51.3%;第二產業投資10.8億元,下降78.84%;第三產業投資39.94億元,下降5.02%。民間固定資產投資43.85億元,下降29.59%,佔項目投資的比重為72.55%。[1]

商貿

2017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77億元,比上年增長7.2%。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統計,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55億元,增長7.2%,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2億元,增長7%。

2017年,批發業、零售業分別實現商品銷售額15.47億元、23.08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9.9%、10.3%;住宿業實現營業額0.9億元,下降21.1%;餐飲業實現營業額3.06億元,增長12.4%。[1]

招商引資

2017年,全縣共簽訂招商引資合同、協議項目30項,簽約總金額100.6億元,比上年減少33.63億元,下降25.05%;到位資金15.13億元,比上年減少13.45億元,下降47.06%;續建項目23項,到位資金28.79億元。新建和續建項目累計到位資金43.92億元,比上年減少13.47億元,下降23.47%。

[1]

旅遊

2017年,縣內旅遊人數95.1萬人(次),增長28.2%,旅遊收入4.98億元,增長28.4%。[1]

金融和保險業

2017年,全縣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29.81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5.7億元,增長24.69%,其中,住戶貸款餘額86.68億元,增長42.78%;企業經營性貸款餘額43.95億元,增長15.3%;固定資產貸款餘額1.4億元,增長6.87%。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42.1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78億元,增長4.24%,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18.93億元,增加8.34億元,增長7.54%,占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的比重為83.7%。

2017年,保費收入4.47億元,比上年增加0.84億元,增長23.18%。[1]

7

社會發展

科學技術

2017年,科學技術支出2411萬元,榮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取得各類科技成果4項。受理專利申請178件,比上年增長128%。授權發明專利20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0.4件。

2017年,申報各類科技項目10項,下達項目資金190萬元。申報專利178項,其中發明28項,實用新型138項,外觀設計12項,授權54項。選派科技特派員196名。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家,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2家。[1]

教育事業

2017年,全縣共有各類學校463所,其中:完全(高級)中學7所,獨立初中2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含附設初中班)13所,小學353所(完全小學174所,教學點166個,九年制小學部13個),幼兒園238所(公辦幼兒園213個,民辦幼兒園25個),職業高中6所(民辦1所),特教學校1所。

2017年,在校(冊)學生81151人,其中:完全(高級)中學在校生12514人;獨立初中在校生11968人;九年一貫制學校(含附設初中班)在校生1039人;小學(含教學點及九年制小學部在校生)在校生34937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2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9106人;職業中學在校學生1545人。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95.05%,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初中入學率達到98.9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7.6%,2017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2159人,上線率為40.71%,比上年提高0.07個百分點。[1]

文化廣播

2017年,全縣共有國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檔案館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8個,農家書屋324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終端接收站點323個;建成鄉村舞臺323個;更新農家書屋183個,更新補充圖書108種2.8萬冊;建成城市數字影院3個。

2017年,全縣有廣播電視臺1個,發射主站1個、輔站16個、補點站45個,有線電視用戶1.77萬戶,全為有線數字電視用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97%;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96%。[1]

醫療衛生

2017年,全縣共有衛生機構33個,其中:公立衛生機構28個(縣級醫院2個、鄉鎮衛生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19個、婦幼保健站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健康教育所1個、紅十字會1個、合作醫療辦公室1個、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1個),民營醫院5個。編制床位1875張,實有床位2499張。年末各類人員3262人,其中:執業醫師657人,執業助理醫師217人,註冊護士1578人,檢驗人員150人,藥劑人員208人,其他衛生人員106人,其他技術人員309人,管理人員37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人數達448396人,參合率達到98.24%,全年為93757位參合農民報銷住院醫藥費24285萬元,人均報銷2590元。全年農村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支出總額為3.04億元,比上年增長26.67%。

[1]

體育事業

2017年,全縣共有體育場地1069個,體育館3個,場地面積82萬平方米,館內面積1.2萬平方米。新增公共體育場地面積61200平方米,人均公共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6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1平方米。[1]

勞動就業

2017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口45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1%。[1]

交通運輸

2017年,全縣公路客運量277萬人,比上年增長4.89%。公路貨運量1754萬噸,增長14.11%。公路客運週轉量15262萬人公里,增長4.89%;公路貨運週轉量114022萬噸公里,增長14.11%。年末全縣客運線路72條,公交線路9條,公交車輛95輛,出租車輛474輛。[1]

郵電通訊

2017年,全縣郵政公司實現業務收入1508萬元,增長27.9%。

2017年,全縣電信行業業務收入2.95億元,比上年增長4.6%。年末全縣移動電話用戶45.6萬戶,下降0.3%。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77萬戶,下降8.72%;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達到4.2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7.54%。

[1]

人民生活

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17元,比上年增長8.1%;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241元,增長2.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98元,比上年增長9.2%;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6465元,增長24.52%。[1]

社會保障

2017年,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9170人,比上年增加70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474240人;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人數為23923人,比上年增加200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5848人,增加133人,增長0.85%;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17310人,增加636人,增長3.8%;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16271人,增加220人,增長1.35%;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際參保316688人,減少289人,參保率97.07%。全年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總收入達到13546萬元,增長6.56%;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總支出9384萬元,增長14.2%。

2017年,全縣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390戶、3038人,共發放城市低保金1223萬元;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9592戶、65618人,共發放農村低保金10599萬元;全縣特困供養人數2238人,發放特困供養金1294萬元;發放孤兒基本生活保障金139萬元,共保障孤兒163人;發放城鄉醫療救助資金1604萬元,累計救助醫療對象8.16萬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565萬元,救助城鄉困難群眾0.79萬人;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人數5815人,共發放補貼資金892萬元。

[1]

環境保護

2017年,實施減排項目7個,其中工程減排項目4個、農業源減排項目2個、管理減排項目1個,全年減排化學需氧量57.33噸、氨氮6.69噸、氮氧化物400噸、二氧化硫489.6噸,全面完成了年度減排任務指標。

2017年,嚴格執行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對全縣55個建設項目進行了環評審批,完成了21個項目環保專項驗收。

2017年,生態鄉鎮和生態村創建方面,將站灘鄉、南屏鎮、連兒灣鄉申報為市級生態鄉鎮;將站灘鄉井兒溝村,連兒灣鄉東昇村,南屏鎮的黎家山村、康家溝村、格致坪村、苟家灘村、靳家坪村、光明村、南屏村、鎖林村、打石坪村、雨灑村、三甲村、溫家山村、靳家泉村、丁家山村、裕豐村、安川村、合好村、榮豐村等20個村申報為市級生態村。[1]

安全生產

2017年,全縣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63起,死亡22人,受傷67人,直接經濟損失144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數持平;死亡人數減少3人,下降12%;受傷人數減少3人,下降4.28%;經濟損失增加71萬元,上升95.58%。

[1]

8

歷史文化

文化特色

老子文化國際論壇

值此“老子文化國際論壇”在甘肅蘭州舉辦,意義十分重大,尤其是在老子“飛昇”地臨洮舉辦分會活動並組織參觀,影響更深遠。

老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據《史記》、《後漢書》記載,老子西行到渭水上游,洮水流域秦地——夷狄(今臨洮):傳道修行,著書立說,超然飛昇。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在全世界影響深遠,他的“無為而治”、“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思想,“天地對映”、“陰陽既相互對立,又相互包容”的對立統一思想和“禍兮,福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辯證思想,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

今天我們在打造中國西部歷史文化名城,西部文化旅遊名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和諧社會,推進經濟發展的進程中,要進一步挖掘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精髓,古為今用,為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的新臨洮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馬家窯文化

馬家窯文化是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因最早發現於馬家窯遺址而得名,年代約為距今5000年-4000年。馬家窯遺址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洮河西岸的馬家窯村麻峪溝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兼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青海一帶調查,其助手們在1924年發 現馬家窯遺址並進行了發掘。1957年開始,甘肅省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了多次調查,發現了馬家窯類型疊壓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之上的地層關係。馬家窯文化和馬家窯類型均由該遺址而得名。2014年9月份,成功舉辦了馬家窯文化國際論壇。

辛店文化

1924年4月,甘肅考古的開拓者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及其助手從蘭州出發沿洮河逆流而上,開始了甘肅境內的首次考古調查。他們發現的第一個古文化遺址就是位於洮河東岸的臨洮縣辛甸遺址,隨後,在此地及周圍地區做了一系列的發掘和調查工作,在辛甸發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墓葬,在辛甸村以北的灰嘴岔遺址,也發現了同類遺物。其陶器大多為圜底,主體紋飾為雙勾紋。類似一對羊角,無論器物造型還是彩陶紋飾,均與其他彩陶文化明顯有別。安氏便以首次發現地命名。出土地本名為辛甸,但因翻譯有誤,正式出版物的中文譯為辛店,之後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再未更正,便一直稱為辛店文化。

寺窪文化

寺窪文化因1924年首次發現於甘肅臨洮寺窪山而得名。寺窪文化可分為寺窪和安國兩個類型,寺窪類型分佈在洮河流域和渭河上游,與辛店文化的分佈範圍相交錯。而安國類型的分佈範圍則向東南和東北發展,在渭河和涇河上游、白龍江、西漢水流域都有分佈。在某種程度上寺窪文化和辛店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共存的。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將寺窪文化遺址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

民間藝術

民間繪畫

臨洮民間繪畫名播隴上,以油漆傢俱最為馳名,民間家用木器箱、櫃、桌等,都畫著描金裝飾畫,以傳統戲、花卉、二十四孝等為內容,由民間工匠繪製。臨洮鄉間盛行畫棺木,畫師以松、鶴、鹿、百壽圖、前蟒後鶴、二十四孝、八仙等為內容,按死者身份繪畫。

刺繡剪紙

一些民間女藝人,精於花樣刺繡與剪紙。在窗戶、枕頭、鞋面、肚兜上剪上或繡上花、草、魚、蟲、貓、兔、蝙蝠等動植物圖案,以獨特的風格、濃郁的鄉土氣息受人青睞,盛行不衰。峽口女社員王壽英的剪紙作品,曾參加甘肅省群眾藝術館和國家民族文化宮舉辦的“甘肅民族民間窗花藝術展覽”,在北京、杭州、合肥等地展出,有7件作品曾被中國美術博物館收藏。

磚雕木雕

許多民間工匠擅長磚雕、木雕,俗稱“花雕”、“花板子”,題材多為梅、蘭、菊、竹、孔雀牡丹、喜鵲登梅等,用於建築物和棺木的裝飾。寺廟建築雕樑畫棟,木雕磚雕極為盛行。有些能工巧匠長於製作戲劇頭盔、頭飾、玩具、彩燈、刻葫蘆、印章等。還湧現出了一批知名的書畫家,活躍於省內外藝壇。

民間戲曲

在臨洮,民間戲曲演唱較為盛行。每逢節日,城鄉群眾有搭臺唱戲的習慣,劇種有秦腔、眉戶、小曲等,尤以秦腔更為普及。臨洮“福盛社”秦劇團,約成立於清德宗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該社負責人,建社至辛亥革命(1911年)是李草包(綽號),辛亥革命後至抗日戰爭期間是馬虎臣,抗日戰爭至 1949年是張海青。新中國成立後改名藝術劇社、民樂劇團、臨洮地區秦劇團、臨洮縣秦劇團。80餘年中,湧現出了許多著名演員,在嗓音、表演、做派、功底方面,各具領風韻,馳譽一時。

在農村,以戲曲愛好者為核心,邀請劇團名角來指導,組成了許多業餘劇團,每逢節日登臺演唱,活躍農村文娛生活,滿足當地群眾的文化需求。此外還有以民間曲藝為主的“社火隊”,演唱一些摺子戲,諸如《孟姜女哭長城》《小放牛》《小姑賢》《長亭會》《張連賣布》等。

民間音樂

主要以民歌、民間樂曲、花兒、喪事音樂、勞動號子等形式流行於人民群眾中。民歌主要有小曲、小調、秧歌、酒麴等。小曲演出時,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曲牌。如三絃,民間盲藝人邊彈邊唱,以《段薩拉》一曲廣為流行。嗩吶曲,主要用於喪事,以《孟姜女哭長城》《五更盤道》《梅花落》等傳統樂曲為主,催人淚下。器樂曲多在民間道場、喪事和寺廟經堂中應用,群眾稱為“吹響”。

秧歌調種類繁多,如劃旱船、踩高蹺、上滿場、進莊歌等,一般在春節的社火隊裡演唱,歌詞多以祈求新年吉祥、五穀豐登為內容。還有民歌小調,如《繡荷包》《放風箏》《等情人》《三朵梅花開》《拉牛曲》《點點花兒紅》等。酒麴有《斟酒歌》《十個螃蟹》等。勞動號子有抬木號歌、拉石頭、夯歌等。1981 年,縣上組織民歌蒐集整理小組,精選120首,縣文化館編印《臨洮民歌》一冊,有的被錄入《中國民歌集成·甘肅卷》。

民間舞蹈

多數是集體舞蹈,隨從社火表演,有龍燈舞、獅舞、旱船舞、太平鼓、高明燈等,用的道具有扇、花等,以鑼、鼓擊拍伴奏,動作粗獷,場面複雜多變,陣勢浩大,氣氛熱烈,在東鄉大石頭、南鄉南屏一帶頗為流行。

10

文化產業

文化大縣

臨洮歷史悠久,是文化大縣。自距今五千年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開始,勞動人民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民族特色的文化。 被譽為人類文明曙光的馬家窯彩陶文化,是古文化遺存中最燦爛的代表,是仰韶文化發展的另一個高峰。1988年馬家窯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家窯遺址的保護方案已通過評估,可望在2004年開工建設。另有辛店文化、寺窪文化等28處比較完整的文化類型。 秦長城首起臨洮縣城北三十里的洮河岸邊,穿越縣境九十餘華里,蜿蜒曲折,雄偉壯麗。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洮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 東二十鋪漢墓群,位於東峪溝南岸,為漢代墓葬遺址。 東山上有姜維墩,超然書院。城內南大街有哥舒翰紀功碑。

文化特質

臨洮,為河隴漢羌氐文化交融之地,自漢代開始的絲綢之路,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曾是使節往還,僧侶絡繹,商隊逶迤的富庶繁華之地。內地文化與邊疆文化,中西文化在這裡彙集、交流碰撞,提升了臨洮文化的品位,並以發展創新的大氣魄給黃河文化注入活力。臨洮文化的實質是: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敢為人先、豪邁大度,自強不息。 明朝楊椒山的對聯,清朝吳鎮的詩,唐璉的書畫,李景豫的書法,李道真的戲曲創作都著名於隴上。

文化機構

1949年成立文教科,1954年,專設文化科。1957年文教合併,1983年,成立文化廣播局,1989年成立文化局,現有局長1人,副局長2人,下設辦公室,群眾文化股、市場管理股,文化稽查隊,工作人員8人,共11人。

1949年,成立人民文化教育館,1957年,增設縣博物館,圖書館1958年文化館、博物館合併為文化站。1980—1985年,三館相繼恢復分設。文化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7人。圖書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10人。圖書館藏書已接近12萬冊,博物館現有館長副館長各1人,工作人員6人,2004年7月博物館投資90萬元,從嶽麓山遷至隍廟中院。

2000年成立縣文聯,掛靠文化局。設專職秘書長1人。現有文聯主席、副主席各1人。首屆主席張祖印,現任主席燕嘉琪。秘書長喬舉平。

2001年成立縣文化中心。編制15人,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2002年成立縣畫院,編制2人。設院長、副院長各1人。聘請畫師15人。

2004年,鄉鎮撤併後,有18個文化站,專職文化專幹30人。聘請農民文化專幹2人。

群眾文化

臨洮群眾文化生活,歷來以節日最為活躍。“春節”、“五一”,均按各地不同情況,開展各類文體活動。主要有社火、舞龍、獅子、旱船、高蹺、推車、花藍、秧歌、高月燈、腰鼓、太平鼓、唱戲等活動。 1956年,舉行了臨洮第一次戲曲觀摩大會。每年五一節,在物資交流大會期間,舉行群眾性文藝演出活動。2003年舉辦了臨洮社火調演。2004年“五一”節期間,舉辦了第一屆“洮陽之春”文化藝術節。上營鄉每年舉辦文化節,衙下鎮油磨灘的花兒會已連辦5屆。初步形成花兒演唱基地。

群眾文藝演唱活動起步很早。1924年王竹庵創辦臨洮圖書館,並在館內設演廳,舉辦秦腔演唱。新中國成立初期,群眾文藝演唱十分活躍。主要形式有表演唱,快板、民歌。1958年,臨洮縣被省上命名為甘肅第一個“文化縣”,群眾性的作詩,畫畫,唱歌掀起一個高潮。王瑞昌創作的眉戶劇《把豬買給國家》參加省文藝會演,獲一等獎。1957—1981年,編印《臨洮文藝》八期。2001—2003年,編輯出版《洮河》雜誌1—3期,發表作品600多篇。產生很大影響。2003年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作品三十多篇。吳連芳的長篇小說《三生石》,曹敦的散文集《隴中風情》、趙舉民的小說集《尋找一條河的源頭》,李鴻武、趙懷俠,趙銳的小說都具有較高成就。農民作者曹永福在劇本創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詩詞協會辦的《臨洮詩詞》已出了21期。業務藝術團體有:老年書畫協會、馬家窯文化研究會、臨洮詩詞學會、銀河藝術團、春暉藝術團。一中、二中、三中、都有自己的小刊物,廣場文化方興未艾。

書畫文化

臨洮素以油漆傢俱著稱於隴上。民間女藝人精於花樣刺繡,剪紙窗花,風格獨特,鄉土氣息濃厚。峽口王壽英的剪紙作品,有7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寺廟建築雕樑畫棟,極為盛行。早在1926年,張教三就舉辦書畫展。繪畫方面的代表有張教三、陳紹伯、周劍名;書法有蔣紹伯、張崇昭。另有張月秋、牟月秋、王宇之、王熙之、王威楊等。

進入本世紀以來,書畫活動十分活躍,作品不斷升位,形成不同的風格流派。2000年,臨洮書畫作品到蘇杭展出,2002年到天津展出,並在蘭州舉辦高規格的展覽。活躍於省內外的書畫家有:何裕(書法)、康莊(書法)張壁原(國畫竹、梅)、肖克儉(工筆花鳥)、高舉明(書畫)孫維天(繪畫)、潘瑞(山水畫)、楊繼周(書法)、慶忠(油畫)、樊壽(書法)張應欣(花鳥畫)、潘養之(書法)苟惠迪(書法)、樊壽(工筆花鳥畫)、張亞平(工筆畫)。還有一些極有實力的書畫作者:張祖印、趙春瑞、高念曾、楊志、肖長林、趙為民、張宏林、蘇建軍等。

戲曲文化

清同治年間,李道真的戲曲創作就很有名。1926年,成立民眾教育館,設民眾俱樂部一處,供愛好者清唱。光緒末年,成立“福盛社”秦劇團,在春節及山會、廟會演出。每逢節日,群眾有搭臺唱戲的習慣,劇種有秦腔、眉戶、小曲等,尤以秦腔為廣。1961原屬民樂劇團與定西秦劇團合併,改臨洮秦劇團。團長馬維真、副團長張永忠。 在農村,以戲曲愛好者為主,組成許多業餘劇團。有玉井王壽班業餘劇團,改河張永順業餘劇團,站灘皮影戲等。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贏得廣大群眾讚譽的民間藝人有:張永順、石吉泰、陳志三、陳琪、王瑞昌等。

臨洮秦劇團藝術較高的演員有:王昭安、劉世有、王佐育、竇小強、孫慶霞、王德敏。

音樂文化

民間音樂,以民歌、花兒、勞動號子和民間樂曲為主。民間有小曲、小調、勞動號子、社火、秧歌、酒麴。根據不同樂器,三絃琴、板胡、嗩吶、簫、笛等、都有不同的曲調。在臨洮範圍內,流行一些秧歌小調,如劃旱船、踩高蹺、上滿場、進莊歌等。其內容是歌頌吉祥,五穀豐登。1981年編印了《臨洮民 歌》。舞蹈,多數是集體舞蹈,隨從社火表演。道具有扇、花、綢帶等,以鑼鼓擊拍伴奏,動作粗獷優美,陣勢龐大,氣氛熱烈。現代音樂,演唱以流行歌曲為主,於平創作了《西部的太陽》歌詞集,王守廷譜曲30多首。演唱成就突出的有燕嘉琪、張亞平、雷娟、雍亞麗、羅曉軍等舞蹈方面有鄭華等。

花兒

花兒是臨洮民間的奇葩,群眾基礎十分廣泛,臨洮有花兒會場24處。紫松山,鴉溝、油磨灘、郭家泉的花兒最為有名。所唱花兒,一般為蓮花山令,兼有臨夏花兒。蓮花山花兒格律獨特自由,詩意濃郁,高亢奔放。有散花和整花之分。花兒歌手丁如蘭,曾在人民大會堂進行演唱。男歌手靳尚明曾出席全國業餘創作積極分子會議。趙惠琴於1985年7月參加了省文聯舉辦的“金城花兒演唱會”受到獎勵。縣文化館在花兒的收集整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花兒選集》等四個集子。馬文惠在花兒收集、研究、創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200年5月臨洮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2002年成立了花兒研究會,推動了花兒藝術的發展。花兒作為民間藝術的重要一支,它的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11

歷史人物

李暠

李暠(351年—417年),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人。為東晉時期的西涼武昭王李仲翔之第十九代孫。十六國時期的西涼政權的建立者。

李暠年輕時就聰明好學,抱負遠大。《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稱他“性沉敏寬和,美器度,通涉經史,尤善文義。及長,頗習武藝,誦孫、吳兵法” 。李暠建立了西涼政權以後,鑑於境內數遭戰亂,州郡地廣人稀,急需補充人力,恢復生產,發展國力,所以大力安置流民,為之設立僑郡縣,並積極實行屯田。他對前秦苻堅遷徙至敦煌的萬餘戶江漢移民和自發流入西陲的7000餘戶中原流民,予以妥善安置,分與田地,資其耕稼。

李暠不僅是一位胸懷“統一大志”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傑出的賦作家。《晉書》本傳說:“自餘詩賦數十篇”,傳中提到的《述志賦》《槐樹賦》《大酒容賦》,在文辭綺麗方面不亞於當時中原和南方的作家,在感情豪邁方面又迥異於他們。抒發了他幼年時希望隱居、不慕榮利的志趣;以誠摯熱烈的感情,表白了自已因家世關係,願在前涼政權下有所建樹的抱負。在東晉十六國時期的辭賦中,李暠的《述志賦》算是一篇佳作。李暠還是一位傑出的散文作家,他的《誡子書》《上東晉朝廷表》都是當時的散文名篇。臨洮城北關曾有他的衣冠冢,並有墓碑,今已失。

劉雄

劉雄(?—578年),字猛雀,臨洮人。少年聰明過人。初為北周太祖親信,賜姓宇文氏。孝閔帝登基封為大都督。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3年),治中外府屬,從徵洛陽。又從齊公憲出宜陽,為府掾,封周昌縣伯。與柱國宇文盛抗擊齊將段韶,據塹力戰。後遷軍司馬,進爵為侯。武帝建德初年(572年),轉遷內史中大夫,授河州刺史。建德五年(576年)從徵吐谷渾,戰功卓著。又因功升任大將軍、柱國、趙郡公。後鎮守幽州而戰歿,贈亳州總管。

李化民

李化民(1915年—2002年),臨洮縣洮陽鎮臥龍人。1928年應募入國民革命軍馮玉祥部,1931年12月經“寧都起義”參加革命,1932年加入共青團,第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班長、大隊長、教導營教導員、回民師代政委,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曾任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等職,參加過平型關、晉東南反“九路圍攻”、香城固等戰役。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過遼瀋、平津、衡寶、廣州等著名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州防空司令員、陸軍第四十四軍軍長等職,系中共第九、十、十一、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解放勳章。

12

旅遊資源

老子文化園

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教學派創始人,據史料考證,老子晚年出函谷關西來到隴西郡在嶽麓山鳳台(今臨洮嶽麓超然臺)飛昇而去。

老子的曾孫叫李曇,李曇的兒子叫李崇。李崇“建功北狄道討西羌”,“受封南鄭家素昌(狄道)”,在秦時曾任隴西郡守,駐防郡治狄道(今臨洮)。李崇就是為後世所稱頌的李氏隴西房始祖。這樣,從老子西行飛昇臨洮,到老子九世孫李崇以後,就開始有了“隴西房”李氏,即“隴西李氏”。

水泉山莊

水泉山莊位於臨洮縣城北40公里,距蘭州市40公里、蘭臨高速公路安家咀出口7公里,瀕洮河而建。

戰國秦長城遺址

秦長城起始首於臨洮城北15公里處的三十墩南坪的望兒嘴,綿延起伏於沿川子、塔灣、東廿鋪、窯店等8個鄉界,穿越長度45公里。

佛歸寺生態旅遊園

佛歸寺生態旅遊園坐落在臨洮城南3公里的洮陽鎮旭東村紫雲山,其山峰屬嶽麓山山系,是國家AA級臨洮縣嶽麓山森林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

西湖水上公園

西湖水上公園地處縣城西,洮水之濱,是臨洮縣著名的“洮陽八景”之一。

臨洮縣博物館

臨洮縣博物館成立於1957年。博物館前身為1941年成立的民眾教育館,1949年,民眾教育館更名為人民文化教育館,兼管文物工作。1957年臨洮縣博物館成立,專管文物工作,館址設在嶽麓山東巖寺內。1958年縣博物館與與縣文化館、縣圖書館合併,統稱為臨洮縣文化館。1981年縣博物館建制恢復,隸屬縣文化局,館址仍設東巖寺內。

13

非古隴西郡

李氏尋根敬祖的聖地

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李姓佔整個中國漢民族的7.9%,在全世界有李姓人口一億三千多萬人。在李姓人氏中自稱為“隴西人”的佔相當大的比例,而隴西李氏發祥地、即隴西李氏祖籍地就在今甘肅省臨洮縣,隴西縣也是李氏祖籍所在地(古代隴西臨洮同屬一郡,兩縣相鄰,李氏郡望為隴西郡)。

一、 李氏元祖李耳(老子)飛昇臨洮,始有“隴西李”。

李氏遠祖源於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顓頊生大業,大業生女華,女華生皋陶。皋陶為堯的大理,於是因官命族為理氏。殷末理氏中理徵得罪於紂,被紂殺,其妻攜子利貞,逃難於伊侯之墟,食李得保全性命,因姓李氏,這就是李氏得姓始祖。利貞十一世孫李耳,史稱“老子”為東周守藏室史,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道家學說創始人。據史料記載、民間傳說,春秋末老子西行時帶領兒子李宋、李寶出函谷,經散關,為關令尹喜寫下《道德經》,遊河湟,涉流沙,訪隴西十七年而終。李耳臨終飛昇於狄道(今臨洮)嶽麓山鳳台。李耳八世孫李曇,生四子,崇、辨、昭、璣。崇為隴西郡首任郡守,是隴西房李氏始祖。李璣及子孫初居山西晉陽,後遷河北邯鄲,成了河北趙郡房始祖。這樣就形成了以李崇為首的隴西房和以李璣為首的趙郡房,為李姓的兩大支柱。

西部歷史文化名城臨洮,戰國後稱狄道,是人文始祖伏羲後裔的食邑地。周朝稱隴西邑。自秦獻公(公元前384年)滅西戎部族狄、桓,建立狄道、桓道二縣,為臨洮建縣之始。從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設隴西郡的郡治就在狄道。戰國秦長城的西端起首就在今臨洮縣的三十里墩。從戰國到秦漢近五百年間狄道一直就是隴西郡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地域約為今日甘肅中部、寧夏南部、青海東部的廣大區域。就是說那時隴西,是以狄道為治所的隴西郡轄地。據《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所載,老子的曾孫叫李曇,李曇的兒子叫李崇。李崇“建功北狄道討西羌”,“受封南鄭家素昌(狄道)”,在秦時曾任隴西郡守,駐防郡治狄道(今臨洮)。李崇就是為後世所稱頌的李氏隴西房始祖。這樣,從老子西行飛昇臨洮,到老子九世孫李崇以後,就開始有了“隴西房”李氏,即“隴西李氏”。

二、古隴西即今甘肅東部及南部部分地區。

古隴西因狄道故城其東有隴坻、隴水而得名。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河水》中明確的指出:隴水源於鳥鼠山西北高城嶺,流經隴坻、隴坂,注入洮水,秦昭王二十七年,因狄道古城在隴坻之西而得名,故曰“隴西”。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中說:“隴水,今名東峪河,源出甘肅渭源縣西,北流入臨洮縣境,注於洮水”。後設隴西郡,隴西郡:秦置,今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州之地,治狄道,在今甘肅臨洮縣東北,晉徙治襄武,在今甘肅隴西縣西南,唐廢。南朝宋置,南齊因之,今陝西南鄭縣地。由於歷來的圖書典籍對無專門文字的反映,加之對古隴西與現隴西縣的片面理解,使人們在研究古文化時往往將古隴西和北宋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由襄武縣更名的隴西縣混為一地,造成了新的疑團。從狄道建縣開始,臨洮古城歷經2300多年,城池大小雖有過三次變化,但始終沒有離開過隴坻和隴水以西的地理位置。狄道縣名也一直沿用到1929年的民國時期才改為臨洮縣。

三、臨洮東川槐裡是隴西李氏發祥地、始居地。

秦國首任隴西郡郡守是老子九世孫隴西李氏始祖李崇,居家狄道。李崇的次子李瑤為狄道侯,李瑤之子李信官封秦大將軍、隴西侯。此後李崇的後裔就繁衍生息於狄道(今甘肅臨洮縣)。據考證,現存隴西李氏最早的祖墳,是古狄道東川之漢墓,也就是今臨洮縣東廿鋪現存的西漢太尉、徵西將軍李仲翔的家族墓群,1954年就被列為甘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東廿鋪西邊的槐樹裡村,是李仲翔之子伯考安家狄道東川的家園和生息地,也是有史可考的隴西李氏安家的第一個村落。西漢時,李信之子李超為大將軍,李超次子“李仲翔漢初為將軍,討叛羌於素昌,素昌即狄道也,眾寡不敵,戰歿”。葬於狄道東川,“仲翔子伯考奔喪,因葬於狄道東川,遂家焉,世為西州右姓”(《晉書·列傳》)。其家就在狄道東川。李伯考的兒子李尚生飛將軍李廣(是李仲翔曾孫),李尚任成紀(今甘肅靜寧縣)縣令後,史稱“成紀李氏”。

在《唐書·宗室世系表》記載:廣父李尚,乃伯考之子,而伯考之家在狄道東川故里,在李尚任成紀縣令時才遷居成紀的。自從李崇(隴西房始祖)在公元前280年首任隴西郡守家居狄道起,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隴西李氏根在臨洮,據史料記載和大量現存墓誌銘考鑑表明槐裡是隴西郡狄道縣東鄉槐樹裡。西涼武昭王李暠是西漢太尉李仲翔十九世孫,上世紀初臨洮北關外,豎著一塊大碑上刻“西涼武昭王李公諱暠之故里”。李暠子孫李蕤(李寶之孫、武昭王玄孫)、李彰(李衝之孫、武昭王五世孫)、李媛華(李衝之女、武昭王玄孫)、李豔華(李蕤之女、武昭王五世孫)等這些人的墓誌上都詳細指出其族來自“秦州隴西郡狄道縣都鄉和風裡”或“華風裡”。按蘭大教授張書城先生的《隴西李氏源流考辨》中分析,“都鄉和(華)風裡”是“東鄉槐樹裡”,即李暠子孫把“東鄉槐樹裡”說成是“都鄉和(華)風裡”,於是寫墓誌的也就寫成“都鄉和(華)風裡”了。以上史實也進一步說明臨洮東川槐樹裡就是隴西李氏發祥地、祖居地。

四、臨洮是李唐故里。

東晉時李仲翔十九世孫李暠,《魏書》載:“隴西狄道人”,史稱“西涼武昭王”。他是一位通經史,知兵法,文武兼備的政治家,是隴西李氏發展史上一位極為重要的人物。李暠之孫李寶,重孫李衝都是北魏重量級人物。在後魏太和中,定四海望族“以(隴西李)寶等為冠”。時李寶家“人位兼舉,因衝寵遇,遂為當代盛門”,“自涼武昭王以後,一門三公,為四海著族”。李暠七世孫李淵,為大唐開國皇帝。《舊唐書·高祖本紀》載:“皇帝姓李氏,諱淵,其先隴西狄道人,涼武昭王七代孫也”。

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修《氏族志》定“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的關龍簪纓的隴西李氏家族達到了鼎盛時期。在李唐宗室出土的墓誌銘中,李淵從弟及其後裔,李壽、李貞、汝南公主、長樂公主、新城公主、蘭陵公主、李賢、李惠仙、李惟一、李侃侃、李思訓、李珪等均刻有“隴西郡狄道縣人”。大詩人李白自稱“白,隴西布衣,涼武昭王九世孫”,充分證明了他們都是隴西李氏,涼武昭王李暠的後代。這些記載與史料,既表明天下李氏人才輩出,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說明,從秦漢到隋唐,在綿延一千多年的家族興衰歷程中,伴隨著這一時期經濟、政治、軍事的發展,從古隴西這塊土地上征戰殺伐,走向全國,或以文治,或以武略,建功立業,聞名於世,終於創建了李唐王朝。從漢代邊將到唐朝帝王,湧現出一大批叱吒風雲,英姿獨標,偉業赫赫,彪炳史冊,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因而也使臨洮成為李唐故里而聲名卓著,歷史輝煌。

五、臨洮是隴西李氏尋根敬祖聖地

漫長的李氏歲月中,李氏已經發展到一億多人,成為中國最大的姓氏,今天在臨洮也有不少。臨洮的56萬人口中,有8萬人姓李,佔全縣人口的七分之一。整個臨洮境內,以李姓命名的村莊達76個,可以說遍地都是“李家莊”。僅僅是“李家灣”就有10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村莊叫紙坊李家、窯頭李家、瓦坊李家、大戶李家、小戶李家、單莊李家、河下李家等等的名稱。

臨洮仍保存李氏元祖李耳(老子)飛昇地鳳台、隴西李氏祖居地槐裡村,隴西李氏始祖李崇作隴西郡守時興築的戰國秦長城遺蹟,現存最早的隴西李氏祖墳—西漢太尉李仲翔家族墓群(甘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西涼武昭王李暠衣冠冢、唐西平王李晟父左金吾衛將軍李欽墓等遺址及 “隴西李氏”根在狄道的諸多墓誌銘等史料。2005年12月,由甘肅省地方史志辦公室審編,根據大量史料和遺址考證後,臨洮是隴西李氏祖籍地已編入甘肅史話叢書《臨洮史話》一書,2007年4月也收編入《甘肅史話》。由甘肅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寫入史冊。

狄道是李氏隴西房的始居地,隴西李氏在此繁衍,興起,登上了中國古代的政治舞臺,創下了盛唐偉業。縱觀中國古代史,“自貫狄道,布在方策”的李姓帝王有27位(西涼李暠父子三王,唐朝李淵家族21帝,南唐李昪祖孫三帝)籍貫狄道的宰相12位(北魏2人,唐朝10人),至於狄道籍的侯王將帥、郡守縣令和文化名人更是數以百計。所以,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定四海望族時,“以(隴西狄道李)寶等為冠”;宋代,就有“故言李者稱隴西”的定論;今日,海內外的李氏後裔仍以“隴西堂”為堂號、自己祖先源於“隴西”為榮。

隴西李氏祖籍臨洮聯誼研究會經過10多年的研究,通過廣泛宣傳,加強了同海內外李氏宗親社團及後裔的聯繫、交流,使李氏宗親組織和後裔真正認識到,臨洮就是隴西李氏發源地,因此到臨洮來尋根祭祖的李氏宗親組織和後裔逐年增加。瀋陽李氏李錚弟兄自2001年8月來臨洮尋根後,為李氏故里臨洮敬贈了一尊老子(李耳)雕像。2006年有南京的韓國籍的李氏後裔一行三人;有福建閩南李氏宗親聯誼會一行13人;福建長樂隴西李姓海外宗親聯誼會一行16人;2007年江蘇常州李氏;2008年江西省豐城市李氏;新加坡李唐宗室後裔李傳業等來臨洮尋根敬祖;他們有的給本會捐助了資金。有的贈了李氏族簿等資料。另外同我會來信聯繫;打電話互相交流資料;準備來臨洮尋根的還有北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山東等地的。多年來通過聯誼,寄發資料,收到各地李氏宗親會贈送的李氏族譜有十多種。大多數李氏族譜中,關於李氏先祖的記載上,都寫有“西漢太尉李仲翔葬於狄道東川”,這同本會研究的史料,臨洮現存李氏先祖遺址是一致的。

六、有關媒體、專家對“古隴西”,“隴西李氏祖籍地”的結論。

(一)《今隴西非古隴西》— 一個人們熟視無睹的問題(摘自《蘭州晚報》2005年11月20日第13版《探訪李氏文化之二》 記者 王文元)

“今天全國許多地方都修建了李氏宗祠。同時,為了紀念他們來自古隴西,許多人在使用的器物上標有“隴西”二字。而修建的家族祠堂取名為‘隴西堂’,以示他們的祖先來自隴西。幾乎在每一個祠堂門口都有這樣一副對聯:‘我自隴西來,駐馬東征,回首難忘桑梓地;家依江北住,飛鴻東向,一聯聊寄子孫心。’以示他們不忘根本。

如今的隴西縣是一個乾旱缺水的地方,也是定西市所管轄的一個縣。毫無疑問,有很多人知道“今隴西”這個地方,但是能真正瞭解“天下李氏出隴西”的古隴西的人並不多。因為在歷史上隴西郡管轄的地方非常廣大,今天隴西縣的地位遠遠不能同古隴西的地位相比……

古隴西是甘肅最早設置的郡。“‘隴西’一詞引人注目時是在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這一年秦昭王設置了隴西郡,並修築長城,以防禦西部的少數民族,從根本上確保秦人後方的穩定。”

“戰國秦長城就是將秦人的發祥地禮縣及其周邊地區圍在了裡面,有了長城自然要設置守護長城的部隊和地方政府。位於戰國秦長城起點不遠處的狄道(今臨洮),自然就成為隴西郡的郡治。西漢時,隴西郡管轄今天甘肅東鄉以東洮河中游、渭水上中游、西漢水上游的廣大區域。所有的史料證明,隴西郡治所在地狄道就是今天臨洮縣。”

今隴西為古襄武,今臨洮為古狄道。其實,今天的隴西縣僅僅是古隴西郡的一部分,到了宋哲宗元祜五年(1090年),才在今天隴西所在地設置了隴西縣。也就是說,今隴西縣得名比古隴西郡得名晚了1270年!《辭海》對今隴西縣是這樣記述的,隴西縣在甘肅省東部,渭河上游,漢時在此設置襄武縣,三國時為魏國隴西郡治所。唐時為渭州治所,宋置隴西縣。

從這些記載來看,今隴西縣就是漢代的襄武縣,雖然曾經也做過一段時間的隴西郡治,但並不是史籍記載中李氏紮根的隴西狄道。

(二)《臨洮槐裡:隴西李氏始居地》(摘自《蘭州晚報》2005年11月20日第十四版《探訪李氏文化之三》 記者 王文元)

槐裡:隴西李氏的始居地 。“近日記者採訪了蘭州大學專門研究李氏文化的張書城老先生。張老先生是甘肅渭源人,1950年夏天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究李白和李氏文化,為中國李白研究學會、國際李白文化資料中心特約研究員。他給我們詳細講述了隴西李氏的前前後後。 自從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故槐裡,遷成紀。’千百年來,槐裡就成為人們關注的地方。可以說,槐裡是李廣的第一故鄉,成紀是李廣的第二故鄉。而在李廣和他的父親李尚前往成紀之前,李氏就已經在這個名叫槐裡的地方生活了幾百年。”

“儘管今天的槐樹裡已舊跡難尋了,但許多專家的研究表明,這個槐裡就是隴西李氏的祖籍地。張書城老教授認為,槐樹裡就是《史記》中記述的槐裡。幾十年來張老先生對這個問題進行過深入研究,曾經兩次到過此地。他認為,大量的史實已經證實,今天臨洮縣的槐樹裡就是記載中的‘槐裡’。同時,張老先生從唐五代西北方言以及今天臨洮的方言入手,徹底破解了李暠子孫的墓誌中記述的‘都鄉風華里’的歷史迷霧,最後確證李氏子孫口傳手記的‘都鄉風華里’就是今天臨洮的‘東鄉槐樹裡’。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可以這樣說,史料中記載的隴西李氏祖籍地‘隴西郡狄道東鄉槐裡’就是今天臨洮東川二十里鋪的槐樹裡。

漢墓為隴西李氏作證 。《晉書》記載,‘李仲翔漢初為將軍,討叛羌於素昌,素昌即狄道也,眾寡不敵,戰歿。仲翔子伯考奔喪,故葬之於狄道東川,遂家焉,世為西州右姓。’據記載,1929年在這個地方曾經出土了一塊特別的銅鏡。在秦漢時,只有位居三公以上者才會有這樣的銅鏡。人們據此推斷,這可能就是朝廷賞賜給徵西將軍李仲翔的。大量的史實已經證明隴西狄道就是隴西李氏的祖籍地和郡望,李氏就是從這裡走向天下的。“

(三)《老子西行落戶甘肅後,始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說的定論》

2006年11月19日《甘肅日報》一版《大“道”經緯光華閃耀》一文報道:“老子西遊入甘,對甘肅影響極大。專家說,老子之八世孫李曇生四子,長子李崇即老子第九代孫,約在公元前280年作了隴西郡守治所狄道,始為隴西李氏之祖。子孫遂居隴西郡,即今臨洮縣。由此可斷李氏之一脈,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脈為宗。這也表明,老子西行落戶甘肅之後始有‘天下李氏出隴西’之說的定論。”……

旅居臺灣的學者李牧華先生,潛心研究註釋的《百家姓》中指明:“(秦朝)隴西郡—(現在的)甘肅省臨洮縣”就是李氏的發祥地。

西北師範大學教授、隴西李氏後裔李希平題:“李氏尋根地,臨洮古隴西”。福建師範大學教授、泉州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李少園先生在《泉州學林》2005年增刊號“隴西文史資料”撰寫的《隴西衍派》一文中寫:“隴西李氏根在隴西狄道(今甘肅臨洮)”,而其奠基人則推崇秦朝隴西郡守李崇。李崇四世孫李仲翔為漢代徵西將軍,奉命平叛,戰死隴西,“仲翔之子伯考奔家喪,因葬狄道之東川,遂家焉。”(《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上》)這就是李氏定居隴西的開端。李伯考繁衍出來的這一房,人稱“狄道房”。

福建李氏歷史研究會理事長李祖啟先生在他撰寫的《李氏祖籍根在古隴西今臨洮》一文中指出:“李氏均系老子(李耳)裔孫,世代生活在古隴西到漢初,而向外發展與遷徙,但始終沒有忘記遠祖曾經食採於‘隴西’這個堂號,每個李氏家族到現在其客廳正中還是寫著‘隴西郡歷代宗親’的祖先牌位以示祀奉。因此從上所述可以說李氏隴西郡與趙郡李姓其根都是源於古隴西,今臨洮。每個李氏成員都應該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為開發古隴西,今臨洮作出貢獻而努力。”

2005年12月7日甘肅省地方史志學會會長張克復在接受臨洮縣電視臺記者採訪時說:

“過去有句話叫作‘天下李氏出隴西’,那麼這個隴西,它指的是什麼含義呢?它指的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呢?這些年可以說是大家爭論不一,古隴西和今隴西不是一個概念,所指也不是一個地方,古代的隴西是一個大的地域範圍,它是指隴山以西以狄道為治所的隴西郡。)”隴西郡的郡治就是狄道縣,也就是現在的臨洮縣。

“‘天下李氏出隴西’,那麼隴西李氏的祖先,也就是第一代—隴西李氏的始祖,恰好是隴西郡的郡守,也就是說,公元前280年,(秦)設置了隴西郡以後,先秦派李崇作隴西郡的第一任郡守。這李崇就把他的家遷置在狄道來了,在這裡繁衍了隴西李氏。在李崇之後,無論是他的孫子李仲翔、李伯考、還是以後的李暠,以及成紀的李廣,都是李崇的後人。從李崇到李伯考,也就是從先秦到西漢這麼一段時間,隴西李氏就定居、繁衍起來。”“從地面遺存來講,在今天的臨洮東峪溝,即所謂東川有當時的漢墓群,是當時遺留下來的漢墓群,更重要的是有李氏發跡的村子,即古史上所記載的古槐裡。”“根據史料和這個地面遺存,可以說,‘天下李氏出隴西’的隴西它指的是現在的甘肅省臨洮縣,即古代隴西郡的郡治狄道縣” 。“無論從古籍記載,還是從地面遺存來講,隴西李氏的郡望應該是古狄道,即今臨洮,這是毫無問題的。因此,我們可以講:隴西李氏,根在狄道。)”

七、悠悠洮水澆灌了隴西李氏參天大樹之根

臨洮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這方風水寶地歷史悠久、雄渾博大、人傑地靈。千年不息的洮河源遠流長,水量充沛。從縣境南向北流程115公里,匯入黃河。這條神奇的遠古洮河,歷史底蘊深厚,使洮河兩岸先民創造出了燦爛奪目、享譽世界的馬家窯彩陶文化;洮河之險使臨洮成為秦長城西端起首,自古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同時成為西北第一郡—古隴西郡治所在地,絲綢之路要道、隴右軍事重鎮。歲月漫漫,洮水漫漫,這條古老的河流,孕育了無數的英雄,孕育了李氏文化,見證了隴西李氏祖先在臨洮世代繁衍生息。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悠悠洮河哺育了隴西李氏先祖和臨洮兒女;奔流不息的洮水更是澆灌了隴西李氏這棵參天大樹之根,因而使它更加根深葉茂,多姿多彩,光耀四海。

尊重歷史,敦本尋源,永懷祖德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臨洮人民歡迎海內外李氏後裔來尋根考察,遊覽母親河—洮河風光。激發熱愛祖居地的自豪感,演繹出臨洮新的輝煌,而無愧於這片充滿希望的故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