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些精致的典故,便读懂了半个文学史,读懂了中华文化!

斑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称湘妃竹。

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

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睛、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碧血: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

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

宋·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读了这些精致的典故,便读懂了半个文学史,读懂了中华文化!

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

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唐·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

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宋·陆游《闲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读了这些精致的典故,便读懂了半个文学史,读懂了中华文化!

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

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

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

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封侯,后指弃文从武。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

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读了这些精致的典故,便读懂了半个文学史,读懂了中华文化!

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灞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苍狗。

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报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

唐·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婵娟:原指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因人们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称月亮为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柳营: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

唐·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豆蔻: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读了这些精致的典故,便读懂了半个文学史,读懂了中华文化!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据说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巾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借指以诗传情。

元·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远大志向。

宋·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化碧: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故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蒙冤受屈而死或忠心不泯。

秋瑾《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酒去犹能化碧涛。

怀桔: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宋·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还珠:古时合浦地盘产珍珠,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唐·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唐·刘禹锡《送李中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读了这些精致的典故,便读懂了半个文学史,读懂了中华文化!

梨园: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代指送别地。

宋·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投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诗意情怀。

唐·李贺《南园十三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北辰:原指北极星。《尔雅》中说“北极谓之北辰”。后用来喻指国君或受尊崇的人,也指帝都。

王勃《滕王阁序》: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

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

读了这些精致的典故,便读懂了半个文学史,读懂了中华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