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牛”公猪,13年产子18810头,堪称动物繁殖史上的奇迹


圩猪是中国地方猪种的典型代表之一,原产自芜湖市及周边地区,有“青头鱼”和“狮子头”两个品系,因繁殖力强,抗逆性强,肉质细嫩、品质鲜美,被誉为世界猪种中的“大熊猫”,为全世界养猪育种专家所关注。

安徽芜湖县三利养殖场中有一头10多年的长寿圩种公猪,自2002年至2015年13年间累计配种1447窝,后代产子18810头,其中,优秀后代种猪8000余头。拥有如此旺盛持久繁殖力的优质种猪品种就是被誉为猪种里的“大熊猫”,原产于芜湖市沿青弋江两岸圩区的“圩猪”。

2015年12月10日,在猪舍中见到这头 “最牛公猪”的真容,只见它体型匀称,长约1.4米左右,体重近300斤,在猪舍中,它步态沉稳,看到来人和镜头很是坦然,一点也不害怕。这头神奇种猪究竟从哪里来的呢?

养殖场场长介绍说,2002年6月,芜湖县三利养殖场在芜湖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袁昌水副主任协调下,从南陵县国营圩猪保种场购进两头5月龄纯种公猪,编号为5000号、8000号,其中,5000号公圩猪就是这头种猪,它自11个月大就开始配种,我们见到它的时候就已有14岁了。

14岁,对于人的年龄只能算少年,但是对于平均寿命只有6年左右的猪这种动物来说,相当于人的年纪近140多岁,如此“高龄”依然可繁殖后代,在全世界也极其少有,所以,这头公猪被当地老百姓称为“最牛公猪”。

这头5000号公圩猪在长达13年配种期间,一直生长在冬天北风吹,夏天高温烤的纯自然环境中,经受了严格的自然环境适应性选择,表现出超凡的种用性能,虽然当时已经14岁,但身体依然很强壮,还能够继续繁育后代。

饲养员说,这头公猪现在已经成“精”了,看到人多它还会跳舞,在自由活动时,它还会去找自己的“妻子儿女”聊天。当饲养员把它从猪舍放出来,它悠闲的迈着步子走到了一排母猪猪舍中,与母猪亲密接触着,好像在聊天。过了一会儿,它散着步又回到自己的“家”去了。

据介绍,这头神奇公猪自2002年底至2015年6月,累计配种1447窝,后代产子18810头,最多一次一窝配种产子17头。为证明这一数据的真实性,猪场场长还拿出了这头种猪的成长和配种记录本,上面详细记载着这头猪的配种时间和对应母猪产仔数量。事实证明“最牛公猪”名副其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