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界大家常江先生座客滄州風雅頌大講堂

中國聯界大家常江先生座客滄州風雅頌大講堂

中國聯界大家常江先生座客滄州風雅頌大講堂

中國聯界大家常江先生座客滄州風雅頌大講堂

採風網滄州站趙志忠報道:2018年9月8日,中國聯界泰斗常江在河北省滄州市名人植物園美術館風雅頌大講堂進行一次名為《詩聯八異》的精彩講座。

中國聯界大家常江先生座客滄州風雅頌大講堂

參加人員有:滄州將軍詩人李炳天,中國詩聯辭賦研究院毛公分院院長朱惠民,原《滄州日報》、《滄州晚報》主編劉桂茂、採風網滄州站站長趙志忠,《滄州晚報》、滄州文化研究會、滄海詩社、毛公分院、市詩詞楹聯學會代表及詩詞楹聯愛好者、書畫文化名人、專家學者,文化藝術團體、網站、新媒體代表等近三百餘人聆聽了此次講座。

中國聯界大家常江先生座客滄州風雅頌大講堂

此次講座由《滄州晚報》、滄州文化研究會、滄州美術館聯合主辦。主辦方特別邀請了中國楹聯學會發起人之一、名譽會長常江先生為主講, 常江先生從八個方面解析詩與聯的區別:1、詩歌是聽覺藝術,對聯是視覺藝術。2,詩的意境只可意會,聯的意境必須言傳。3、詩靠整句產生魅力,聯靠詞語顯示亮點。4、詩歌要表達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情緒,對聯要表達典型語境中的典型認知。5、詩歌的形式多有變化,對聯的形式基本不變。6、詩歌排斥技巧,對聯講究技巧。7、詩歌結構講究起承轉合,對聯寫作不講究起承轉合。8、詩歌創作基本是個人行為,面向自己,對聯創作基本是非個人行為,面向社會。

中國聯界大家常江先生座客滄州風雅頌大講堂

來自滄州市、獻縣、滄縣、青縣等地的詩詞楹聯愛好者們,聆聽了常江先生“詩聯八異”的講座。他們認真體悟常江先生所說的,楹聯是視覺藝術,詩詞是聽覺藝術。楹聯是視覺藝術 ,通過書寫、懸掛的形式進行展顯和傳播的,而詩詞則通過朗誦、吟詠等形式流傳。他在講座中說,對仗為是楹聯的靈魂,與詩比,對聯更為徹底。

中國聯界大家常江先生座客滄州風雅頌大講堂

在講座現場,滄州的詩詞楹聯愛好者們,對詩與聯的區別進行了重新認知,常江先生在臺上講解,臺下的聽眾一邊耹聽,一邊做著筆記,講到精彩之處,都報以熱烈的掌聲。通過聆聽常江先生的講座,他們進一步瞭解到詩重視平仄,聯重視對仗。詩的意境是意會,聯的意境是言傳。詩詞貴含蓄,楹聯貴廣度情緒,詩貴情感,聯重認知。詩的形式多變化,聯的形式基本不變。詩排斥技巧,聯提倡技巧。詩貴起承轉合,聯則不重視,但要求整體性,上下聯要有明確的分工。詩歌創作是個人行為,是個體,聯的創作是非個人行為,創作面向社會等。

中國聯界大家常江先生座客滄州風雅頌大講堂

雖然講座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但是聆聽者卻意猶未盡,長時間的熱烈的掌聲表達了詩聯大家的敬重。通過此次講座,有力拓寬了滄州詩詞楹聯愛好者的知識視野,加深了對中華詩詞楹聯的理解,為日後的創作打下了良好的知識基礎,穩步提高了滄州詩詞楹聯愛好者的欣賞和創作水平,推動了滄州詩詞楹聯文化的繁榮發展。

另,獻縣毛公分院在現場發放了《日華宮》創刊號100餘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