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小琵琶精玫嬪白蕊姬下線:一生都被他人當作棋子擺布


《如懿傳》小琵琶精玫嬪白蕊姬下線:一生都被他人當作棋子擺佈

麴院瑤琴不由己,懷抱琵琶他人作。

絃音故弄曲有誤,悔披嫁衣周郎顧。

將子入局他人手,身不遂心落殊途。

一副紅顏化枯骨,枉擔虛名徒勞付。

——《凋黃蕊》

01。


《如懿傳》小琵琶精玫嬪白蕊姬下線:一生都被他人當作棋子擺佈

不得不承認,作為上一屆宮鬥比賽冠軍的太后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她心裡十分清楚皇帝究竟喜歡什麼樣的女子,為了自己手中的權力和兩個女兒的命運,太后開始了在皇上身邊安插女人作為眼線的工作。

皇帝話中有話曾經提醒過太后:沒有人喜歡在身邊被安插著眼線。

所以在明面上有舒妃意歡,慶貴人陸沐萍之後,這個躲在暗處的,潛伏時間最長的玫貴人白蕊姬一旦被揭穿身份,等待她的下場就只有被拔出。

身為帝王,他絕對不能允許背叛和欺騙,不能夠容忍身邊酣睡之人原來還心懷鬼胎。

所以或許當白蕊姬成功被皇上賞識成為妃妾的那一刻,她的悲劇命運就早已經註定。身為帝王的女人,你卻時時刻刻為站在自己對立面的太后的利益謀算,她這顆棋子一旦被發現,迎接她的就之有被丟棄的命運。

不僅太后會第一時間捨棄她,連皇帝也不會饒過她。這就是作為一名負擔著棋子職責的女人不得不面對的悽慘下場。


02。


《如懿傳》小琵琶精玫嬪白蕊姬下線:一生都被他人當作棋子擺佈

縱觀白蕊姬的這一生,她的命運從來都不由得自己。白蕊姬從來都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如懿傳》小琵琶精玫嬪白蕊姬下線:一生都被他人當作棋子擺佈

她的出身不高,不過是南府的一個普通的琵琶伎,但是技藝卻也不怎麼專精,還被同樣善談琵琶的慧貴妃譏諷學藝不精,她從一個普通的樂伎一下子成為了皇上的女人,後宮中無數人因為不服氣對她冷嘲熱諷。

她曾經告訴過如懿,不過她其實擅長彈奏月琴,不過是在其他人的要求下,才改學了琵琶。

擅長的月琴都不能繼續,而是要為了其他的人喜好改為彈琵琶,就如同她的命運一般,因為身份低微,什麼度不能由自己做主,事事都得看其他人臉色。

她是皇太后佈下的一枚暗棋,皇上親自教授她琵琶,在白蕊姬身上,乾隆有著一種“養成系”的滿足感,看著她因為自己的指點而彈奏得越來越好,其實也可以看得出,其實乾隆對她的感情沒有愛的成分,有的只是身為一個男人的控制慾。


03。


《如懿傳》小琵琶精玫嬪白蕊姬下線:一生都被他人當作棋子擺佈

後宮之中,白蕊姬的情商應該算是最低的了。縱觀出場所有的后妃,幾乎沒有一個人和她交好。

面對其他人的拉攏討好或是威逼利誘,她也從來都是無動於衷,因為她自己也很清楚,自己不過是太后的一枚棋子,自己只能跟著太后的意思行事。畢竟這潑天的富貴都是太后賞賜的,她又能說些其他的不成?

所以就算在臉上塗抹損壞容貌的白花丹,她也是謹尊太后的命令不敢違抗,連女子最重要的容貌她都可以捨棄,她還有其他什麼舍不下的呢。

可就是這樣的一個身不由己的女子,卻也曾經差一點成為後宮的第一人。她懷上了乾隆登基一來的第一個孩子,她無比高興但內心又無比驚懼,一旦被皇上發現自己背後還有太后,那麼根本就不會給她懷孕的機會。

所以她視這個孩子為珍寶,是為命根子。

在被金玉妍下毒暗害產下鬼胎之後,白蕊姬徹底失去了所有的籌碼。因為孩子的不健康和自己身體不好再難有孕,她逐漸皇上厭棄,這個她從未謀面就被活生生掐死的孩子徹底讓她的生活再次改變。

她從此之後恨,只有怨。

作為母親,她憎惡那個陷害了她孩子的人。

作為棋子,她知道如果自己失去了皇上的寵愛,她也會逐漸失去太后的庇廕,成為一枚棋子。

所以她怎麼能不恨。


04。


《如懿傳》小琵琶精玫嬪白蕊姬下線:一生都被他人當作棋子擺佈

可縱使她看起來牙尖嘴利,嘴上從來不饒人,她到底還是不夠聰明。

在如懿被誣陷,指控其是殺害她孩子的兇手時,白蕊姬沒有多想,直接拿起鞭子抽打如懿。那時,她是皇后一脈的棋子。

她心心念念要為孩子報仇,卻沒想到受到金玉妍的挑唆,恨錯了人直接導致了富察皇后的去世。那時,她是金玉妍手中的棋子。

她的身邊被乾隆識破,乾隆借她的手下藥毒害太后舉薦的慶嬪,讓她徹底失去生育能力。那時,她是皇上手中的棋子。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白蕊姬似乎永遠在被人利用,成為他人想要成事的馬前卒。她何嘗不恨自己的身不由己,何嘗不會覺得自己的無奈。但她的命運自己完全做不了主,只能任由他人的擺佈。

皇帝用一壺濁酒了去了她短暫的一生,她終於笑了,她終於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團聚,終於可以擺脫自己做棋子的宿命。

她是笑著去的。


尾聲。


《如懿傳》小琵琶精玫嬪白蕊姬下線:一生都被他人當作棋子擺佈

白蕊姬從來不附和諂媚任何人,她其實很介意自己卑微的身世,也很清楚她眼前的華貴之物從來都不僅僅是因為自己而能夠獲得。

她張揚的性子,從來言語上的不饒人,不過是未了掩飾心底的那麼一點自卑。

但就是這樣在其他人眼裡不可愛的女人,卻真正意義上的從未做過什麼壞事,也不會因為誰的得勢而攀附,也不會因為誰的失寵而落盡下石。

她本就格格不入,又要要求她做什麼不合時宜的事情呢?

沒有追封,沒有喪儀,沒有哀樂,更沒有葬入妃陵的嘉遇。皇帝不過問,太后亦當沒有這個人,彷彿宮裡從來就沒有過玫嬪,唯獨如懿為她們母子二人準備了吉穴。

是的,那些視她為棋子的人,是不會記得她的。

但相信對她來說,比起困在華貴的紫禁城裡,還不如和自己最愛的孩子在一起,過最簡單平凡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