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最常考的辨析題答題歸納,價值32分!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最常考的辨析題答題歸納,價值32分!

覺得不錯:就關注我吧。也可以轉發,收藏哦~

上次發佈了中學科目二的辨析題答題套路,今天就給大家發一發辨析題具體的答題方法與內容!如果不瞭解答題套路,大家可以回顧上一篇文章哦~

據說,這是一款很好拿滿分的題型,幫你總結好辨析題最常考的知識點,你要不?

教學就是上課。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教學與上課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教學包括上課,還包括備課、課外作業的佈置、課外輔導、學生學習成績評定等一系列環節。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教學的任務主要是通過上課完成的。

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學活動。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首先,教學是由教與學兩方面統一組成的雙邊活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3.其次,雖然說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與引領者,學生是教學的對象,教師教的質量決定著學生學的質量,但學生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

4.再次,教學不只是有教或者有學,而且要有教的能動性與學的能動性。要使教的能動性與學的能動性兩個方面相互溝通與配合,才能使教學具有完整的能動性,才能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不能只重視某一個方面的能動性,而忽視另一個方面的能動性。

5.所以說,教學活動不僅指教師教的活動,也包括學生學的活動。

社會本位論的主要觀點:

1.教育目的是根據個人的發展需要制定的,而不是根據社會的需要制定的

2.個人價值高於社會價值

3.人生來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基本職能就在於使這種本能不受影響地得到發展。個人本位論者認為,如果按照社會要求去要求個人,這些社會要求就會阻礙個,人本能的健全發展。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這是個人本位論的主要觀點。

2.社會社會本位論者主張教育目的要根據社會需要來確定,個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發展必須服從社會需要;教育的目的在於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符合社會準則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會化,保證社會生活的穩定與延續;社會價值高於個人價值,個人的存在與發展依賴並從屬於社會,評價教育的價值只能以其對社會的效益來衡量。

教育研究的對象是各種教育現象。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教育研究以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目的在於揭示教育現象背後的規律。但並非所有的教育現象都會成為教育研究的對象,被作為教育研究對象的教育現象必須具有潛在的探索研究價值.而有些教育現象是偶然的、個別發生的現象,不具有研究價值,因而不能作為教育研究的對象。

教學是實現學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

答:

1.此觀點是正確的。

2.教學時貫徹教育方針,實施全面教育,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造就全面發展的人才需要實施全面發展教育,而教學是其基本途徑。

教學的任務就是傳授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技巧。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傳授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只是教學任務的一部分,教學任務也包括:發展學生的智力與體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和審美情趣;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

衡量一節 課好壞的標準是教師教的怎樣。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衡量一節課好壞的標準除了教師教的怎麼樣,還有學生學的怎麼樣。一堂好課的標準包括目標明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氣氛熱烈。

遺傳素質決定能力發展的水平。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能力的發展受遺傳、環境、學校教育和個人主觀能動性四個方面的影響,遺傳只是為個人能力的發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和物質基礎。因此,這句話是錯誤的。

國外有人調查統計了某家族的八代136名家族成員,發現其中50名男子成為音樂家,這是遺傳決定的。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遺傳只是為人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前提,不起決定作用。真正決定人發展水平的是人的主現能動性。

《傷仲永》的故事說明遺傳素質具有可塑性。

答:

1.此觀點是正確的。

2.仲永在很小年齡就表現出超出他人的能力,這是其遺傳素質所導致的。但在成長:過程中,由於缺乏人的主觀努力,加之家教環境不佳等因素,最終泯然眾人。說明遺傳素質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但這種可能性會在環境、教育、人的主觀能動性等內外因素作用下,發生改變,即具有可塑性。

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答:

1.此觀點是正確的。

2.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

3.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 ]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

4.能有效地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髮展的各種因素

教育活動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個要素構成,這三個要素是相互獨立的。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教育的三要素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規定,共同構成一一個完整的實踐活動系統。

3.沒有教育者,教育活動就不可能展開,受教育者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指導;沒有受教育者,教育活動就失去了對象,無的放矢;沒有教育中介,教育活動就成了無米之炊、無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圖、再好的發展目標,也都無法實現。

4.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個基本要素構成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系統,是.上述三個基本要素的有機結合。因此,這句話是錯的。

教育由教育者、學習者和教育手段構成。

答:

1.此觀點是錯誤的。

2.教育由教育者、學習者、教育中介構成。

3.教育中J個籠統地指那些受教育者與教育者之間起橋樑作用的物質和意識形態的東西,包括物質、意識形態和行為。因此,這個觀點是錯誤的。

教師一定是教育者,但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師。

答:

1.此觀點是正確的。

2.教育者是指教育活動中以教為職責的人,而 “教師”這個稱謂特指在社會教育活動中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是教育者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教師一定是教育者。

3.教育者不僅包括教師,還包括教學管理人員、教材研發者以及課程標準的編寫者等。所以說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師。

4.因此,教師一定是教育者,但教育者不一定是教師。

看完後,如有疑惑,歡迎關注五米~評論留言,稍後會一一回復你。

這個知識很重要,記得收藏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