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像鳥兒一樣飛翔,翱翔在天際,甚至是穿過雲層之外踏入"天外天"之地一直是古時候人們所渴望的夢想。其實早在元初末,陶家書院山長陶成道獻火器於吳王朱元璋助其開天下,朱元璋以元制授他萬戶官。在明初陶成道晚年時用火箭綁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兩隻巨大的風箏欲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風箏的力量飛起。不幸的是火箭爆炸,萬戶也獻出生命。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萬戶飛天"的故事。這一創想也讓他被公認為"真正的航天始祖"。這也是中國航天發展一項重要的里程碑。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 1970年,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究出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 號"並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裝載成功發射升空!成為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第二個里程碑。這也讓我們成為了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 在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由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成功發射,將宇航員楊利偉以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這便是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 2007年10月24日,我國首顆繞月人造衛星"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嫦娥一號"得成功發射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奔月夢想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 2016年10月17日神州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景海鵬、陳冬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飛行任務也是中國第六次載人飛行任務,總飛行時間長達33天,也是中國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航天任務,同時也象徵著我國航天技術的進步與國力進一步提升的價值體現。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從“萬戶飛天”到載人航天

我們不曾停止過對了解未知事物的渴望,求知慾的增長帶動想象力的增長,也帶動實際行動力與創新和改變,把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付之於行動繼而成為現實。為了更好的在這片土地上生存,我們抱著敬畏的心理去探索未知領域,渴望找到更多關於未知這扇"門"的鑰匙,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也會把地球之外未曾瞭解的"黑"一點點照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