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一封家書娓娓道來,成敗之間,全在兩字,你有做到了嗎?

曾國藩,從一介草根到成就一番偉業,被後人推崇備至。有人說:近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的,只有明朝的王陽明與清朝的曾國藩。毛主席說:餘於近人,獨服曾文正,並認為他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曾國藩對人性有深刻的把握,在官場之中常常能精準地識人用人,對周遭人等的心性拿捏得恰到好處,做到了量才施用,合理指派,同時在防人、制人方面也極具手腕。形形色色人等都被他牢牢控制,為他謀取事業上的成功建立了堅實的人脈基礎,從而縱橫官場,功成名就。因而,後世譽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也就不足為怪了。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具有極強的說服力和感召力。

下面從曾國藩的眾多家書中擷出一封他給四弟的信,談戒傲戒惰,敗人兩字,非傲即惰,庸人常敗於惰,才人常敗於傲,娓娓道來,什麼是傲什麼是惰躍然紙上,聞者足戒。

曾國藩:一封家書娓娓道來,成敗之間,全在兩字,你有做到了嗎?

《原文》

澄侯四弟左右:

二月初一日唐長山等來,接正月十四日弟發之信,在近日可謂極快者。

弟言家中子弟無不謙者,此卻未然,餘觀弟近日心中即甚驕傲。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謙謹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弟於營中之人,如季高、次青、作梅、樹堂諸君子,弟皆有信來譏評其短,且有譏至兩三次者。營中與弟生疏之人,尚且譏評,則鄉間之與弟熟識者,更鄙睨嘲斥可知矣。弟尚如此,則諸子侄之藐視一切,信口雌黃可知矣。

諺雲:“富家子弟多驕,貴家子弟多傲。”非必錦衣玉食、動手打人而後謂之驕傲也。但使志得意滿,毫無畏忌,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極傲耳。

餘正月初四信中言:“戒‘驕’字,以不輕非笑人為第一義;戒‘惰’字,以不晏起為第一義。”望弟常常猛省,並誡子侄也。

此間鮑軍於正月廿六大獲勝仗,去年建德大股全行退出,風波三月,至此悉平矣。餘身體平安,無勞繫念。

咸豐十一年二月初四日

曾國藩:一封家書娓娓道來,成敗之間,全在兩字,你有做到了嗎?

《譯文》

澄侯四弟左右:

二月初一日唐長山等人來,捎來了弟弟在正月十四日發出的信,最近傳信速度真是極快啊。

四弟說家裡的子弟個個恭謙,這一點卻不是這樣的,依我看四弟最近就有驕傲的情緒。那些因為敬畏他人而不敢妄自進行議論的人,是謹慎謙虛的人;而那些喜歡諷刺批評他人短處的人,則是驕傲的人。軍營中的幾個人,如季高、次青、作梅、樹堂各位君子,弟弟在來信中以譏諷的口氣評論他們的短處,甚至有兩三次之多。對這些軍營中與你關係比較生疏的人,你都譏笑他們,更何況是鄉里間那些你熟識的人,你對他們的輕視和嘲諷,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四弟尚且這樣,那其他子侄們藐視一切、信口雌黃的行為,也就可想而知了。

諺語說:“富裕家庭中的子弟大多為人嬌氣,而有權有勢的子弟大多傲氣。”平時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經常動手打人,並非只有這樣的人才是驕傲的人。如果一個人感到志得意滿,沒有什麼可以懼怕和忌諱的,一張口就說人長短,這樣的人就是極其驕傲自滿的人。

我在正月初四發出的信中說:“要戒掉‘驕’字,首要的是不輕易議論或譏笑他人;而要戒掉‘惰’字,首要的則是不要太晚起床。”還望弟弟經常反省,並且告誡子侄們應該怎麼去做。

這裡鮑軍在正月二十六日打了個大勝仗,去年在建德的大股敵人全部都退出了。持續了三個月的風波,現在已經全部平息了。我的身體很好,請不要掛念。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曾國藩認為庸庸碌碌的人因為懶惰而導致一事無成,天下的有才人,雖然有才,但最後或者一事無成,或者前功盡棄,原因則在於一個傲字曾國藩說,以我多年帶兵打仗的經驗來看,天下事莫不如此。

您怎麼看呢?曾國藩所描述的傲與惰,你有體會嗎?

曾國藩:一封家書娓娓道來,成敗之間,全在兩字,你有做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