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父子兵(之二)

收藏父子兵(之二)

留住精品

張景龍的真正收藏是從1996年開始的。這時候,他已經復原回北京並進入一家外事單位工作了。家裡有一隻奶奶留下來的用炭火加熱的錫酒壺,父親把這隻錫酒壺留給他。這隻酒壺就成了張景龍收藏的第一隻錫器,也為他的錫器收藏事業打下了第一根基礎樁。這隻酒壺與今天張景龍收藏的數百件錫器相比,依然屬於精品。從此,張景龍愛上了錫器收藏,也愛上了錫器研究。

張景龍收購第一把錫壺的時候,賣家出價1500元,經過再三討價,價格降到1000元。賣主說:“這是最低價了,一分錢不能再降。”但張景龍數了數兜裡的錢,總共只有912元。經過再三求情,賣家看到了他的誠意,就按這個價錢成交了。

從此,張景龍收藏錫器的熱情一發不可收,至今共收過700多件錫器。但懷著精益求精信念的張景龍兩年前對這些錫器進行了精選,僅留下一半精品。剩下的300多件錫器都成了張景龍的寶貝,不會賣掉一件。他對自己的這種堅持非常自豪,說:“如果我是那種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人,就不是收藏人,而僅僅是一個商人了。”他還說:“收藏要有其美好的意義。第一是豐富自己的生活,滿足自己的審美和愛好;第二,收藏人收下這些珍貴的藏品就是為社會、國家保留了珍貴的遺產。我們收下這些藏品,使這些具有文化價值的東西免遭破壞,留給子孫後代。單獨的某件藏品並不具備太高的價值,但是如果把眾多同類的藏品系列化地保存,其研究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