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4個多月,他們翻山越嶺,讓山區老人們畫下了人生「處女作」

兩個人,一輛車

從湖南出發,經重慶、四川、西藏、雲南等地

陳鳳華和武斌去往山野深林

尋找那些也許從未拿起筆的老人

鼓勵他們畫下這輩子的第一幅畫

簡單的線條、阿拉伯數字

或農耕工具、自畫像……

歷時4個月,完成了一幅幅人生“處女作”

靈感源於5年前:希望老人能留下些什麼

10月23日,陳鳳華剛過了30歲生日,也正是在這一天,上海戲劇學院端均劇場舉辦著他人生中第一場展覽——《處女作》。

展出的作品,是一群生活在山區裡,幾乎從未拿過筆的老人們所畫的生命中第一幅畫。

历时4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让山区老人们画下了人生“处女作”

“這些老人和我爺爺奶奶很相似,經歷過很多苦難,有很多故事,但大都沒機會受教育,不識字、更不會表達。”陳鳳華說,這場展覽的靈感源於五年前,而被他第一個說動來畫畫的老人就是自己的爺爺。

2013年,正在上戲讀研究生的陳鳳華家裡突然出了點事情,趕回到湖南家中後,他發現爺爺奶奶乾著急卻幫不上忙的樣子,一下子蒼老了許多。

後來他聽說,鄰居家一個老奶奶去世了,“我和那個奶奶的孫子是發小,小時候常去她家玩。”鄰居奶奶的離世,讓陳鳳華覺得挺悽慘的:“他們好像從來沒有來到這個世界,沒留下什麼,也沒被人記住,特別沒有存在感吧。”

為什麼會這樣?他們不能留下些什麼嗎?於是,陳鳳華想到了畫畫。

活了大半輩子,有了幾十年人生經歷的老人畫的畫會是什麼樣?

最開始,陳鳳華找了爺爺做了個“實驗”。

“一開始他不願意畫,覺得這是文化人的事,用他的話說,‘泥腿子’出身的人,幹了一輩子農活怎麼會畫畫?”最後,陳鳳華想了個辦法,騙說要交作業,爺爺才答應了下來。

有意思的是,陳鳳華髮現:爺爺畫畫的狀態就像一個農民對待莊稼那樣,非常誠懇。

“他畫了一棵樹,和平時看到的不一樣,那是一顆充滿各種顏色的樹,主色調偏紅。”陳鳳華覺得,正因為爺爺沒受過專業訓練,所以不會被限制,畫畫成了一種天然的衝動。

陳鳳華想把這些都記錄下來:畫、以及作畫者的生活經歷,讓更多的老人們有表達的機會。

“或多或少的保留、記錄下我們國家可能是最後一代完全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群留下來的處女作。”陳鳳華說。

历时4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让山区老人们画下了人生“处女作”

■90歲的田大英,正在畫她的處女作——波紋

花了4個多月,尋找生活在山區中的老人

今年5月份,陳鳳華騎著摩托車獨自開始了這場“實驗藝術”。

走訪了二三個老人後,陳鳳華聽朋友介紹,上海國際藝術節有一個扶持青年藝術節計劃正在接受申報,於是他決定試一試,“當時沒什麼把握,但我決定要做這件事的話,有資助更好,沒資助也要做。”

幸運的是,陳鳳華通過了審核,得到了“扶青計劃”的資助。

之後,他找了個搭檔——發小武斌,一個攝影師,兩人租了一輛車,6月10日從湖南出發,途經重慶、四川、西藏、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历时4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让山区老人们画下了人生“处女作”

■沿途所見的風景

一路上,他們專去偏僻的山野深林尋找老人,鼓勵他們動筆,完成人生中的第一幅畫。

历时4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让山区老人们画下了人生“处女作”

■陳鳳華、武斌與吳桂珍老人一家合影

如何勸說老人畫畫?

怎麼與不同地區、甚至不同方言的老人溝通,成為完成他們“處女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有時會找當地人幫忙翻譯,告訴老人們就是體會下畫畫的感覺,玩一下,不要當成嚴肅的事。”一邊鼓勵老人隨意下筆,但還是會遇到“害羞”的老人拒絕:“畫不來嘛,沒讀過書,筆都不會拿。”

在四川,他們就遇到這樣一位102歲的老人,張年海。

历时4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让山区老人们画下了人生“处女作”

■張年海

對於畫畫,老人開始是拒絕的,不過在聊天中陳鳳華得知,張年海年輕時曾做過泥水匠、木匠等工作,隨後陳鳳華就換了一個畫畫工具,類似泥水匠的刷子,讓老人像搪泥皮一樣來畫畫。

“這個我可以的。”此時張年海變得很自信,當身邊的人拿來椅子讓他坐著畫畫時,張年海把椅子拿開:“哪有搪泥皮是坐著的。”在陳鳳華看來,老人當時畫畫的狀態和勞作時特別像,很有趣。

历时4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让山区老人们画下了人生“处女作”

歷經磨難,曾被持刀搶劫

除了溝通,這一路上等著他們還有許多“磨難”,比如塌方、比如被持刀搶劫。

此行目的地多為山區,陳鳳華和武斌常會看到各種石頭滾落在路邊。有一次他們在怒江趕夜路,突然發現路被石頭擋住了,沒辦法只能退回到鎮上過夜,此時招待所都滿了,陳鳳華打算找個人家寄宿。

“您這還有住的地方嗎?”陳鳳華向當地一男子詢問。

男子示意陳鳳華跟著走,到了一個黑漆漆的角落,男子要挾:“你給我點錢喝酒。”聽到這話,陳鳳華徑直向有光亮的地方走去,前面正好有兩個女孩在吃西瓜,而旁邊正放著切西瓜的刀,不料男子突然拿起刀威脅著要錢……

眼看距離還有三四米,陳鳳華故作鎮定地打了110,“如果他過來就拿旁邊的椅子砸他。”陳鳳華當時已經想好了如何應對。

“那個地方出警很快,他一聽我報警就跑掉了。”陳鳳華躲過了一劫,那個晚上他們睡在了當地學校的走廊裡。

“可能在別人看來,這一路挺艱苦,但我其實很享受。”在陳鳳華看來,人這一生經歷最重要,只有自己的經歷不會被奪走。

历时4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让山区老人们画下了人生“处女作”

■二人在途中露營

只是一個開始,還有更遠的路要走

陳鳳華和武斌走了4個多月,每天都會接觸到不同的老人,跟他們打交道,聽他們講故事,老人身上淳樸的個性也讓這兩個正當壯年的小夥子很有感觸。

“現在的我們常常浮躁、慾求不滿,但這些經歷過苦難的人卻對生活特別滿足、樂觀。”讓陳鳳華印象很深的是,有個奶奶對他說:“我現在都不想死了。”

在雲南,他們遇到了78歲的佤族老人,娜海。

历时4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让山区老人们画下了人生“处女作”

■娜海

娜海曾經歷過佤族的原始部落時期,曾因戰爭在中緬之間逃亡,甚至最後一次回來時,因中國已實行了全面戶籍制度而一度成為“黑戶”,直到前幾個月才拿到中國戶籍,享受養老補貼。

娜海說:“你們年輕人一定要感謝這個時代,這是我們過去永遠無法想象的時代,這個土壤是無可挑剔的土壤。”

“雖然無法感同身受,但或多或少都會對我們有一個啟發。”陳鳳華完全不後悔辭職去做這件事,反而特別開心,而這只是他“十年計劃”的開始。

历时4个多月,他们翻山越岭,让山区老人们画下了人生“处女作”

■途中的陳鳳華

對陳鳳華來說,這還遠遠不夠,他想再來一次深度創作,去更遠的地方,甚至是全世界。

十月初,這趟西南之行結束後,陳鳳華回了趟家,爺爺看完了所有的作品,對他說:“你再給我準備一下,我再給你畫一幅,肯定比之前的要好。”

這也讓陳鳳華更加確定: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慾望,不論年齡、文化程度……只要你給他一隻畫筆,一個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