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李誕,又叫“李蛋”,或者是“李蛋蛋”。是《今晚80後脫口秀》中主持人王自健常掛在嘴邊“唯二的朋友”之一,因脫口秀而出名,在新浪微博擁有超過百萬粉絲,算的上是“知名人物”。

因脫口秀走紅的李誕,在提及脫口秀時,卻表示自己對脫口秀並不怎麼熱愛。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回憶起第一次登臺表演脫口秀,具體的細節李誕也記得不是很清了,除了記得自己是被製片人葉烽為了豐富節目形態給硬“踹上去”的外,他還記得一點:

「我就記得那次給了我800塊錢,這我記得很清楚。」

在他成名之後,有個商家找李誕在活動上跳尬舞,這是會被他視為特別傻的行為,大家都以為他會拒絕,對方出價很高,於是他就去跳了。

後來提及抗拒表演的原因,李誕總結出來無非是兩點,一是對脫口秀缺少熱愛,二是對舞臺存在敬畏感。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在談及自己的虛榮、想掙錢以及對脫口秀的不熱愛,李誕有著驚人的坦誠,但他絕不是一個口無遮攔的受訪者。對於某些領域,他選擇繞行。他一次也沒有提及「尺度」這個詞。

每次記者找他採訪時,提及脫口秀技術話題,他都表現的興趣寥寥,匆匆帶過,沒有深入探討的慾望。在其他演員總是在嘴邊掛著「脫口秀技術話題」,意興闌珊的李誕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他甚至是連自己的節目都不看。

「我很少總結我的創作方法論啊、理念啊。」

提及自己的目標與志向,李誕也與那些力爭想當「綜藝之王」的人不同,他沒有那麼大的抱負,只想當類似趙正平、沈玉琳這類副咖就行。

「這個工作太適合我了,因為我天天就那樣,我說話就那樣,我也不用努力,也不用練習。」

如他所說,這樣的工作輕鬆、自由、沒有多大壓力,也不需要多大抱負。他這種吊兒郎當的性格一度令史航憂心,他和東東槍老想著怎麼幫他規劃下未來,但說了好像也沒什麼用。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有人說,這是李誕成名之後故意如此「做作」,但其實在他成名前,這種「吊兒郎當」的性格就已經陪伴他許久了。

李誕還在廣州讀大學時期,曾前往北京遊玩。那個時候的王建國還是飯否的知名段子手,李誕約他出來玩,但是作為宅男的王建國不愛社交,未曾答應。自來熟的李誕又三番兩次的約他出來,後來他實在抹不下臉面就出來吃了頓火鍋,兩人慢慢熟絡了起來。

大學畢業後的李誕給廣告公司做自由撰稿,每個月掙3000塊錢,而王建國簽約晉江論壇寫網絡小說,每月掙1500。極度節儉的王建國每個月都省吃儉用,深怕錢沒了,但是李誕不一樣,生性灑脫的他根本就不想那麼多,該怎麼花就怎麼花,沒了就沒了。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後來在朋友的力薦下,王建國和李誕一起加入《今晚80後脫口秀》,經過一段時間,兩個人成為幕後主力寫手,製片人葉烽找他們,一臉得意:

「我跟臺裡說了,很快就會給你倆解決編制。」

兩人一臉迷茫的問道:

「為什麼要編制,為什麼要五險一金?」

葉烽懵了:

「所有人都是打破頭想進來。」

後來提及這件事,李誕說道:

「就本能地牴觸。我不喜歡有人限制我,我說走就要走,就是這種感覺。」

他不是刻意活成這樣的,他本來就是這個德性,又一次,他對《人物》記者回憶自己小時候的理想時很理所當然的說道:

「小時候大家都有憧憬,做科學家啊什麼的。但我很小就沒有理想,我從來就沒有理想。」

生活的很灑脫的人,通常都喜歡喝酒,李誕也是。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早幾年,李誕喜歡拿著一小瓶紅酒,在大街上邊走邊喝,一直喝到傍晚下班時間,然後找個店,把朋友們都約過來,繼續喝。後來他不僅僅喜歡和朋友一起喝酒,還喜歡和陌生人一起聊天喝酒,以前喝酒需要氣氛,現在走到大街上就老有人喊他,「經常喝著喝著就整個桌子全是人,認識不認識全在這兒喝。」

某個深夜,他給《人物》記者發信息:「我們都愛喝酒,就是朋友。我什麼都可以跟你說。」顯然,他又喝醉了。

他有種喝酒太多的自毀傾向,喝醉了唱歌跳舞罵髒話,控制不住,斷片兒是常事。後來有一次因為喝酒在初次見面的公司重要合作伙伴面前失態,讓他下定決心「戒酒」,但只維持了短短兩個月的「戒酒後」,就毫無徵兆地打破了,後來被人問及為什麼又喝酒了,李誕義正言辭的說道:

「就是喜歡,不需要原因。」

後來他好酒給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以至於有時候去錄節目,進了化妝間對方就給他備了酒。但是自那一次工作期間因飲酒而在合作伙伴面前失態後,他就嚴格要求自己:在工作期間滴酒不沾。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生活中的李誕永遠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性格,但是在工作中的他,永遠知道什麼是「該碰」和「不該碰」。

李誕小心對待那些可能招致風險的事項。香港書展對他發出演講邀請(他的好友蔣方舟去過,認為沒有任何問題),他本能地覺得敏感,推掉了。新浪微博提請大V在春節聯歡晚會播映前後注意言論——那幾乎是段子手們固定的吐槽狂歡時段,他遵守了。去日本玩,照片都不敢發,「微博的輿論環境太差」,怕被人說精日。

在最近一次為了敞開心扉而喝掉很多酒的採訪中,李誕對《人物》自剖,他身上發生的所有這些改變,緣於世界觀的改變。「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他說,「導致我後來做事都會比較按照這種世界觀來行動吧。」有幾次,他嘗試說出改變觀念的事由是什麼,覺得危險,還是不說了。酒一杯接一杯喝,他承認他是個「很虛弱的、很懦弱」的人。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好友王建國記得,李誕還沒成名時,兩個人喜歡在線下表演漫才,會說些不能播的。但現在他們自覺遠離了這些。後來王建國在面對記者時,被問及李誕的「謹慎」心理時,無奈的說道。

「我其實還好,老李這邊實在是不能有什麼差錯,現在他藝人的活兒太多了,所以你不能扽著他幹一些那麼危險的事兒。」

與其他藝人相比,李誕是一個反類型的存在。他真誠、鬆弛、不為自己制定出什麼樣子的人設,永遠都是一副不加修飾的普通人形象。上真人秀《嚮往的生活》,近乎完美地演繹了四體不勤的懶人形象,在微博和紋著一條花臂的女朋友曬恩愛。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深夜與記者聊得興起,李誕拍了一下記者的大腿說道:

「其實你看咱倆從頭聊到現在,你要明白一個事兒,脫口秀從來沒有滿足過我的表達慾望。」

熟悉李誕的人都知道,李誕最喜歡的是寫小說。讀大學時,就有出版社找李誕出書,他一直覺得自己不配,「出書就不應該是個隨隨便便的事」。

李誕有個好友叫蔣方舟,是一名作家,兩人都有一種對文學的極大熱情,他們和專欄作家劉天昭幾年前就在微信拉了創作群,時不時把各自的短篇小說或是未完成的長篇丟進群裡交流。

幾個月前,李誕往創作群裡丟了篇3000多字的小說。蔣方舟評價寫得不好,「我可能就這麼業餘下去了。」李誕回答。

他寫小說純為過癮,所有的快感都是在過程中得到的。很多時候,寫半截就扔那兒了,文檔裡有大把這種爛尾工程。他說他早就把自負扔掉了。

「第一是我才華有限,第二我不願意付出努力。我親眼所見,我一些寫小說的朋友真的是把自己弄的半生不死的那種。」

李誕寫小說時不聽音樂也不喝酒,用他的話說,他要乾乾淨淨的享受這個快樂。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6月,整個月李誕都奔走於多個通告與城市之間,但他仍然抽出了這麼一天,讓自己回到桌前,打開電腦,平行宇宙在他面前緩緩展開,那是李誕最歡喜的時刻,藝人李誕消失了,他是一個創造者。

那天一口氣寫了七八千字。據他說,那是他下個長篇小說的序章。

掙扎多年後,他邁出這一步了。腦中實用主義的小人兒勝利了。他出了兩本書,每本都不厭其煩地在卷首簽名、寫寄語,送給他的朋友們。朋友們樂於拍照並轉發社交媒體。關於書的話題不斷延續,每本銷量都過了20萬冊。

李誕因脫口秀出名卻對此缺乏熱愛,成名前後都很“吊兒郎當”!

與那些憤世恨不得穿越回民國時期,拿起筆桿子批判社會的文青不同,李誕很就很看不慣這種人,曾義正言辭的表示:

「所有時代我都不喜歡。所以為什麼你不選擇喜歡你生活的時代呢?你不喜歡你生活的時代,你就只有痛苦,你不神經病嗎?你天天在那兒憧憬說我要是活在民國就好,你也活不到民國去。你就喜歡現在的時代,把你自己的人生捋順就得了唄。」

李誕說,文學在他心中依然是神聖的,「馮唐說的是對的,文學肯定是有金線的,你沒過來就是沒過來,過來了就是過來了。」

不為他人而活,高度對自己負責,這是李誕最真實的寫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