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談讀書

魯迅談讀書

魯迅從童年直至去世,終生與書為伴。對於讀書,他有許多精闢的見解。

對於應該看什麼書,魯迅先生有著獨到的看法:“……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個在那裡研究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魯迅先生不贊成只讀某一個人的書。他在給顏黎民的信中寫道:“不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魯迅主張讀書要“多翻”。魯迅先生說:“在手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看一遍序言,或者讀幾頁內容。”“書並不是放在櫥櫃中了事,更不能寫上自己的姓名就算擁有了。書是要讀的,不管它是什麼書,開卷有益。”對於書中的思想觀點和是非曲直,魯迅先生提倡用比較的方法對待,他在《隨便翻翻》一文中說:“治法是多翻,翻來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較,比較是醫治受騙的好方子。”“隨便翻翻是用各種別的礦石來比的方法,沒有用真的金礦比的明白,簡單。我看現在青年的常在問人該讀什麼書,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銅的欺騙。而且一識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識得了硫化銅,一舉兩得了。”

“跳讀法”、“選讀法”也是魯迅常用的讀書方法。魯迅先生說:“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讀書,誰都會遇到不懂的地方,如果固執於一點,一味地死摳一字一句、鑽牛角尖.那麼,就會因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甚至連這障目的“一葉”也弄不明白了。晉代大詩人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倘要看文藝作品呢,則先看幾種名家的選本,從中覺得作品最愛看,然後再看這一作者的專集;倘要知道得更詳細,就看一兩本這個人傳記,那便可以大略瞭解了。”

魯迅也注重背書,但他的背書方法與眾不同。他製作了一張小巧精美的書籤,上面寫有“讀書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個工整小楷字。他把書籤夾到書裡面,每讀一遍就掩蓋住書籤上的一個字。讀了幾遍後,就默誦一會兒,以加強記憶。等把書籤上的10個小楷字蓋完,也就把全書背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