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寿星:唐山市乐亭县大相各庄乡张潘各庄村曹氏

来源:乐亭县民政局、乐亭文化研究会主编《乐亭百岁寿星》(2016年辑印)/乐亭故乡人网站(www.guxiangren.com)

百岁寿星:唐山市乐亭县大相各庄乡张潘各庄村曹氏

临近七月十五,在县城居住的大女儿打来电话,问哪天去给奶奶烧纸,她说又梦见奶奶了,已经连续好几晚都梦见老人家,醒来眼泪直流。我知道,女儿又想奶奶了。我告诉她,初十吧,早早过来,去和奶奶说说话。七月十五前后,是给去世亲人烧纸的日子。大女儿是婆母生前最疼爱的孙女。

我的婆母曹氏,出生于1908年11月,2013年3月去世,享年105岁。婆母走后的这些日子,每次走进婆母居住的正房屋,我都有些恍惚,总觉得,她还在炕头躺着,还在问我:“丫头妈,咱们大丫头哪天回来呀?”大丫头,是婆母对孙女儿的爱称。

在婆母的坟前,已经74岁的我,又一次当着自己的儿女失声痛哭。这种无法控制的思念发自肺腑,怀念和婆母一起生活的日子里,那些点点滴滴的往事,也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我叫王桂芝,居住在大相各庄乡张潘各庄村,头发早就白了,牙也掉了多半,早年上过六年小学。老伴张子元,今年75岁,身板硬朗,脾气很好,做着白铁加工的手艺活,每隔几天,就把闲时在家里打凿好的水壶、貉子的食盘、水舀子等白铁加工的物件拿到附近大相各庄和高各庄集上去卖,碰上生意好的时候,能有几十块钱的收入,加上孩子们平时给的,能够维持我们老两口的日子。有人说,我给婆母当了一辈子媳妇,好吃的留给老人,不对老人说一句重话,也不容易。在我心里,再给婆母当一辈子媳妇,我也愿意。

婆母是个极好相处的老人。她个子很高,五官周正,容貌清秀,丈夫早逝,30多岁就守了寡。一个没有丈夫的小脚女人,独自抚养两女一子长大,日子过得艰辛贫寒。我嫁过来的时候,正是生产队时期。婆母和那些男劳力一样,出工下地,薅苗拔草,春种秋收,什么活都不落人后。从那时候起,我就佩服婆母的坚强隐忍,把她当做了亲娘看待。

嫁到唐山的大姑姐有了孩子,想接婆母过去帮助照看一段时间。婆母很犹豫,和我商量,看着同样年幼的儿子和女儿,我还是同意了。

那段时间,丈夫干着白铁加工的手艺活,我要去生产队出工,无暇顾及孩子们,说白了就是扔着撂着长,孩子们也都听话,大的哄着小的,有时候一面小镜子孩子们也能玩上小半天。现在想起来,我还在后怕,镜子碎了扎着孩子们会是很严重的后果。

好在过了不久,婆母就回来了。抱起孙子孙女,说,再也不走了,要看着孙子孙女长大,孩子们围着奶奶乐得拍着巴掌。按照家乡习俗,东屋为大,我们就把正房东屋让出来,女儿跟着奶奶住,婆母在这里,一直住到终老。

丈夫是古河乡农中毕业的,算是小有文化,那时候被安排去乡里修造站上班,一干就是20年。他是个少言语却很懂得孝道的人,每天下班,都要先问候母亲,也会给母亲买一些稀罕的零食,婆母会把这些吃食物分给孩子们。孩子们也受到父亲潜移默化地影响,对奶奶极为孝顺,这一点,是我感到十分欣慰的。

大女儿和奶奶的感情好。那一年,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乐亭一中,3年后,又顺利考入石家庄的河北机电学院,婆母高兴地逢人就讲:“我们家大丫头真争气啊。”女儿上学走了,婆母时不时念叨:大丫头啥时候能回来呀。逢过节,家里多做了几个菜,她都会叹口气说她的大丫头吃不着,她也吃不下。数着日子,女儿终于要放寒暑假了,每到那几天,婆母就坐不住炕了,把孙女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被单洗得干干净净。孩子进家,叫一声奶奶,婆母脸上就笑开了花。

可能是年轻时劳累过度落下了病根,进入老年,婆母的腿病日益严重,肠胃也时不时捣个乱。我在生活和饮食上动了些脑筋,不给她吃生冷油腻的饭菜,暖壶里每天都有开水,屋里有火炕。冬天,给老人一天三遍烧火暖炕,以免腰腹受凉,夏天,不给老人吃凉饭。肠胃状况改善不少。婆母饭量小,最爱吃的是海鱼,隔三差五,老伴就买些新鲜海杂鱼,吃过一顿,留出来一部分给老人热热吃下顿。孩子们从小都知道奶奶爱吃鱼,没有人和奶奶争抢。

婆母一年比一年老了,腿病开始严重。有一天,忽然觉得实在无力走动,躺了几天。这一躺,就是7年。

婆母瘫痪了,那一年,她98岁。

大女儿已经在县城参加工作多年,多忙碌的日子,隔些日子也要回家来看看奶奶,买来奶奶最爱喝的太子奶和新鲜水果。婆母说:“大丫头啊,你这是买的啥,咋这么好喝呢?”酸奶喝没的时候,她就会问,大丫头该来了吧?那几年,家里一袋一袋的卖太子奶空瓶,收废品的甚至误认为家里有几个晚辈的小孩子,我们也不多做解释。

婆母满100岁的时候,民政局和乡里领导亲自来看望,叮嘱我们好好照顾老人,带来慰问的米、面、油。婆母跟领导们说,我活100了,忒知足啊。以后每年重阳节和年前,我们都会收到民政部门的慰问金,后来又增加了每月300元的高龄补贴。婆母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国家政策真好,我这无功无劳的老婆子,还能领到钱花,我可得多活几年。我老伴对婆母说:“我70多岁了,还能有个100多岁的老妈,这是咱家多大的功德啊。”

连我都没有想到,瘫痪在床的婆母,竟然活到了105岁,创造了全村甚至全乡高龄老人的长寿记录。婆母给我们这个平凡之家带来了巨大的荣耀,我自己感觉孩子们走在街上都挺胸昂扬的样子。婆母活得乐观、活得顽强。她等到了当时做卫生工作志愿者的重孙媳妇,遗憾的是,没能再熬过一年,生命就走到了尽头,没等到两个双胞胎曾孙女的出生。

我不想过多表白我们家庭有多么和睦,我们照顾婆母有多么耐心。一位105岁的老人,7年卧床,没生褥疮、没有糊涂,临终,清清爽爽离世,让我们无限怀念,已经足以证明亲情的重要。

借用一句年轻人的时髦话,亲善才能幸福,陪伴婆母多半生的岁月里,我感觉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