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味人間》:「地道美食」何處尋?|睡前聊一會兒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黨報評論君。

最近,吃貨們又有了盼頭。《舌尖上的中國》第1、2季原班團隊,時隔四年後推出了美食探索類紀錄片《風味人間》。關注美食背後的故事,每幀畫面都堪稱壁紙,與外國餐飲碰撞火花,這部新作延續了該團隊一貫的匠心。當然,更讓評論君眼前一亮的是該團隊的系列作品《風味實驗室》,嘉賓邊吃邊聊,講解美食“冷知識”,透析飲食哲學,讓觀眾在馳騁視覺之外,多了幾分舌尖上的思考。

《风味人间》:“地道美食”何处寻?|睡前聊一会儿

其實,從《舌尖上的中國》到《人生一串》,從《尋味順德》到《新疆味道》,近幾年走紅的美食類紀錄片層出不窮。觀眾不等片子播完,腹內的饞蟲早已勾起,在旅遊目的地和美食點評榜上“種草”,甚至迫不及待地點開淘寶“買買買”。當然,一定有手速更快的商家早已把特產放到網絡貨架上,冠以某紀錄片同款的標籤,任你選購。紀錄片播出後,比體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理解“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更直接的,是“品味”熱潮迅速掀起,一批“吃貨”成功誕生。

足跡地圖與美食地圖完全重合,排幾個小時隊在所不惜,甚至反覆比對不同飯館的同一道菜並寫出攻略……人每天都在吃飯,但要做一個吃貨並不容易。在《風味實驗室》中,嘉賓們提到了這樣一種“吃貨”:他們有的是“小蒼蠅館的原教旨主義者”,有的是“打卡”網紅店的常客,他們以“地道”為最高標準,執著於當地物產、當地廚師、當地烹製,似乎地道就是好吃的代名詞。在網友製作的《中國回力鞋美食指南》中,“吃貨”更信賴不收現金、沒有招牌、哄著老闆才上菜的餐廳,雖有些誇張,卻道出了這類食客的“迷之執念”。

《风味人间》:“地道美食”何处寻?|睡前聊一会儿

事實上,除去天津灌湯包、老成都煎餅餜子、正宗北京臭豆腐等山寨版正宗小吃,真正地道的食物只是就地取材、古法炮製。那些靠山吃山的物產和特色工藝塑造了一地的口味偏好,卻不一定對得上外地食客的脾胃。紀錄片裡“生猛”的烤魚、炸蟲,食材、器材均取自山田林湖,雖原汁原味,卻未必是公認的美味珍饈。有些時候,當地人眼中的地道食物甚至成了食客眼前的黑暗料理。之所以這些“地道美食”能在朋友圈、小視頻上不斷“刷存在”,值得炫耀的未必是食物驚為天人,也可能是對漫長的等待時間、高昂的經濟成本的自我安慰。

真正的吃貨,敢於直面南北大菜、各地小吃,不僅能把個中滋味說得頭頭是道,個人“食譜”也越來越寬。他們不斷與從小養成的口味磨合,和甜粽子、鹹豆花等熟悉的味道搏鬥。但這樣的吃貨只是“孤獨的美食家”,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在本地吃的是習慣,在外地嘗的不過是新鮮。有人說:“在地美食”是在地生活的一部分。正如《風味人間》中,漁民追捕旗魚的辛勞更襯托出海產的鮮美,自家磨製的青麥碾轉別有一番甜蜜。離開了具體的生活場景,離開了地域文化的浸潤,作為遊客淺嘗輒止,很難領會“地道”的精粹。

《风味人间》:“地道美食”何处寻?|睡前聊一会儿

從農業社會到現代社會,從土裡刨食到四處覓食,從果腹充飢到追求美味,“吃”的意義和形式不斷在改變。我們承認,隨著人口流動的加劇,地域飲食的交流也空前活躍,每一個城市都不只有一種味道,北京人愛吃川菜、廣東人喜歡傣味並不是新鮮事。但在這一過程當中,一成不變的“地道”難覓蹤跡,流失、創造、簡化和融合反倒是必然。麻辣小龍蝦、大盤雞等看似地道的美食,歷史不過數十年;而一道紅燒肉,在各地幻化出千萬種味道,到底誰更地道呢?對改良菜、融合菜嗤之以鼻的人或許不知道,在異地經營的地道餐館的受眾較為侷限,適度改良反倒備受外地人青睞。改良融合之中,嶄新的地道菜系或許正在誕生。

獵奇式的品嚐註定不是生活的常態。因為地道,既要重視“地”的因素,更應有“道”的追求。比原材料更值得關注的,是工序、火候、鹹淡的分寸。技術存乎一心,腐朽也能化為神奇。但對於食客你我而言,最根本的“道”,是舌頭的偏好。有人喜歡撒把鹽現烤肉的豪爽,有人喜歡澆頭面“寬湯、重青,重澆要過橋”的精細,有人喜歡粗茶淡飯的簡單,好吃沒有一定之規。“物無定味,適口者珍”,無論是媽媽的味道,還是家鄉的滋味,對了自己的胃口,才是真正地道的美食。

這正是:“地道”何須外求,適口自能享受。

(文 | 石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