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风筝》中经常提到的郑介民到底是什么人?

笨笨熊经典影视


"郑介民(1897.9——1959.12),一级上将,中华民国最高军衔获得者之一,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军统三巨头之一,国民党军统局第二任局长,保密局局长,安全局局长,光看这些头衔就可以知道郑介民在国民党的地位,怪不得连谍战片《潜伏》、《风筝》中都经常提及他的威名。

那么这位位高权重而又神秘的军统特务到底是什么人呢?且听有书君为您揭秘。

有书君认为郑介民是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人,是一个见多识广的高级谍报人员。

一、学习能力强:名副其实的“儒将”

郑介民和其他军统特务不同,他是一个爱学习,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从一个普通帐房先生到报社编辑,再到黄埔二期学员。

1925年9月黄埔军校毕业,并没有像大多数学员那样进入军队大熔炉,他并未停止学习的步伐。

而是远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进一步深造,学习政治经济,这学习的步伐在为他自己筑梦,他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

他的苏联学习经历为他后来的外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的著书立说夯实了理论基石。

1934年,郑介民又谋得前往欧洲学习的机会,向希特勒、墨索里尼两个法西斯分孑学习独裁统治办法,在当时军统内部成为时髦人物名噪一时。

郑介民是军统特务中堪称一名“儒将”,为做到货真价实,1939年,郑介民又进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专业知识和理论。

正因为郑介民的具有超强学习能力,又能把学习所得与军统间谍工作相结合,总结经验,提升为理论,撰写成文,《军事情报学》《谍报勤务》《苏俄现阶段的国家战略》等七部著作流传于世,儒将之称名副其实!

二、高级谍报员:见多识广的“预言家”

郑介民从苏联学成归来,就专注于情报工作,1932年4月,郑介民担任复兴社特务处副处长,开始在军队中安插特务。

其中1933年“福建事变”的失败就与郑介民早就安插特务范汉杰在19路军的部队中,后又派国民党唯一女上将姜毅英前往接应。

把李济深、陈铭枢等的行动通过电台一汇报给郑介民转蒋介石,让李济深等不到三月全面溃败,远逃香港。

这只是郑介民高级间谍工作的一次小试牛刀。像《潜伏》《风筝》这种谍战片中的安插军统在共产党内部伎俩可谓层出不穷。

军统的许多刺杀汉奸日寇的行动郑介民有的是亲自动手,有的是策划谋略,有的只下道命令,但办事雷厉风行,诡异绝秘,行踪不定,颇具神秘色彩。

其中在六国饭店联手特工王天木、陈恭澍、白世维枪杀汉奸张敬尧,在当时反响较大。

这些间谍工作是他作为高级谍报人员的一个缩影,他的谍战生涯有书君难以一一赘述,但他的两次国际预言不能不让大家知道。

第一次是在1941年,郑介民准确预测了日军对香港英军的进攻,而且还认定日本不出二十天香港将被攻陷。

果然1941年12月8日-12月26日仅18天日军就攻陷了香港,这一预测可谓神了!

第二次预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郑介民准确无误地预测美、英、加盟军将于1944年6月在诺曼底登陆,不出所料,6月6日盟军登陆,这一预测令盟军大为震惊,认为郑介民是个见多识广的“预言家”。

郑介民的人生传奇用一本书也写不完,有书君只撷取了他生活中的几朵小浪花,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军统高级谍报人员郑介民与众不同的一面。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儒雅”特务郑介民

郑介民和戴笠、毛人凤并称为

军统三巨头,虽然他在这三个人里最低调、知名度最低,但他是这哥仨里军衔最高(一级上将)、寿命最长结局最好的一个。相比其他两个特务头子,郑介民有很多不同寻常的特点:

一、爱学习。郑出身普通,是海南岛的一个破落地主家的孩子,曾经下南洋打工。但这个苦孩子很有见识,

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听说黄埔军校招生后,他回国报考。第一次没考上,复读一年后考上了黄埔二期,毕业后,人家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留学了,去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在那个年代,能识字的都没几个人,出去留学的,更是凤毛麟角。不得不说,郑介民是个很优秀的学生

二、会钻营。老郑不做书呆子,不仅会学习,更会来事,回国后,他看准了蒋介石,千方百计找门路见老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老蒋接见了他。他向老蒋汇报了中山大学留学生的思想状况,并表示,自己坚决反共。老蒋很欣赏他,留在身边做了侍从副官

三、搞谍报。如果你以为老郑只会溜须拍马那就错了,老郑很有两把刷子,特别是在谍报方面。他知道李宗仁的桂系是老蒋的一块心病,就自告奋勇潜入武汉桂系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在那里,他拉拢机要人员,把密电码本盗出拍成照片,把第四集团军的兵力布置、装备等等全摸透了,密报给蒋介石。他还掌握了桂系将领之间的矛盾,为后来老蒋分而治之做足了功课。很快,桂系在湖北盘踞的10多万军队就土崩瓦解。完成任务后,老蒋紧紧握住他的手,连声夸他是个干才。从此,老蒋更加信任他,郑介民也开始了他飞黄腾达的一生。

四、怕老婆。在汉口活动的时候,老郑认识了湖北姑娘柯淑芬,他和南京联络就在柯家,为了掩护,他们以男女朋友相称。后来,弄假成真,两人结婚了。武汉是老郑发家地,柯淑芬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郑对这个老婆感恩戴德了一辈子,两人生了一大堆儿女。和别的军统特务乱搞不同,郑介民对老婆百依百顺,几乎从一而终,甚至有点怕老婆。当然,湖北姑娘比较泼辣,从来不给老郑留面子,可能也是一个原因。老郑是个敛财高手,但他又不愿意脏了自己的手,怎么办?借夫人之手呗。两人配合的十分默契,老婆收钱,老郑表演清廉!

五、有见识。老郑和其他特务头子不太一样,他爱读书,以儒将自诩,而不愿意别人把他看成一个纯粹的大特务。客观的说,他确实很有一套。比如1944年初夏,他和一群美国将领一起预测开辟第二战场的时间,说啥的都有,但基本没谱。到郑介民发表意见时,他很笃定地说,在今年6月初。美军将领哄堂大笑,认为不可能那么快。谁知,6月6日,盟军从诺曼底登陆了。美国人对老郑佩服的不要不要的。蒋介石听说后,很高兴,认为老郑很给国人长脸。

戴笠撞机身亡后,郑介民

升任军统局长。1950年,他逃往台湾,派遣特务回大陆搞破坏、搞暗杀,刺探情报。1959年,郑介民在台北因心脏病去世,终年62岁。他一直深得老蒋信任,死后,老蒋亲临祭奠,并签发褒奖令,追授其为陆军一级上将,郑介民也成为军衔最高的特务。


饮水君


郑介民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如果看过郑介民的《中日战争太平洋列强政略的判断》、《抗战期中对共产党的对策》、《苏俄现阶段的国家战略》这三部大作,就会发现郑介民的战略眼光有多么的长远,其对中国国情及苏联、美国等国的国情,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郑介民可以称得上是国民党内少数的明白人。

但是郑介民一生却没有发挥到自己的才能,郑介民最大混了个保密局局长。他一生在军统工作,为人没有戴笠和毛人凤圆滑,又是个喜欢沉默人。其早年参加了孙中山组建的琼崖军民,后考入黄埔军校二期,在黄埔军校中,他组建了孙文主义学会。他认为必须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军官,也就是所谓的政治大于军事。

郑介民这个人十分的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郑介民也是极力主张同苏联合作的,郑介民认为苏联成立之初这个阶段是缺乏盟友的,苏联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围攻,此时迫切需要中国的支持,以保障远东的稳定。所以郑介民认为中苏的合作潜力很大,只可惜当时蒋介石忙着反革命,打击共产主义。

如果郑介民可以步入国民党的高层,那么凭借他对世界格局的看法,中国或许可以在美苏两国之间左右逢源。在抗战爆发之后,郑介民也是少数提出中国将取得胜利的国民党将领,这些都与其善于思考分不开。


小司马迁论史


1932年,蒋介石授意成立“中华民族复兴社”,也叫蓝衣社,蓝衣社有十三名骨干人员,人称“十三太保”,郑介民就是其中之一。

十三太保中的天字号第一太保是胡宗南,日后成为“西北王”,而戴笠、郑介民都成长为了军统的负责人。

郑介民,广东文昌人(现在属于海南),27岁时,拉着朋友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期,朋友考上了,自己却名落孙山,好在他目标坚定,继续努力,终于考上了第二期。

在校时,郑介民组织发起“孙文主义学会”,与左派组织的青年军人联合会有相对立的理念,二者水火不容,并称为黄埔两大学生团体。

毕业之后,郑介民没有立即从军,而是继续潜心学习,他进入了苏联中山大学,主修政治经济。

回国之后,郑介民来到黄埔担任教官,此时蒋介石已经下野,但郑介民审时度势,认为蒋介石仍是值得追随的对象,刻意走近,蒋介石一复出,就任命他担任了侍从副官,利用他的理论基础,从事情报工作。1929年初,郑介民做了一大票,让老蒋非常受用。当年郑介民利用他是李宗仁弟弟同学的身份,打入了桂系军阀内部,成功分化了桂系力量,帮助蒋介石收买了桂系军阀中的李明瑞、杨腾辉等将领,为蒋介石后来赢得蒋桂战争居功至伟。

复兴社成立之后,戴笠担任特务处处长,郑介民担任副处长,相比戴笠的浙江出身,郑介民无法以乡情与戴笠竞争,只能凭借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忠心去打动领袖。这一期间,他也立了一记大功——派出特务成功破坏瓦解了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的福建事变。

别看戴笠主抓行动,郑介民更倾向于理论研究工作,但关键时刻,郑介民也不会手软,军统击毙大汉奸张敬尧一案就有他的直接参与。

1934年,蒋介石委派郑介民前往欧洲学习德国、意大利的党务经验,郑介民来到法西斯的地面上,除了拜访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还苦心研究纳粹的警察、党务、情报等操作经验,甚至还在欧洲成立了复兴社分舵。

1938年,军统成立,更有业务能力的乡党戴笠成为实际负责人,郑介民担任的是主任秘书一职,郑介民并未实际到职,他在军统的工作主要由副主任秘书毛人凤担纲。

与军统的锄奸工作相比,郑介民更愿意在蒋介石身边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抗战结束前,他晋升为军令部第二厅中将厅长,身兼东南亚盟军总司令部联络官一职。

抗战期间,郑介民经常与盟军高级军官打交道,因其独到的情报研判能力,受到盟军军官们的赞赏,比如说,他曾经在1944年初与盟军军官交流时,曾经做出6月初盟军即将登陆诺曼底,当时参与交流的盟军军官还不太相信,但事实最终证明他的预测是对的。

戴笠死后,郑介民在与毛人凤的军统局长之争,因毛人凤资历较浅,以郑介民的胜利初步结束,郑介民同时仍然兼任国防部第二厅厅长,主管情报工作,军统(后来改名国防部保密局)的实际业务工作由毛人凤主抓。

毛人凤总是感觉这个副局长的座位不那么舒适,要受到郑介民的掣肘,很快,他搜集了很多郑介民的黑材料,务求一次性整倒郑介民。

郑介民这个人有一处硬伤,那就是他的老婆柯淑芳,她对金钱方面的欲望求索无度,郑介民多少有些怕老婆,对她的敛财行径比较放纵,很多下属要走郑介民的关系,公认的好方法是去走他老婆的路线。

毛人凤先是指使沈醉撺掇柯淑芳给郑介民办一场50岁的寿宴,后来又指使其他人捣乱,最后成功“曝光”郑介民借机捞钱,引发蒋介石的怒火——“只管抢钱,不管江山!”

后来毛人凤的黑材料还是产生了作用,蒋介石眼见郑介民的广东帮与毛人凤的浙江帮水火难容,干脆把郑介民调离了军统,明升暗降,担任国防部次长。虽然名义上仍然是军统的上级领导,但事实上已经无法在军统发挥影响力。

郑介民虽然被整,但心态比较乐观,以退为进,借此晋升中将军衔。

国民党退守台岛之后,毛人凤惹恼了接班人蒋经国,1954年,郑介民逆袭成为国家安全局(保密局改组而来)局长,绕了一圈,又坐回到曾经属于自己的位子,后来还晋升为二级上将。

1955年开始,郑介民罹患心脏病,多次辗转国外就医,1959年,郑介民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蒋介石亲自前往祭奠,后追晋一级上将。


历来现实


在国民党军统之中,郑介民是一个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在他之上,只有戴笠,毛人凤和他平起平坐。在戴笠死了之后,他当上了代理局长,只是实际上的大权掌握在了副局长毛人凤的手中。但是要论到最终的实力的话,郑介民要比只会盲目杀戮的毛人凤高上一筹。

郑介民出身黄埔军校,他曾考过第一期但是并没有被录用。后来第二期的时候,他才能够考上。第一期黄埔军校毕业的学员在国民党内部发展非常好,而第二期因为时间靠的比较近,毕业出来的学员反而得不到什么发展的机会。如果郑介民能考上第一届,说不定他会是一名大将军,而不是战后的军情特务了。

相比于出身黄埔六期的戴笠来说,郑介民更早接触到国民党内部的情报工作。这个位置郑介民是选对了,他在这个位置上做得如鱼得水。1928年,郑介民担任蒋介石的侍从副官,蒋介石十分信任他。在这段时期,郑介民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只是没想到成立军统的时候,蒋介石将军统给了后来居上的戴笠,郑介民当时是很不服气的,只是一直忍在心中而已。



1933年,郑介民被选为华北区区长,他佯装成南阳华侨回来投资,找到了有叛国倾向的张敬尧并成功刺杀。此后他又在“福建事变”和“两广事变”之中为平定叛乱军阀做出贡献。


比较有意思的是郑介民这个人有一个缺点就是非常惧内,这虽然不算什么大毛病,但是给郑介民带来了很多麻烦。前有戴笠后有毛人凤,都抓住他这个软肋三番五次给他下圈套打压他,郑介民却只能哑巴吃黄连。

抗战胜利之后,戴笠坐飞机失事,军统乘势改组为保密局。郑介民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盼来了保密局的第一把交椅,还没坐热就被毛人凤设计——一方面推举他当上了局长,一方面着手收集他的黑料。1947年,郑介民五十大寿,毛人凤早就等着这一天,以铺场和大肆收礼在老蒋面前参他一本。最后毛人凤如愿坐上了局长的位置,后来郑介民去了国防部担任中将次长。



解放后,国民党败退到了台湾。很多大特务都不敢回台湾,怕遭遇毛人凤黑手。1954年之后,毛人凤和蒋经国的矛盾日益严峻,保密局又改组成了国家安全局,郑介民担任第一任局长。


以上


木剑温不胜


老蒋的十三太保个个都是有故事的人,郑介民就是其中之一。

郑介民是海南文昌穷人家出身,从小就死了爹,因为家里兄弟多,小学读完十来岁就跟着老乡到马拉西亚吉隆坡谋生去了。

漂泊在外,寄人篱下,郑介民做过橡胶园学徒,养鱼场账房记账小先生。

穷人家的孩子谋生活,很多只求能端稳一只饭碗,但也有敢闯、敢奔、敢敲门的那一类,郑介民属于后者。

1924年,不甘只能吃饱饭的郑介民做了一个选择,他拉着同乡黄珍君一起去了广州,投考首次招生的黄埔军校。结果黄珍君一考即中,郑介民却被拒在了门外。

所幸,这个日后的国民党一级上将没有放弃。落榜一个月后,郑介民进了吴铁城警卫旅当起了学兵,一边扛枪,一边准备黄埔军校的二期考试。

再考,郑介民如愿以偿,从此踏上了发迹之路。

在黄埔军校,郑介民是个活跃分子,很快就加入了孙文主义学会,早早地就展露了善于搞理论,善于搞分析的特长。

因为和黄埔一期靠得太近,二期的学生往往机遇不好,有机会带兵的不多。郑介民也一样,从黄埔毕业后,他去了苏联莫斯科的中国劳动大学继续学习。这段时间,郑介民没有一心只读圣贤书,他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了情报分析和后勤技术的学习上。

遗憾地是,从苏联回国后,郑介民的机遇依旧不太好,仅仅谋得了军中政工的差事,先是在中央军官学校,后又到了第四军。

直到1928年蒋介石由日本回国,出任国民革命军陆海空军总司令,属于郑介民的机会才真正出现,他干上了老蒋的侍从副官,主要负责情报收集。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郑介民只身潜入武汉,帮老蒋漂亮地干成了一件大事。靠着和桂系“二总”李宗义的老同学关系,在武汉站稳脚跟后,他不仅毫不犹豫地卖掉了老同学,更用钞票和离间之计成功促成了桂系李明瑞和杨腾辉的临阵倒戈。

由此一来,桂系大败,李宗仁、白崇禧下野流亡香港,郑介民成了老蒋身边的红人。

按理说,之后郑介民应该如意高飞才对,悲催的是,他没能摊上这样的好事,因为有个人在老蒋那里比他更红,更得信任,此人就是戴笠。

1931年11月,蒋介石在南京命令黄埔学生成立力行社,黄埔六期肄业生戴笠为特务处处长,黄埔二期毕业生郑介民为副处长。

这叫郑介民到哪里说理去!

谁让老蒋认为他是个有专业能力,没天赋魄力的人呢。

更悲催的是,郑介民对特务要干的那些脏活本质上是很不屑的,他更愿意干的一是能带兵,二是能搞高端的情报分析,但老蒋的态度却是——你小子老实在特务处待着,脏活你是躲不掉的。

因此,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不愿干特务外勤的郑介民一直在一线干着外勤脏活。

还别说,虽然不愿干,但干出的成绩还不小。

1933年在北平六国饭店成功刺杀了汉奸军阀张敬尧,年底成功破坏了十九路军组织的福建事变,再有就是后来搞傻了“南天王”陈济棠——

业务能力再次得以出色展现,老蒋一器重,1934年春郑介民被派去欧洲,肩负的任务很邪恶很牛逼,向希特勒、墨索里尼学习法西斯独裁统治办法。

1935年春夏之间,镀金回国的郑介民很受老蒋待见,并因此得以升任参谋本部第二厅第五处少将处长,并很快升任成了二厅副厅长,以及随后几年的厅长。

到这里,郑介民终于在自己擅长的高端情报分析与参谋领域谋得了一席之地。

但在官场主阵地上,郑介民依旧春风不如意。

七七事变后,军统成立,戴笠为实际一把手,郑介民依旧是老二。在这段郁闷不得志的老二生涯中,郑介民充分展现了其腐败油条的另一面。

在军统,他是正事不上心,专捞内部油水。

在天朝,腐败油条的官僚,其背后一般都站着一个贪婪不省油的女人。郑介民这人有个特点,怕老婆。在官场,他接受老蒋的领导,在家里,他则无条件接受老婆的差遣。

去,把咱家的汽油费报了!去,找架飞机帮老娘到国外弄些奢侈品回来——诸如此类的事,郑介民没少干。

但有一说一,郑介民虽然腐败油条,但个人的抱负追求并没有因此而荒废。

抗战全面爆发后,郑介民很想有机会能带兵打仗,但老蒋嫌他没经验,始终不同意。但郑介民并没有因此放弃,为了能成为货真价实的儒将,1939年郑介民进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

几年间,这家伙搞出了不少牛逼成果,例如《军事情报学》、《谍报勤务教范草案》、《游击战术之研究》等。

比起戴笠天生的特务全才,郑介民在理论上、专业上其实更胜一筹。

之后的郑介民是有些得意,有些传奇的。

在协同盟军对日作战上,凭借精准的情报分析和颇有战略眼光的思考,郑介民在1940年之后提出过不少有价值的预见性意见,并因此获得了盟军高级将领的一致称赞。

其中,有两件事很有传奇色彩。

第一件,准确预测了日军对香港的进攻,并得出了香港瞬间就会被攻陷的结论。

第二件,极其准确地算死了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时间。

因为这两件事,老蒋曾感慨,这家伙确实是个人才!

抗战胜利后,因为很会玩脑子,郑介民被老蒋派去领导国共间的军调小组,其间的表现很是狡猾。

戴笠机毁人亡后,属于郑介民的权力春天终于来临。1946年7月军统被缩编为国防部保密局,郑介民以国防部第二厅厅长的身份兼任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和唐纵为副局长。

然而,他那贪婪腐败不省油的老婆在这个时候却成了他的软肋。

这样的软肋在毛人凤眼里就是十分好用的黑材料。1947年,毛人凤以郑介民在五十大寿中极其腐败为把柄,外加一叠黑材料在老蒋面前狠狠地奏了郑介民一本。

最终,郑介民让位,毛人凤坐上了保密局局长的正位。

国民党退居台湾后,郑介民因为有两把刷子并没有失宠,依旧受到老蒋的重用。

但深处死角,越受重用,自身的处境越凶险。

1959年,在逮捕反蒋势力“台湾共和党”成员一事上,因为美国人在中间施加了压力,做了手脚,最终导致共和党大头目黄阳辉被捕后神秘消失。

老蒋很生气,很没有办法,于是冲郑介民发飙。

郑介民是背着黑锅没法言语,一言语迎来的必将是新帐旧账一起算。

1959年12月11日,老蒋请六十二岁的郑介民一起坐船共赏日月潭月色。

在湖中,老蒋热情地给郑介民端上了一盘冬天里的西瓜。

吃下那神秘的凉西瓜,当天晚上,郑介民就挂了,究竟是压力大让他的心脏病犯了,还是凉西瓜让他心脏病犯了?

没有准确答案,也不可能有准确答案。

——这就是老蒋十三太保之一郑介民的故事,接下来借其他问题得空再聊十三太保其他人的故事,请关注“黑句本”。


黑句本


国民党军统局的郑介民,名头很多。他与胞弟郑庭锋和堂弟郑庭笈合称文昌三郑,同时又被看作十三太保之一,曾是军统局的大头目,人见人怕的特务老板。

郑介民1915年就参与了孙中山搞的琼崖民军,不被海南军阀所容,也因此流亡到马来西亚。1924年经过两次考试,进入黄埔军校步兵科,开启军队生涯。在贺衷寒、吴铁成、潘佑强等人的提携下,先去莫斯科中国劳动大学留学,之后归国到国军参与政治工作。1928年1月,郑介民开始担任蒋介石的侍从副官,从事情报与特务工作,发迹之路开始。郑介民在政界非常活跃,复兴社成立后,成为实际掌控者。1937年之前,还组织民族运动委员会委员和忠义救国会委员。

1937年之后,开始进入国军参谋部工作,负责收集情报,分析日本动向。毛人凤也是在他手下逐步成长起来的。

1938年军统成立后,郑介民奉命辅佐戴笠,开展国内国际情报与特务网络的构建。1946年3月,戴笠飞机失事去世后,他接任了军统局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据原军统大佬沈醉回忆道:

郑介民的情报能力和组织能力均不如戴笠,从而导致了1946年后军统局没有出现重大贡献。

郑介民与一般武夫不同,擅长理论分析和著作编撰,曾经出版了《谍报勤务》、《军事情报学》、《中日战争太平洋列强政略的判断》、《苏俄现阶段的国家战略》等情报学与战略学的专业书籍。故而,郑介民颇具儒雅气质,是军中的理论家之一。曾在蒋介石身边侍从多年的唐纵,如此评价郑介民:

他虽身为军统局长,但与戴笠截然不同,他战略眼光精确长远,又具研究精神,著述甚丰,曾因此获得一枚积学奖章。

郑介民虽然受到蒋介石宠信,但在派系林立的国民党高层中,并不那么如鱼得水,甚至遭人嫉恨。特务、情报工作的复杂性,又使得他更多是幕后工作,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

秦右史


郑介民


郑介民是黄埔二期生,曾留学苏联中山大学学习,他算得上军统创始人之一,也算深得蒋介石信任;郑介民虽身为国民党情报头子,但与戴笠截然不同,他战略眼光精确长远,又具研究精神,著述甚丰,曾因此获得一枚积学奖章,被国民党内一些同行称为“有政治头脑”和“科学训练”的军事情报专家、“军事谋略家”和“军事理论家”。


但是很遗憾,在戴笠活着的时候,郑介民这个黄埔二期,还曾留学苏联,精通理论的老大哥总被戴笠给压制着,究其原因,除了郑介民不是浙江人以外,更重要还是出在于蒋介石对他的看法上。


郑介民有两件事做的让蒋介石在内心里对他很有看法。


如果我说蒋介石一生都保持儒家信徒风范和帮派分子做派,相信大家不会反对。


蒋介石帮派分子做派就表现在他“讲义气”上面,无论是对陈其美还是为了陈其美去刺杀陶成章、在孙中山最需要他的时候孤身一人跑到军舰上陪护孙中山;包括后来照顾陈果夫、陈立夫兄弟都是他“江湖义气”的体现。


蒋介石从骨子里是看不起不讲义气,出卖兄弟的人,当然可能会有人指责说蒋介石一生出卖了那么多“结拜兄弟”,怎么能说蒋介石讲义气?对此,我只想说兄弟也分很多种,因为政治原因不得不结拜的兄弟可能在蒋介石心里面算不上兄弟的。


偏偏郑介民生平第一次出彩就是为蒋介石出卖自己朋友。


其实在1929年以前,郑介民仕途上还是挺顺的,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是好歹担任了蒋介石的侍从副官,从事情报整理收集工作;后来一直压着他的戴笠,某种意义上此时都算他的下级。


李宗仁


如果郑介民照此发展下去,我觉得也能慢慢的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可惜郑介民等不及。


郑介民通过王柏龄向蒋介石传达了自己愿意去武汉离间桂系,因为他和李宗仁弟弟李宗义不但是留苏同学,而且私交还很好;蒋介石当然不会阻止郑介民,而且郑介民之后确实在武汉大显身手,为蒋介石收买了桂系大将杨腾辉等人。


但是,郑介民越是出色,蒋介石心中的疙瘩就越大,因为这说明郑介民与李宗义关系不浅,而郑介民为了从他蒋介石这里获得“荣华富贵”而出卖自己同学,蒋介石内心深处“江湖情结”让他不能接受郑介民这种“卖友”。


说难听点,如果是蒋介石安排的还有一个理由,但是这是郑介民主动要求的,这就真不怪蒋介石对郑介民有看法了。


我们把郑介民这一时期的行动和戴笠的行动一对比,就能看出蒋介石为什么更欣赏戴笠了。


戴笠可不像郑介民那样认识李宗仁的弟弟,他完全是凭着“苦干”搞情报,在二次北伐期间,戴笠自己在济南、保定、天津、北平一线,刺探北洋军阀情报,跑遍华北各省,而在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后,戴笠还策反了唐生智信阳宪兵营长周伟龙“起义“。


虽然策反一个宪兵营长和桂系一个军倒戈不能相提并论,但是戴笠是实干得到的结果,而郑介民是靠“出卖朋友”做到的。


在蒋介石心中,谁更值得信任不言自明。


所以在1930年蒋介石正式设立“复兴社”特务处时,才会钦点戴笠这个黄埔六期生做处长,而让二期老大哥郑介民做副处长。


第二件让蒋介石对郑介民大失所望的事情发生在1933年“闽变”时期。


早在1932年,蒋介石就授意戴笠和郑介民往十九路军里安插情报人员,当郑介民利用自己在十九路军军中有不少同乡,安插了大量情报人员在十九路军内部担任中低级军官;而且为了保密,这些名单都由郑介民亲自掌握。


蒋介石与戴笠


所以1933年十九路军在福建宣布“反蒋”后,郑介民就成了前往福建前线联络、激活这些情报人员最佳人选,当然了,这有一定危险性,因为郑介民名气较大,十九路军上层都知道郑介民是蒋介石情报方面负责人,他出现在福建,对郑介民本人来说是有一定危险性的。


所以蒋介石没有明确下令让郑介民赴闽,而是通过戴笠转达了蒋介石希望郑介民主动赴闽工作的意愿;可是这关键时刻郑介民掉了链子,他当然清楚赴闽的危险性,所以一味推脱,最后戴笠没办法,只好提出自己亲自去福建,但是要求郑介民把所有十九路军军中特务名单交给自己。


随后,戴笠又向蒋介石报告了这一情况,虽然目前没有史料表示蒋介石知道戴笠自愿赴福建工作后是什么心态,但是可以合理猜测,他一定对戴笠非常满意,同时,对郑介民这种“贪生怕死”的行为极其不满。


“卖友”在前,“贪生怕死”在后,把自己生命看的比校长利益还重,这样的郑介民难怪蒋介石一直对他“控制使用”。


不过公平说一句,郑介民军事情报、军事战略理论水平还是很高的,也很有政治头脑,西安事变时许多黄埔生被何应钦主战主张迷惑,他却认为何应钦等主战派“别有文章,没有那么简单。”


克罗采和春天


郑介民就军统里面仅次于戴笠的人物,和毛人凤平起平坐,应该属于资历比毛人凤还老一点,但是能力比毛人凤低,当然,郑介民的资历比戴笠还老。

黄埔英才,投身军统

和戴笠一样,郑介民一样出身于黄埔,所不同的是,郑介民毕业于黄埔二期,戴笠毕业于黄埔六期,熟悉黄埔的人,应该会发现,黄埔一期和六期出的人才比较多,二期应该是和一期挨的太近了,所以机会太少。

我认为黄埔一期之所以能够受到重用,是在平定商团叛乱和两次东征陈炯明的过程中,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而且黄埔学生也死不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到最后剩下的都是精英啊!

就像人们只记住第一个踏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而不记得第二个是谁一样,黄埔二期就处于这样尴尬的地位,郑介民因此另辟蹊径,走上了特务工作。

但是正是这个选择,使得郑介民日后如鱼得水,相反比大部分的黄埔同学在国民党内混的都开。

1928年郑介民任蒋介石的侍从副官,专门负责情报和特务工作,可以说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在蒋介石与桂系的斗争中,正是郑介民策反了桂系的将领才导致了桂系的失败。

抗日锄奸,为国除害

可以说,早期郑介民也为蒋介石做了不少事,但是后来成立军统的时候,蒋介石却安排了比郑介民资历更小的戴笠,这就尴尬了,刚开始郑介民有点不服,但是看了看戴笠的战绩和老蒋的任命,也就忍了,干就完了。

1933年华北局势紧张,郑介民被选为华北区区长,进行抗日锄奸工作,在华北工作期间,郑介民化装成南洋华侨资本家,然后侦查有叛国倾向的原北洋军阀陆军上将张敬尧的活动,后在六国饭店对张敬尧进行刺杀,当场枪毙。

除此之外,在对付地方军阀问题上,郑介民在处理“福建事变”和“两广事变”等叛乱中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被毛人凤挫败

抗战胜利后,戴笠坐飞机意外逝世,戴笠死前和蒋介石在军统去留问题上发生激烈斗争,戴笠死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军统改组保密局了。

剩下戴笠以下的第二梯队,郑介民合计,这回还不临到我,结果郑介民刚坐上局长的位置就被毛人凤一个反手就干掉了,原来毛人凤先推举郑介民当局长,然后把他的那些黑资料都准备好了,在军统,谁还没有点黑历史。

最终,比郑介民还能忍的毛人凤最终如愿以偿,当然这都是在败退台湾之前的事情了,后来到台湾之后,保密局改组国家安全局,郑介民成为首任局长。


史论纵横


烟酒阁大学士国军将领系列之四十三:陆军一级上将、国防部常务次长、国家安全局局长、军统局局长、保密局局长郑介民。

郑介民,字耀全,海南文昌人,黄埔二期生。与胞弟郑庭锋、堂弟郑庭笈合称文昌三郑。早期为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戴笠死后,他兼军统局(保密局)局长,与毛人凤、唐纵合称三大特务头子。

郑介民谋略深远,喜爱专研,并且料事如神。是军事情报家和军事理论家,主要在国防部主管情报、物资工作,历任国防部第二厅厅长、常务次长、参谋次长,著有大量情治类书籍。

郑介民去台湾后,在蒋经国支持下,出任国家安全局局长。掌握情治机构实权,并架空毛人凤。1959年12月11日,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

郑介民早年参加反清革命,经常发表革命文章。后考入黄埔军校二期,专门从事情报工作。

郑介民(1897-1959年),原名庭炳,广东省琼州府文昌县文教镇人。家中贫寒,共有兄弟四人。1915年郑庭炳读完小学,考入广东省立琼崖中学,秘密参加孙中山组织的琼崖民军。

后郑庭炳被军阀缉捕,就改名介民,流落到马来西亚吉隆坡谋生。他在一养鱼场当帐房,并任吉隆坡《益群日报》编辑。他经常著文拥护革命救国主张,常以华侨工人阶级自居。

1924年4月,郑介民听到黄埔军校招生,就到广州报考黄埔一期,不料名落孙山。他只好暂住同乡家中,到大本营警卫旅军士队当学兵。同时积极补习功课,于8月考入黄埔军校二期步科。

郑介民在黄埔军校发起孙文主义学会,开始从事情报工作。1925年9月,郑介民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又考入苏联莫斯科中国劳动大学(中山大学)学习政治经济。

1927年8月,郑介民从苏联毕业回国,任中央军官学校第六期总队部政治教官,不久受潘佑强推荐到第4军任政治部秘书。蒋介石复职后,郑介民担任侍从副官,专门从事情报工作。

1929年1月郑介民假装失业到武汉,利用他和李宗义(李宗仁之弟)同学关系四处活动,离间、收买桂系将领。3月蒋桂战争爆发,桂系将领李明瑞、杨腾辉临阵反水,皆郑介民功劳。

1930年任第15师政治部主任,后兼广西省政府委员、第57师政治部主任,监视桂系部队。4月广西省主席俞作柏反蒋,郑介民化装出逃广州,再从香港回南京,任军委会参谋本部参谋。



1931年11月,蒋介石准备成立中华民族复兴社,郑介民请求参加,并成为十三太保之一。

1932年3月,郑介民被选为复兴社干事,并任特务处副处长。郑介民为军统骨干人物,是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他在第十九路军中安排特务,在后来闽变中起到很大破坏作用。

1933年1月华北局势紧张,郑介民兼任复兴社华北区区长。以军委员会北平分会参谋的名义作掩护,重新调整部署特务处在华北地区的工作。

4月,郑介民亲自出马,侦察被日军收买的大汉奸张敬尧活动,并派华北区行动组组长白世维带队,于1933年5月7日在六国饭店将张敬尧击毙。当年秋天,郑介民调回南京。

1934年,郑介民率军事考察团前往欧洲考察,实际是学习法西斯统治方法,发展复兴社在欧洲的组织。他先后拜访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回国后他极力介绍法西斯主义,一时成为风云人物。

郑介民被任命为参谋本部第二厅第五处处长,兼特务处副处长。1936年3月,郑介民受蒋介石指派来到香港,布置暗杀粤军陈济棠,又以重金收买粤军将领。但暗杀行动最终失败。

6月两广事变爆发,郑介民分化、收买粤军将领投靠蒋介石。7月陈济棠众叛亲离,不得不通电下野。8月郑介民代理复兴社书记长,兼民族运动委员会委员和忠义救国会委员。


抗战爆发后,郑介民主要在国防部负责对日军事情报收集工作,并担任军统局第二号人物。

抗战爆发后,郑介民任参谋本部第二厅第三处处长,负责对日情报工作。次年升任第二厅副厅长,兼军统局主任秘书。不过郑并不到军统上班,工作实际由副主任秘书毛人凤代理。

1939年9月郑介民带职到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一期学习,郑介民学习极为认真。1940年4月,陆军大学毕业后,任军令部第二厅厅长,兼任中苏情报合作所副所长。

1942年1月,郑介民任新加坡盟军军事会议代表,他在会上陈述了对东南亚战局的观点。不过未引起重视。后郑介民的观点被证实,被盟军统帅另眼相看。

蒋介石指定郑介民参加重庆举行的中美联合参谋会议,担任情报方面的联络工作。此间郑介民先后前往往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地,对盟军对日作战中提出不少意见。

1943年2月10日,郑介民正式晋任陆军少将;11月22日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并负责蒋介石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1944年2月郑介民兼东南亚盟军总司令部联络官,经常去加尔各答参加会议,6月郑介民正确预言了盟军将在6月6日于诺曼底登陆,被美国军官称赞为神机妙算。

1945年5月,郑介民当选为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日本无条件投降,郑介民任赔偿委员会委员。

抗战胜利后,郑介民掌握国防部第二厅,主管军事情报,同时兼任军统局(后改为保密局)局长。

1946年1月,国共和谈开始,郑介民成为军调处执行部国民党代表,暗中向解放区布置特务活动。2月以河北地主恶霸为基础组成的冀省难民还乡请愿团到军调处执行部请愿。

郑介民指使特务流氓混在其中,进行捣乱、煽动闹事,要求解放军军立即撤出河北,派人冲进中共代表办公室捣乱,连美国代表也觉得郑介民的做法太拙劣。

3月17日戴笠乘飞机失事身亡,郑介民继任军统局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但郑主要职务是国防部第二厅厅长,主管情报工作,军统工作以毛为主。7月1日军统局改为保密局,郑兼局长。

1947年郑介民、毛人凤组织国防部绥靖总队,派往华北、东北、华南各地执行组训、情报、行动和突击任务。9月初,郑介民亲飞北平破坏中共地下党组织和电台,后兼任物资供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1月,郑介民指挥特务在上海破坏了中共后勤补给站,以及华中局、苏皖边区政府等设在上海的联合办事处。后郑介民辞去了第二厅厅长职务,改任国防部常务次长,主管国防物资。


在毛人凤密谋操纵下,郑介民被迫辞去保密局局长,专事美国军援物资。

6月12日郑介民任任国防部次长兼保密局局长,并派亲信管理保密局八大处。毛人凤见长期转不了正,即发动手下整理郑介民黑材料,如他包庇手下侵吞资产,老婆走私鸦片、中饱私囊等等。

郑介民虽不在保密局上班,但撤销了戴笠原来8大处长中的7个,原有5万军统特工被裁减了4万,阵亡将士家属一次性抚恤。导致军统上下怨声载道。毛人凤利用这些因数,吩咐沈醉如此如此。

郑介民即将50大寿,沈醉放风出去,让大小特务知道郑介民大寿,要准备厚礼。沈醉趁郑介民不在家,鼓动郑太太说:“常言50不办,60不发。50大寿一定要办,大家都想送些礼尽尽心呢!"

郑太太不顾郑介民反对,办了宴席,按沈醉的建议把各种寿礼都摆在大厅的条案上。沈醉趁机用微型照相机把寿礼拍了下来。同时他还通知在招待所的特工遗眷们去郑家吃寿酒。

当毛人凤把这些材料交给蒋介石时,蒋介石勃然大怒,撤销了郑介民保密局局长职务。毛人凤如愿以偿的坐上了局长宝座。

1949年1月郑介民作为蒋介石代表飞赴北平,企图阻挠傅作义和平起义。

同年秋随国防部南迁广州,郑介民对时局充满悲观。10月从香港往美国,出席了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了中国大陆形势,力图使美国决定继续实行对华军援,11月回到香港。

到台湾后,郑介民成为掌握特工、情报系统实权的国家安全局局长,次年死于心脏病。

1950年1月初郑介民飞往台湾,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兼大陆工作处处长、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组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

蒋经国为打压毛人凤,1954年10月将原国防部保密局一分为二,郑介民成为掌握实权的国家安全局局长,毛人凤担任没有权力的情报局局长。然此时郑介民身体已渐渐衰弱多病。

1955年郑介民突患心脏病,先后去美国、西德就医。1956年2月23日晋任陆军二级上将。1957年10月23日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委员,不再兼任国家安全局局长。

1959年12月11日郑介民因心脏病复发在家中去世,终年62岁。蒋介石曾两次到殡仪馆吊唁,并亲临祭奠。12月15日蒋介石发布褒扬令,追憎郑介民为陆军一级上将,用示笃念忠勤之至意。

郑介民一生喜爱专研、著作颇多,著有《游击战术之研究》、《谍报勤务》、《军事情报学》、《中日战争太平洋列强政略的判断》、《苏俄现阶段的国家战略》等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