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和韓信,最可惜的一對組合

秦末戰亂,楚漢相爭,多少英雄豪傑,粉墨登場。其中,項羽、韓信,無疑是最耀眼的,也是後世最津津樂道的兩位。循跡千年之烽煙戰場,可惜的是兩個自信、高傲的同類人,卻是失之交臂、生死相向。其實項羽、韓信性格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本可惺惺相惜,共創霸業,但最終走向對立。

項羽世代楚國王族,天生就有貴族氣質,自信、高傲。項羽年少時,不喜識文斷字,不喜劍道精武。曰:文無其用,劍止鬥勇,我意學兵法韜略,萬人敵也!其志向之遠大,還體現在始皇東巡之時,項羽見其車駕,便言可取而代之!簡直是超級的自信啊!項羽隱於會稽吳中之時,因他世代名門,豪爽重情,且天生神力、勇武非凡,四周俠勇之士皆是欽服,更是留‘力舉千斤之鼎,收服豪俠桓楚、於英’之佳話,憑實力、不拉攏,四方來投,多麼的高傲。

項羽和韓信,最可惜的一對組合

韓信雖為布衣平民,但能身配寶劍,識文斷字,熟知兵法戰陣,其祖上大概其也是世族大家,王族貴姓。當韓信母親病逝之後,連吃穿都成問題的韓信,卻為其母選了個四周可安置一萬戶人家的風水寶地,可見韓信超級自信,日後定可封王拜相,光宗耀祖。至於受昌亭之妻嫌惡,一聲不響離去;受胯下之辱,未曾反抗;受漂母贈飯,言報答遭訓未語,看似都是些丟人的糗事,但韓信之所以安然對之,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並非池中物,不屑與人多言,其實是內心的強大,另一種高傲。

項羽和韓信,最可惜的一對組合

自信、高傲,來自過人的才能。項羽和韓信,都是天生的戰士。破釜沉舟的鉅鹿大戰,千里奔襲的彭城之戰,讓項羽千古留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十面埋伏,成就了國士無雙的兵仙韓信。如果這些浩浩戰史,煌煌戰績,都出自於二人親密無間的合作,那這世間,何人能敵?當初韓信不屑於執戟郎中一職,項羽不屑於胯下之辱之輩,不歡而散,在相遇,已是物是人非,生死相向,可惜,可嘆。

項羽和韓信,最可惜的一對組合

項羽和韓信,雖都是遠大志向的人,但他們的野心,卻是浪費了自身的天賦異稟。項羽在滅秦之後,不聽勸言,不願建都咸陽,執意返回楚地。其意,願與眾諸侯,共享天下,只要眾諸侯以自己為尊即可。韓信更是在被劉邦封為齊王之後,便心滿意足。放著手中盡乎天下一半的軍勢,任憑武涉、蒯徹如何勸言,也沒有自立一方。倆人均在最佳的時機,失去了更進一步的機會,也是性格的使然。

項羽和韓信,最可惜的一對組合

性格決定命運,項羽和韓信,以自身的高傲,自信,用近乎可笑、天真的一廂情願,來揣度天下人心。項羽天真的相信了,劉邦先進關中,是為了給他掃清障礙。天真的相信了,鴻門宴上劉邦的眼淚。天真的相信了,鴻溝盟約,最終至使亥下兵敗,烏江自刎。韓信天真的相信了,劉邦要做就做真齊王的嗔言。天真的相信了,劉邦對其‘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鐵不死、見人不死’的誓言。天真的相信了,蕭何‘陛下已平陳豨之叛,你我同入宮朝賀’的謊言,以至鍾室被殺。

項羽和韓信,最可惜的一對組合

亂世霸王舉鼎起,月下國士縱馬行。江東豪傑拔劍去,淮陰王侯震鍾亡。大江河水入海流,無奈何,同歸不同流,天下,歸劉。有感而發,不知你心中的項羽、韓信是怎樣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