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说起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

直到金朝之后正式设立北京为都城,

这才开启了北京城华丽而隆重的历史篇章。

绵延到清代末期,

总共经历了六朝。

其中清朝统治的年限最为长久,

在那些年间,北京城又是怎么样一副风貌呢?

赶紧跟着通通一起看一看吧!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被“雅化”的北京地名

北京的很多老地名秉承“这地方以前干嘛的就叫啥”的实用主义态度。所以很多地名都是表示这些地方古代的作用。比如:

小马厂

就是养马的。

(也有说是会城门外停马的地方,放到现在应该叫……停车场?)

北蜂窝

以前此地有大规模养蜂人居住。

会城门

金中都时期城门名

双贝子坟

清朝死了俩贝勒,葬在这里。跟公主坟的由来类似。民国时代因为民间一直觉得贝勒有前朝龙气,希望能带自家亡者一程,所以就直接变成了乱葬岗……

那些经过雅化的地名,它原本的名字可能会让人有点不知所措...

  • 棺材胡同

  • 臭水街

  • 苦水井

  • 母猪胡同

  • 猪市口

  • 狗尾巴胡同

  • 羊尾胡同

  • 张秃子胡同

  • 罗锅巷

  • 王寡妇斜街

  • 哑巴胡同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而奇葩地名经过月棱镜威力变身之后的样子是这样的:

  • 光彩胡同

  • 秀水街

  • 福绥境

  • 梅竹胡同

  • 珠市口

  • 高义伯胡同

  • 杨威胡同

  • 长图治胡同

  • 锣鼓巷(对你没看错,就是南锣鼓巷那个地方)

  • 王广福斜街

  • 雅宝胡同(就是雅宝路的前身)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嗯,感觉一下就变小清新了。

京城四霸:粪、水、米、车

一、粪霸

全世界人都知道,现在的北京,是一座被雾霾包围的城市。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两百年前的北京,曾是一座粪便包围的城市。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据文章描述,北京的紫禁城虽大,但是没有厕所,皇上钛金三宫六院御林军上朝的文武大臣,都只能找个旮旯,用马桶解决问题。

桶底铺上焦枣,焦枣轻,屎落下来,立刻翻滚沉底,加上焦枣香气浓,把味道遮住,拉满的马桶,由粗使太监抬出宫去。

巍峨气派的皇家尚且如此,那些寻常老百姓家的情况,可想而知。

若是独门独户的大户人家和王宫贵胄,都是几进深的四合院,里面有旱厕,但是没有下水管排污,必须由掏粪工清理。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最早的粪夫基本为散户,身背条筐,手持长柄粪勺,走家串户,救民于屎尿。

直到清末,一些营利的商人才看出这其中的门道,开始圈划地盘,各自采集,称为粪道。

当时的粪夫,身上最脏,收入最低,本应饱受同情,但是,他们却以粪勒索钱财,要节钱,要月钱,下雨下雪要酒钱。

市民稍有不从,轻则怠工不掏,人你家厕所满坑污秽,恶臭熏天;重则推搡相骂,亮出沾满屎的粪杓,就问你怕不怕。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1919年,北京街头的粪夫,俗称采蜜人

长此以往,人们便称呼他们为“粪阀”,而真正的粪阀则是粪厂的老板们,他们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和经营理念:粪道归粪商所有,粪道上的屎也归粪商所有。

其含义即是:如果你自己掏了粪,就是侵犯了粪商的私有财产。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天坛东边的精忠庙,是粪夫工会的最早地址

粪业又被被称作“金汁业”,极为暴利且垄断了市场最著名的粪商于德顺,坐拥1500亩良田,在北京有100多套房产,各国银行均有存款。

直到解放后期,政府枪决粪霸首领:于德顺、刘春江、黄仁甫,从此废除粪道,终于结束了粪商垄断了几十年的辉煌时代。

二、水霸

那时的北京城还有不少地表河湖水系,地表也不铺设硬化或石子路面,无论大街还是小胡同,一概是黄土朝天,旧式的阴沟排水管线又年久失修,老百姓平时过日子为了图方便,各种生活污水随手往当街当院里一泼;

拉屎撒尿和生活垃圾,为了图方便,也是往城内的河湖水系里直接排放、时间久了,好多河湖先是水质变坏,然后逐渐缩小,最后干脆被填平了。

而且城里还有不少马厩畜栏,人畜屎尿也是随地排泄。经过长年累月的渗入渗透,污水粪尿跑到了地下,污染了表层地下水,水质越来越劣。

过去还能打井吃水,但现在井水基本是十井九苦,根本不能喝。

只有少数甜水井,比如沿留至今的王府井、甜水井胡同、姚家井等,都是当时少有的甜水井,但当时也被私人把持。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少量有甜水井的人就乘机干起了卖水的生意。

卖水者一般家里拥有一两口甜水井,其本人并不亲自去卖,而让水夫到各家各户去送水。

一般用户是按“挑”(两桶)计算,当时收钱;而大宅门则按月收费。卖水者的“营业场所”叫“水窝子”,而京城一些“水窝子”的主人便兼有“水霸”的角色。

他们在天旱缺水时,往往操纵水价,且还对水夫进行严重盘剥和压迫。即使在不缺水的时候,也变着法子来涨价,有的水霸甚至还威胁说:现在有水你可以反对涨价,到干旱时你拿钱给我,我都不会卖给你。水户们没办法,只能看着他们坐地起价却毫无办法,不买都不行。

三、米霸

清代,北京北城住着的大多数都是旗人。旗人有钱粮,除了按月发的俸银意外,还有按季度发的俸米。

这种俸米是没舂(chong)过的稻粒,需要碓壳。

当时北京城里有不少碓房,经营者叫铺户。旗人的钱粮号称铁杆庄稼,碓房的生意自然也是稳赚不赔,依仗皇粮轻松的让人嫉妒。

其中有手段的铺户就开始把控某块接到的碓房,成为了当地的地头蛇,人们称呼他们为:铺头。

铺头往往会怂恿旗人以粮换钱,到了季度末,旗人家中无粮只能去碓房购买,铺头再借此提高粮价,这种恶性循环,导致旗人生活越发贫穷。

直到俸粮政策取消,铺头的势力才随即消散。

四、车霸

车霸其实就是民国时期洋车行的商家,也就是“骆驼祥子”们的老板。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因为是地面上的生意,所以洋车行的老板不仅通常是北京的土著,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势力,俗话说就是:黑白通吃。

《骆驼祥子》里面虎妞他爹,“仁和车场”的刘四爷就是如此。

“臭水街”“京城老四霸”“棺材胡同”—这些冷知识99%的北京人不知道!

讲述北京人身边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