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這句話,透露出未來三年房價走向!

新華社發文《如何看待未來房價走向?》。

文章批評了放鬆調控的思潮:「當前有些雜音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可能促使政府放鬆房地產調控。」

並且,奉勸:「投機買房者、土地財政的依戀者乃至全社會都需認清大勢,丟掉調控會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放鬆的幻想,摒棄房價『復燃』的幻想,及時調整心態迴歸理性,沉下心來做一些有利於國家經濟長遠發展的實事。」

實際上,房價怎麼走、調控是否轉向,看最高層的表態是非常有價值的。

01

我們看看新華社文章中都說了什麼。

首先,文章指出:

一線城市房價回調,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降溫,顯示持續嚴厲的調控政策取得明顯成效,市場預期出現積極變化,房價上漲勢頭得到遏制,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平穩運行。

文中充分肯定了過去一年來調控的成績。

確實,從一週前,國家統計局發佈了9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動情況來看,在本輪樓市上漲週期長達40個月的前提下,北上深作為房價領頭羊一反常態出現了下跌,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都出現了價格持平或者回落的現象。

也許有人會問,同樣是一線城市的廣州,房價卻出現上漲。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很好理解。

10月19日,廣州住建部發了一則聲明,間接解釋了廣州房價上漲的原因。

新華社這句話,透露出未來三年房價走向!

因為新房限價,政府壓著新房價格不讓往高處賣,但開發商又不是慈善機構,為了多賺錢,開發商開始打起了車位,裝修的主意,採取雙合同價格,這樣一來,表面上網籤價格低,但實際支付成本高。

而廣州嚴禁雙合同現象之後,放寬限價門檻,允許開發商適度的“漲價”,但不能強制捆綁車位、精裝了。表面上網籤價格高了,實際支付成本降低。

這明明是針對雙合同亂象的消息,卻被中介/媒體解讀成“廣州取消限價”。

隨即,廣州住建委開始闢謠:取消限價是一種誤讀。

被闢謠的“限價取消”,傳遞出了什麼信號

所以,雖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顯示,廣州房價環比上升,但實際房價卻是下跌的。至此,一線城市已經全部進入回調週期。二線城市及熱點三線城市也走進房價下跌通道。

雖然“廣州取消限價”消息對房地產市場沒有帶來太多影響,但是10月24日,一則有關“取消限購”的傳言在房產圈迅速發酵,這個消息不但被大量傳播外,還造成了A股和地產板塊的大漲。

加上此前“廈門取消限購”“濟南取消限購等,這樣的謠言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被拿出來炒作一次。

政策“鬆綁”消息的不斷出現,證明了市場神經的無比緊繃。

這個時候,權威聲音出現,敲山震虎顯得非常有必要:

種種政策表明,中央遏制房價上漲的決心不會發生改變,調控舉措不是裝裝樣子的“花拳繡腿”,“房住不炒”定位正在從各方面得到進一步落實。

當前有些雜音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可能促使政府放鬆房地產調控。要明確的是,根據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中所強調的“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市場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調控精神,決不會允許房地產調控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決不”意味著目前調控已經進入深水區,中國樓市也面臨著跟以往完全不一樣的挑戰。

02

現在,我們所處的整體環境已經發生變化。

對外,前有中美毛衣戰,後有美聯儲加息,寬鬆的國際大環境已經不存在了。

對內,拉動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淨出口三駕馬車同時失靈。

在過去,居民部門加槓桿,換來了房地產市場的繁榮。

從居民部門來看,當前我國居民部門債務佔GDP的比重已經於17年12月突破了48.4%,而在2006年12月,這一數據僅為10.8%。

“一套新房六個錢包”,能撬動其如此巨大槓桿的,首先自然是買房。下圖一份關於中國主要城市十年來房價走勢的統計圖,從圖中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到房價的飛漲速度。

新華社這句話,透露出未來三年房價走向!

這十年,一二線城市十年前一套100萬的房子,如今已經升值到700萬左右。從漲幅上看,上海漲幅高達610%,廈門漲幅559%,南京十年漲幅高達353%。再看看你到手的工資,十年以來漲了多少?

而最為關鍵的大拐點出現在2016年,經歷了2014年的樓市蕭條之後,我們於2015年開始救市,“去庫存”成為我們的重要目標。

於是,從2016年開始,商品房的銷售額狂飆突進,歷史上首次進入十萬億的級別。

房地產去庫存,政府的債務就成功地轉移到了居民的頭上,住戶部門的槓桿率不斷提升,住戶貸款也就在這一年裡超過了住戶存款。

相對應的,市面上資金情況減少很多,GDP增速也受到影響,維持在歷史低位。

內憂外患下,維持房地產平穩發展成了當前首要任務。

新華社文章中連用三個穩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前期調控較多采用應急性行政措施,短期對抑制房價、降低風險起到了作用,而從長期來看則需從以行政措施為主向綜合施策轉變,形成包括金融、土地、財稅、住房保障、市場管理等一攬子政策工具,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目標,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

03

“穩”字當頭,是不允許房價出現大漲大跌。而政策出臺的最終目的也不是打死樓市。

目前地產調控的大趨勢沒有變,樓市的成交量下滑的厲害,銀行的貸款額度已經沒有之前那麼緊張,部分銀行可能出於爭奪市場份額的考慮,稍稍壓低房貸利率。

當然,這種下調不是基準利率的下調,而是指各銀行上浮部分的下調。

這也就能理解,為什麼廣州、杭州等多地熱門城市出現部分銀行下調房貸利率的現象了。

未來雖然大面積出現利率下調的可能性不高,但是,這一輪利率上行,應該也已經見頂了。

對於買房者來說,未來一年,一二線的買房者請做好及時上車的準備,三四線做好房價回調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