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桂林最近好消息不断

一个个喜讯接踵而来

让人迎接不暇

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吗?

速看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近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广西日报》的头版头条,均在头版重要位置刊登了桂林改革开放40年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桂林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桂林走保护生态、发展经济、惠及民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所取得的成绩见诸报端之后,在桂林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人民日报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2018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01版


桂林:漓江换新颜 发展谱新篇

“桂林山水甲天下”,秀美山水是桂林的名片。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文中写到: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同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桂林在实践中交出答卷:贯彻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保护漓江为核心,改善生态、发展经济、惠及民生,让自然与社会同进步。


如今的桂林,正以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以生态保护为根本,让漓江焕发出“青春态”“漓江是桂林核心中的核心,竞争力中的竞争力”桂林市委书记赵乐秦说,保护漓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25年)》相继出台、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成立、漓江综合执法和长效保洁等制度改革启动实施、漓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持续重点推进。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保护天下甲。近年来,桂林先后投入近70亿元,全面整治漓江城市段7条溪河、46个片区,并向市区周边及漓江支流推进,遏制污水直排漓江现象,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9%。

文章中还提到:桂林正加快实现从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旅游胜地转变。截至2017年底,桂林全市A级景区达63家。2017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突破8000多万人次;今年1至8月已接待游客6800多万人次。

光明日报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2018年10月23日《光明日报》01版


桂林:让“甲天下”美誉增光添彩

文中写道: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是桂林发展之源。保护漓江,是一代又一代桂林人接力传承的事业。近年来,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等先后实施,为科学保护漓江增添了保障,对推动漓江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起到了积极作用。保护漓江,污水治理是关键。

经济日报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2018年10月23日《经济日报》第一版


桂林:与秀美漓江共舞

文中写道:桂林通过对城市内重要的景观山体和江、河、湖等水体进行分级划分,并对周边区域的建筑退让、建筑限高、景观视廊保护等影响景观要素的方面严格控制,桂林市严格保护老城区以岩溶地貌为特色的自然山水景观。


广西日报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2018年10月23日《广西日报》第一版


桂林构建区域性国际旅游交通枢纽


文中写道:桂林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现已初步建成包括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等在内的区域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加速生产要素向国际旅游胜地集聚和发散,从而形成“123”的交通格局。

“1小时主城”——通过高速公路网,桂林各县到市区的车程全部为1小时左右。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2小时经济圈”——在贵广、湘桂复线两条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桂林形成了到广州、长沙、贵阳、南宁等周边4个省会城市的两小时交通圈,成为连接西南、华南、中南最便捷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目前,桂林境内高铁火车站达9个,高铁通车里程达420多公里,占全广西高铁总里程的1/4,是国内唯一“一市九站两高铁”的设区市。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3小时区域性国际航线”——3小时之内可以飞行到达亚洲主要城市。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近年来,桂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节节攀升,《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广西日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聚焦及报道桂林。是对桂林落实国家大政方针中的亮点举措和有益经验的肯定,肯定了桂林的改革发展经验有可供借鉴和推广的价值。


重磅消息!桂林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广日报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