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汽車與日系汽車,真正的差距只有在高速路上才分得清楚嗎?

燒音箱


德系車與日系車會在高速上有差異,但是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僅僅體現在高速上。作為國內以及國際上最受歡迎的兩大車系,其個性還是比較鮮明的。兩者存在什麼差異,而又如何選擇呢?聽小強來說。



德系車與日系車會在高速上有比較明顯的差異,德系車總體底盤更加紮實,高速穩定性更好,能夠給駕駛員更多的信心和樂趣。而日系車相對遜色一些,其穩定性和隔音降噪水平表現差一些,總體行車品質營造的不如德系車。這與兩國國情有密切關係,德國不限速公路很多,對車子的穩定性有更高的要求,工程師會比較的注重這一點。而日本是一個島國多山路,高速限速110km/h,工程師自然不會把重點放在車子極速上。


德系車比較注重車子的穩定性,具有更加紮實的底盤,也更有駕駛樂趣。而日系車注重的質量和燃油經濟性。日本資源匱乏,對資源的利用率極高,對車子的燃油經濟性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日系車注重實用,而非樂趣。

日系車總體質量是優秀於德系車的,縱然是目前本田出現了機油增多的問題,但是並不能因此否定日系車的總體質量。日系車多自然吸氣車型,發動機工作環境會更好一些,自然對機油燃油不會太過挑剔,其用車成本也會更低一些。而歐洲環保法是世界最嚴苛的,無奈的工程師發明了渦輪增壓發動機,見小排量的同時兼顧動力,但是發動機耐久性會遜色一些,高溫高壓的工作環境對機油和燃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會存在燒機油、漏油的問題,其用車成本也會更高一些。



日系車在質量耐久性方面更有優勢,但是太過於工具話,缺少駕駛樂趣。德系車故障率和用車成本要比日系車高,但是在駕駛樂趣方面要好於日系車。至於如何選擇,還是看自己的用車需求,追求駕駛樂趣,並且跑高速比較的多,德系車很合適;如果是市區用車多,僅僅作為代步工具來說,日系車有優勢。


小強說說車


德系、美系、日系都開過,按照駕駛時間來算:分別是德、日、美。

德系:臉一樣......高速穩定,雙離合加速快,即使1.4T也能輕鬆跑到160。不過底盤硬,市區過障礙震動大。

日系:溫和,大多cvt,起步溫和,但過障礙感覺也溫和。高速跑120以上,轉速就很容易上去。上一輛車軒逸2.0L自吸,耗油8.5L/100公里。

美系:大!低速頓挫多,油門給的大,加速快,頓挫感就少。高速、爬坡很輕鬆,但是相對耗油,基本上9L/100公里。市區行駛感覺像德系多一些。

高速穩定性,開車沒那麼多,感覺沒什麼區別。


我才是風天揚


我就是帕薩特,前一個月出事故,140撞卡車左後側。我車右側頂進去,整個頂都割掉了……A柱動都沒動,都沒變型……避震彎了,輪轂壞了……就是A柱不動……德國車真的可以的……要是日本車早就扁了…個人不是不喜歡日本車,談安全穩定性,還是德國車,超控性的話日本車更好一點……個人觀點……




A_和大大


德系車的駕駛感受的確是要比日系強一些。當然了,這得是同級對比。德系日系的車其實只是側重點不同。

就拿大眾與豐田對比,就拿速騰跟卡羅拉比,兩款都是當家的緊湊級三廂轎車。速騰的駕駛感受,底盤質感以及轉向的感覺都要比卡羅拉紮實一些,高速時優勢更加明顯。很多人說大眾車開起來很高級,其實就是說的這種感覺。

反觀卡羅拉,他的側重點是什麼呢?肯定不是駕駛感受。卡羅拉追求的是省油經濟,坐著舒服,用著順心。從變速箱的選擇上,也能看出這種取向。速騰採用了換擋更快更乾脆的DSG雙離合變速箱,而卡羅拉則使用了換擋完全無頓挫的CVT變速箱。雖然在動力的體驗上,卡羅拉完全沒有大眾的那種相對暴力的加速感,但是豐田並不在乎,畢竟他們對於動力總成的追求只是能夠將車平順的帶動駕駛員希望的速度上。

不僅僅是速騰和卡羅拉,幾乎每個級別的日系或者是德系的家用車,都會有這樣的取向。像邁騰更凱美瑞,也是如此。即便是國內還未上市的八代凱美瑞,在整體的設計取向上,依然是很日系的思路。所以,在駕駛質感上應當依然趕不上中級車操控標杆邁騰。

當然了,以上答案請自動忽略馬自達,因為這個品牌太不像日系車了!哈哈哈!感覺馬自達的整個底盤調教,都是按照德系車的感覺來標定的。


予墨Auto


以我個人的認識,談談我的看法。

德系的代表就是大眾,日系則是兩田。目前,在我中華大地上跑的車,幾乎這三貨佔了一半還多。說句題外話,近些年,國產車正在崛起,日後,這些合資車比例會快速下降。


德系,日系有差距嗎?有,而且不單單體現在高速狀態,且聽我說。



對此,我得從這兩國的國情說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德國國土地勢平坦,國內所修道路都是直線型,路況好是世界聞名的。部分高速公路是不限速的,因故,德國人上了高速路,車輛都是以其極限性能在跑,150甚至200km的時速,很正常。而日本,其國土面積小,且大都是山區,道路蜿蜒曲折,忽而上坡,忽而下坡,速度快不了。大多時候車速都在100以下。

德國人造車,更看重車輛的性能,因此,用料絕對足。他們更是追求新技術的應用,不斷的革新,新就代表不成熟,德系車問題較多就是很好證明。這點上日本人與德國人不同,日本本國資源缺乏,因此,日本人都是能省的,絕不浪費,鐵皮薄,車身輕,也就這原因。日本的路況對車的高速限制了,它們對車輛的高速性能要求不高。

正因如此,造就了兩個車系的差異,德系車,車身厚重,跑起高速來,車的穩定性很好,不會覺得飄,而日系車,車身較輕,車速稍高就會感覺到飄。

故,在高速的狀態下,更能體會到這兩系車的區別。


醒了


目前在全球的汽車市場上,基本就是德系車大眾和日系本田豐田兩大公司獨佔鰲頭,從各方面來說,這兩款車型都各有各的優勢,經營理念也是不一樣,這就說道了樓主所說的,德系車和日系車是不是隻有在高速上才能看出差距呢?


日系車一直以來都是被評為薄和輕,有人表示在高速上開這豐田,總是有點慎得慌,明顯能感覺到車子在飄,這就能說明為什麼日系車子總是被人說薄了,不怎麼被看好。

因為德系車是德國產,德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高速公路的國家,如今更是無限速行駛,所以他造的車在我國最適合上高速跑。所以德國車的發動機最大扭矩的轉速相對較高,對於油耗的控制也不是其重中之重,旨在高轉速換擋,高轉速行駛。德系車最大扭矩都在4000轉左右,所以德國人開車,高速上多數都是3到5000轉換檔。


高速安穩性給我留下深入印象的榜首輛車是帕薩特B5,應該是十年前了吧,1.8GSI+4AT的動力組合,在高速行駛時輪胎就像用膠水黏在地上相同,懸掛設定的簡直神了,很服貼。一到七八十碼轉向就會變得繁重,毫無虛位,1.8的動力固然看著不是很猛,但是100km/h當前的提速還是很有力。

從主流車企的供應鏈來看,以大眾/通用/福特這些歐美企業為代表的,以市場競爭機制為基礎的合作模式。以豐田/現代等日韓企業為代表的,以產權為紐帶的體系內穩定供應模式。

但這種模式也有較大的弊端,那就是一旦某個零部件供應商出問題,就會造成大規模的質量問題,近幾年,日系車的大規模召回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證。但在一般情況下,日系車的零部件質量會更穩定。目前歐美線和日系都在互相調整策略,吸取對方的優點。

德國人在造車方面是非常自信的,所以德國車企的領導人一般都是工程師出身,而日系車後來居上,對如何在市場競爭取勝非常看重。這樣造成的差異就是,德系車的製造都會按照頂尖工程師的思路走,他們對研發那種能推動汽車產業更新換代的領先技術更感興趣,更重要的是,德國人本身也對新技術的東西比較感興趣,他們會成為德系車最忠實的消費者。

而日系車更注重對消費需求的滿足,一般都是先做市場調研然後根據反饋再來設計產品。當然,日系本身的技術水平也是很高的,也非常關注德系車的技術研發進度,只是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很多都放在實驗室裡沒拿出來。

汽車愛好者,老司機,汽車互聯網平臺創業者,多謝關注,多謝支持!


孫行者汽車救援


德系重操控,日系重家用。這段話是非常狹隘片面的。

嚴格來說是德系家用車大部分操控好於日系家用車。日系操控車大部分家用度好於德系車。

德國車在低端家用市場區間,操控性,行駛品質甩了日系一條街。如朗逸vs花冠,邁騰vs佳美。都是在操控和高速行駛品質上完勝。

但是再往上追求高端操控二字。日系車可以說是完勝德國!最低端方面馬36,隨意爆錘德系20萬以下所有品牌。86brzmx5在平民跑車操控方面完勝低端保時捷(這個牌子在國外就是平民跑車定位)。再往上老款g37,老款is300,操控性也肆意秒殺德系操控王寶馬(宣傳操控的品牌,居然無法完全關閉車身穩定系統。當然寶馬M除外)。到了寶馬M,奧迪rs,奔馳a45層級,日系車也有evo,翼豹,紅思域可以幹翻他們。再往上法拉利911等專業跑車,日系除了極度小眾的謳歌n,確實拿不出手了。

德國中低端車,現在就是秉承傻快二字,並且越走越遠。日系車由於市場原因,小眾操控車型一個接一個停產。重要原因就是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市場的片面理解。

圖操控買寶馬357的老闆。其實上當了。這個牌子不到M,別談操控二字。。

鄙視日本低端車無操控的朋友,去了解下老款豐田卡羅拉兩門版本。有家做豆腐生意的老闆和他兒,開起來也很6!!!!


來自吐槽星的我


您說日系車和德系車的差距,在高速公路上才能分清楚,指的應該是“高速發飄”的現象吧?站在不黑不吹,客觀的角度上,這個說法是不成立,並且不準確的。高速發飄和哪國的車沒有直接的關係,車型級別才是重點。很多“鍵盤俠”們隔著屏幕去評車的時候,都會用一種先入為主和主觀的意識認為,日系車皮薄、不安全,高速發飄。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為什麼日系車在全球賣的那麼好?無論是歐洲還是北美,對於車輛安全的測試和審核,只能比國內更高,不會比國內低。按照這些“鍵盤俠”的邏輯,難道這些買日系車的人都傻嗎?打個比方,如果豐田卡羅拉在高速行駛時有發飄的情況,那捷達、寶來和朗逸也一定會有。級別相同,價格差不多的車,誰也不會比誰差多少,這是市場規律。

另外,高速發飄這個問題確實存在,但是隻侷限在一些低端車上。低端車的生產線、平臺、選材用料、以及裝配工藝,無法和中高端車相提並論。價錢在那擺著呢,您想花10萬塊買輛車,能有50萬的駕駛感受,這種情況一般只能出現在夢裡。雷克薩斯也是日系車,我從來沒覺得有發飄的情況。英菲尼迪也是日系車,操控也沒比德系車差多少。

所以切勿用某一種現象來衡量所有的車,我不是“德系粉”更不是“日系粉”,我只是站在中立和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並且說出自己的想法。我自己的車有日系車,有德系車,同時也有美系車。作為消費者來說,買到自己喜歡,並且適合自己的車才是重點。巖哥的觀點:還是那句話,高速發飄的情況確實有,但是隻存在一些比較低端的車型上。現在中高端車型,基本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無論是日系車還是德系車,在級別和價位相同的情況下,誰也不會比誰差多少!

我是巖哥,有任何關於汽車方面的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我!


巖哥侃車


德系車型是以車型品質和品牌效應,注重車型的安全性和操控性,雄霸汽車市場多年,德系大眾品牌桑塔納車型,也是國內第一個引進的合資品牌車型,曾記得當年的廣告宣傳語,"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深入人心,其彰顯的是德系車型精良的品控技術,經過多年的車型口碑相傳,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德系車型粉絲,德系高檔豪華車型和品牌影響力,在這裡就不贅述了,重點談緊湊型級別車型裡,德系汽車與日系汽車的差距。


眾所周知德繫緊湊型車型的優秀代表是朗逸和速騰車型,車型注重安全性和駕駛操控性,注重車型的駕乘感受和行駛質感,德系車發動機技術同日系車,在發動機的性能和功能上沒有差距,但在發動機的耐用性和熱效率上有點差距,德系車擅長使用雙離合變速箱,調教水平堪稱業界一流,車型底盤用料和做工紮實,底盤濾震和整體性,高速穩定性和噪音控制,超過日系車型,一般德系汽車從新車到使用五六年內,車型功能和性能相當強悍,但在七八年與日系車持平後,十年左右就是日系汽車的耐用天下。


日系汽車在緊湊型車型裡的優秀代表,是軒逸和卡羅拉車型,車型注重燃油經濟性和舒適性,車型在駕駛操控和底盤質感同德系車有差距,車型安全性和安全配置同德繫有差距,擅長使用CVT變速箱,平穩線性和平順性超過德系車,車型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耐用性和故障率低超過德系車,底盤用料和做工精於車型成本控制,行駛質感和噪音控制表現一般,同德系車有差距,車型高速時穩定性,因車型操控性能有虛位不如德系車精準。

德系汽車與日系汽車真正的差距,是車型駕駛操控和行駛質感,主要表現在高速公路駕乘上,但不是實際全部差距內容,日系汽車在高速時有"飄"的感覺,是與駕駛者的視覺感知因素和操控虛位有密切關係,實際使用中日系汽車在高速時,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脆弱,基本安全性和抓地力及穩定性,還是有經過實驗的安全保障,所謂"飄”只是一種感覺而己,行駛質感有點差距,與車型的穩定性毫無關聯。希望回答能幫到你。


老蘿閒語


真正的差距得看中保研碰撞成績,安全與這個有關。高速限速120,這個速度下,有多大差別?那些腦補回答,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個模子,有意思不?個人開過的,日系主要是雷凌,德系主要是邁騰,韓系主要是索納塔,國產主要寶駿,這幾款應該有一定代表性吧?再好的沒開過,坐過,說下差別,減震硬度不同,座椅硬度不同,底盤隔音不同,方向回饋路感量不同,力度不同,轉彎側傾不同,就這差別,不知道你想說的飄,是指什麼,懸掛軟,當有側風,或者轉彎,車體側傾和晃動必然比硬的明顯,轉向阻尼大,必然比阻尼小的覺得穩,底盤隔音效果好的,必然覺得底盤比較整,就是這差別,但這差別並不是因為車就多高級了,也不會影響行駛穩定性,這只是調教取向不同,造成的駕駛感受不同,都在安全範圍內,要看極限,那就看測試,叫什麼鹿寨測試?那個詞記不住了,那個就是測試底盤穩定性極限的,比那些腦補出來的雷同回答具有參考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