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張琳:給「相互寶」一個期許的目光

近期,螞蟻金服聯合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信美相互”)推出了一款名為“相互保”的互聯網保險產品。

全國人大代表張琳:給“相互寶”一個期許的目光

短短几天內,“相互保”就圈粉1500多萬。這一現象級新產品的出現極大衝擊了大眾對保險的傳統認知,給行業帶來新氣象的同時,也引起社會各界議論紛紛。

芝麻分666分的小編作為吃瓜群眾的一員,對此也甚是好奇,決定一探究竟。為此小編連線了湖南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精算研究所所長——張琳教授。

全國人大代表張琳:給“相互寶”一個期許的目光

張琳老師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本著效力於民的初衷,先不細談“相互保”的產品形態,僅從民眾是否能獲得切實保障的角度進行剖析。小編舉雙手贊同,畢竟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喵!

1、保費中不中?

面對“相互保”,小編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相互保”保費真的划算嗎?計算器,敲起來!!!

張琳老師強調投保人繳納的保險費包括風險保障成本和管理費用。如果拋開費用、投資、風險管理等問題不看,相互制保險和股份制保險的風險保障成本並沒有本質區別,二者均是採用損失均攤的模式。那麼這款產品到底便不便宜呢?這還是要看“相互保”成員的風險水平,若年齡結構或性別結構較好,就會有較低的風險保障成本。

進一步考慮管理費用,可以發現在理賠時,“相互保”的管理費用率僅為10%,遠遠低於傳統保險20%的平均管理費用率。“相互保”這種更便宜的費用成本控制成功地引起了小編的注意力。那麼他們有什麼制勝法寶呢?小編從張琳老師那裡瞭解到這主要是因為,

中間費用低!

“相互保”約定單起案件分攤額不超過一毛錢,但具體到每一位用戶每期的保費還要考慮理賠案件數!!!

2、如此“廉價”的“便宜”我敢貪嗎?

會不會是以“0元”為誘惑,讓我踏進一個“無底洞”呢?

這麼便宜,有啥不敢買的!

萬一有人不交錢,湊不夠30萬怎麼辦呢?這有安全保障嗎?難道就拿不到30萬保障金了麼?嗚嗚嗚~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可能會出現個別或少數參與者沒有扣款成功而導致退出“相互保”的情形,那麼這個賠款缺口的產生,到底由誰來填補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用戶,也是業內人士討論的熱點。

張琳老師給我們普及,“相互保”發起人——信美相互是我國去年成立的首批相互保險社之一。人家是正規軍,是正經拿到相互保險牌照噠!

有牌照,就意味著信美相互是被監管機構認可的,具備開展保險業務的實力;有牌照,就意味著要受監管,就必須要有充足的償付能力。

所以賠款缺口會讓用戶來承擔嗎?對此小編只想說:不能!不中!不存在!信美相互作為一家保險公司,必須承擔作為保險公司應該承擔的責任,對每一位出險的相互保用戶均按約定金額進行賠付。所以這裡張琳老師給了大家一顆定心丸,我們的權益是有切實保障噠!

全國人大代表張琳:給“相互寶”一個期許的目光

在大病互助野蠻生長的當下,總有投機者不斷碰觸政策紅線,引發非法集資、捲款潛逃等事件。對此,張琳老師表示“相互保”的誕生反而能起到維護市場環境、規避風險的作用,將以往不規範的互助模式優化成了標準的保險產品。

這樣 “安全”又“合法”的便宜還是可以貪噠~

3、大手拉小手——商業保險&“相互保”

“相互保”與中長期重疾險,魚與熊掌需要兼得嗎?

張琳老師在這裡借用了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說過的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相互保’跟傳統的重疾險絕不是替代關係,而是一種補充和前期用戶教育的過程。”

魚為什麼不替代熊掌呢?

原因有二:第一,“相互保”保額低,以癌症為例,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治療費用在50-60萬,顯然30萬的保額不足以支付全部費用;第二,保障期限有限,“相互保”條款中明確指出年滿60週歲則自動退出,一般中長期重疾險會保障至70歲,而60-70歲是重疾的高發區。

魚的獨特營養

儘管不能替代,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相互保”有其獨特的作用。它是綜合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雙方特點的一種保險產品。由於其保額設置不高,提高了客戶的可負擔性,同時以支付寶作為平臺,操作方便。不論是作為自己的第一份商業保險產品,還是已經購買了中長期重疾險後再為自己增添一份保障,“相互保”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互保”以支付寶為宣傳平臺,以區塊鏈和大數據為技術依託,具有獨一無二的吸引力。正是這種吸引力,讓保險走進更多人的視野。根據螞蟻金服的統計數據,“相互保”用戶當中有62%的人在以前是沒有買過保險產品的,這足以證明這款產品有效增強了大眾的保險意識與健康保險的獲得感。

總而言之,小編認為“相互保”是一款親民普惠的保險產品。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相互保”的出現為傳統保險起到了引流的作用,為商業保險培育了市場消費者,極大地增強了我國保險市場的活力。

有一種眼光,叫做站在未來看現在

“相互保”這一新生事物在我國方興未艾,但目前的它仍有一些待完善的地方。有人說它產品形式非保險,有人說它分攤缺口無人擔,有人說它逆向選擇風險大……可說一千道一萬,“相互保”確實秉承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保險初心!我呼籲大家不妨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去擁抱這一新興的保險產品,期待它更燦爛的未來!!!

——張琳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