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必定少不了一種叫「青團」的東西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菸節”。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後來民間大都把兩個節日合而為一,一般叫清明,少數地區叫寒食節。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習俗,但各地食俗也非常有趣哦。

清明粑

清明粑是清明節的食俗,在我們這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前兩天朋友送我的新鮮艾草,我全用來做了饅頭卷,家人都特愛吃。看著大家都這麼喜歡,於是我又在網上購買了艾草粉,做了這款清明粑,香甜軟糯,還帶著艾草的清香,真的是別具風味。

清明節,必定少不了一種叫“青團”的東西

肉鬆蛋黃青團

去年這款甜點被稱為網紅,嘗過的人好像都能成仙了一樣其實做法跟我們小時候經常吃的青團差不多,只不過把裡面的餡換成了蛋黃餡的清明草,別名:秋菊草、菠菠草、佛耳草、軟雀草、黃花白艾、軟芡、蒿菜、面蒿、清明菜、水萩、無心、無心草、田艾、青蓬、蓬草、糯米青,拉丁文名:Gnaphalium affine D. Don 為菊科、鼠麴草屬植物,一年生草本。莖直立或基部發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釐米或更高,基部徑約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溝紋,被白色厚棉毛,節間長8-20毫米,上部節間罕有達5釐米。葉無柄,匙狀倒披針形或倒卵狀匙形,莖葉入藥,為鎮咳、祛痰、治氣喘和支氣管炎以及非傳染性潰瘍、創傷之尋常用藥,內服還有降血壓、降尿酸療效。

清明節,必定少不了一種叫“青團”的東西

椰蓉山藥青團

清明時分,各地習俗都有用糯米粉加上當地特有的野菜,做一個個暗綠的,名喚青團的圓子,當成小吃,又或是用來拜祖,廣東這邊除了用艾草外,還會用到一種叫雞矢藤的葉子做出類似青團吃法的小吃,這種有著特殊香味的野菜祛風除溼,活血止痛,溼疹;皮炎等等都非常有效,春季時節都愛加點黑芝麻,做成甜甜的糊給小孩吃,用以解毒....老實講,我並不喜歡老媽用雞矢藤做的點心,因為老式方法是用粘米粉,冷卻後硬邦邦,口感一點兒都不好...還是糯米粉加馬蹄粉好吃多了;椰茸山藥青團傳統青團差不多,只是外表有點不同,放點椰蓉枸杞點綴,內餡是山藥,簡單又好吃。

清明節,必定少不了一種叫“青團”的東西

豆沙青團

青團是江南地區一帶的傳統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或者蓮蓉,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

清明節,必定少不了一種叫“青團”的東西

鹹蛋黃肉鬆青團

清明之際,江南人家家家戶戶都會做青團,從古到今,人們習慣於用青團來祭祖。除了祭祖之外,至如今青團已經成了家家戶戶喜愛的特色點心。 當鹹蛋黃和肉鬆遇上了艾草,軟糯的青色外皮,加上鹹蛋黃和肉鬆鹹中帶甜的口感,淡淡的清香味索繞鼻尖,吃一口就會讓你不停的一口一口咬下去,欲罷不能。

清明節,必定少不了一種叫“青團”的東西

清明節,必定少不了一種叫“青團”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