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三十五期|如何看待爱奇艺关闭前台播放量?

《众说纷纭》

关注财经资讯,探讨金融知识。

《众说纷纭》是由青鸟金融学院推出的有奖研讨活动。本活动以分享财经资讯、推动金融学习、促进群众交流为本心,通过每日的金融财经类话题,让大家发表自己对于此类事件的想法和见解,从而在愉悦的氛围里轻松获得金融知识,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哦~

同时,青鸟金融学院交流群也欢迎大家积极加入,以便大家更好的沟通交流,想入群者可以联系青鸟客服微信咨询。

《众说纷纭》活动规则

每个工作日发布当日讨论话题,大家可以在该文章下方的留言区评论留言,精选留言都将显示在下期文章中。

参与方式:文章下方留言即可。

活动时间:文章发布当天,至次日发稿前。(注:周五活动截至下周一发稿前)

*活动解释权归青鸟金融学院所有*

第三十四期《众说纷纭》精彩留言

《众说纷纭》三十五期|如何看待爱奇艺关闭前台播放量?

客服截图

接下来开始本期的《众说纷纭》,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众说纷纭》三十五期|如何看待爱奇艺关闭前台播放量?

9月3日,在线视频平台爱奇艺发布声明,正式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前台播放量作为之前行业对于内容热度主要标准,是行业非常重要衡量标准。

爱奇艺表示,对网络视听内容的评价标准正呈现单一化趋势,唯播放量论、唯数据论的浮躁风气日盛,为专注于向用户提供更高品质的视听内容与服务,爱奇艺宣布,自即日起关闭全站前台播放量显示,以综合用户讨论度、互动量、多维度播放类指标的内容热度。

声明称,在“唯播放量论”的影响下,不少从业者将播放量数据作为目标,不仅扭曲了创作和宣传的初心,还为吸引眼球而低俗炒作,甚至令行业滋生出刷量等违法行为,与此同时,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日趋抬头,大量优质作品因为缺乏综合客观的评价体系而埋没。在这样非良性竞争环境下,制作公司失去了指导内容制作的评判依据,用户在选择内容时得不到有效的参考目标,广告主也无法对营销投放效果做出合理评估,行业健康可持续成长的土壤遭到破坏。

至于爱奇艺为何关闭前台播放量,原因有二:一方面,不同平台播放量计算标准不同,平台之间比较有失公允。爱奇艺是唯一公开播放量计算标准的平台,而且随着播放量宣传作用越来越明显,前台播放量与有效播放量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前台播放量其实并不是用户选择内容核心指数,只是其中之一,用户口碑传播,豆瓣评分,头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都是驱动用户内容决策的关键。

随着前台播放量被片方越来越倚重,其操纵越多,对于用户损伤就越大。爱奇艺此举实际是在片方和用户间选择了用户。话说回来,内容产业终极形态一定是基于用户不同需求生产内容。爱奇艺此举其实更进一步验证互联网视频平台“用户驱动内容”的大逻辑。

关闭播放量具有引导作用,但不会是决定性的,一方面其他平台暂时还没有跟进,另一方面,如果要操纵还有别的数据可以操纵,只是略显麻烦了。具有决定性因素还是需求端,只有用户青睐质量内容,内容的质量才会真的上来。

付费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从免费到付费,用户付费买服务或者权益,例如内容版权,免广告,电影内容等等,这一点在中国已经发生了,爱奇艺和腾讯已经有了7000万会员。第二层意思是内容溢价时代,或者品牌内容时代(美国叫premium)。所谓付费,无外乎是要消费者掏钱购买一个产品。这一点,内容产品和硬件产品是一样的,要提升ARPU,要让消费者付更多钱一定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顶级内容品牌(如苹果在手机领域)。这一点,在中国还处于早期,premium时代到来还需要时间,但关闭前台播放量可以说促进了这个过程。

爱奇艺则既靠广告,又靠付费盈利,商业模式本质决定了其必须考虑广告主的感受,这也是爱奇艺推出热度指标的原因。

其实电视时代,简单收视率也并不是显示真实情况完美指标,比如收视率不能显示用户参与度等,后续美国电视对收视率就进行了很多更新,比如收视受众属性等等。爱奇艺此举其实是在进一步完善收视率统计系统,试图创造一个更加精细化的指标,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前台播放量。

心动不如行动

大声说出你的看法

在留言区嗨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