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三十四期|社保征管体制改革,经济影响几何?

《众说纷纭》

关注财经资讯,探讨金融知识。

《众说纷纭》是由青鸟金融学院推出的有奖研讨活动。本活动以分享财经资讯、推动金融学习、促进群众交流为本心,通过每日的金融财经类话题,让大家发表自己对于此类事件的想法和见解,从而在愉悦的氛围里轻松获得金融知识,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哦~

同时,青鸟金融学院交流群也欢迎大家积极加入,以便大家更好的沟通交流,想入群者可以联系青鸟客服微信咨询。

《众说纷纭》活动规则

每个工作日发布当日讨论话题,大家可以在该文章下方的留言区评论留言,精选留言都将显示在下期文章中。

参与方式:文章下方留言即可。

活动时间:文章发布当天,至次日发稿前。(注:周五活动截至下周一发稿前)

*活动解释权归青鸟金融学院所有*

第三十三期《众说纷纭》精彩留言

《众说纷纭》三十四期|社保征管体制改革,经济影响几何?

客服截图

接下来开始本期的《众说纷纭》,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

《众说纷纭》三十四期|社保征管体制改革,经济影响几何?

中国企业社保缴费比例极高,不仅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而且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对企业而言,社保费用是企业人力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保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对于很多以人力成本为主要优势的中国企业而言,企业逃缴、漏缴、少缴社保的动机很强。

2018年7月20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改革方案》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各项社保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推行社保征管体制改革,一是因为一直以来社保费“分征”过程中存在企业逃缴行为;二是因为,社保资金缺口逐年扩大,政府希望强化征管,减少漏缴、少缴现象。但社保征管力度的显著提升,预计将大幅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冲击企业利润,并且对部分居民当期收入带来负面影响。

根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社保缴费基数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但由于征缴机构混乱,社保经办机构审查能力不足,使得很多企业在利润最大化原则,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社保逃缴行为,例如只为部分员工缴纳社保,只缴纳五险中的部分险种,缴费基数按最低标准等等,企业逃费亦非个别地区的现象。

当前,社保征收体制改革推行过程中,社保收支增速差扩大,养老金缺口压力上行,使得征收方式的改革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社保费率位居全球高位,由于高费率和过往征收机制相伴随的企业逃缴少缴比例较高,使得征收改革的推进受到了一定的现实制约,因此社保征收制度的改革,从居民长远福利来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短期又对部分企业和居民带来了较大压力。

通过对社保征收改制影响的测算,我们可以看出短期内补缴对于企业经营以及部分居民的收入水平将带来较大压力,企业和居民都难以承受其重。因此,预计未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或从基数、过渡期、差异化实施、减税等方面对改革新政做出调整。

过渡期方面,可以为部分中小企业设立社保征缴改革过渡期,在过渡期内仍按以往下限缴费,为企业调整人力成本提供缓冲期。

基数方面,可以针对中小企业暂缓实施实际工资计缴,通过降低最低基数减小对企业的冲击,如基数定为当地行业职工月平均工资固定比例等,缓解企业运营压力。

减税方面,在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中,降低企业与居民税负,本身就是当前经济增速趋缓、改革步入深水区的重要政策支撑。在社保征收改制的影响下,居民与企业“负担”实质出现加重。因此对居民和企业进行减税不仅是应对当前经济转型的良策,也是缓解改革冲击的重要方法。未来可通过降低个税或通过企业增值税并档减税的方式,降低社保征收改制的短期影响,提升居民消费与企业运营活力。

社保征收改制,在社保资金缺口不断扩大以及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进程中,从长期来看具有其必然性。社保征管方式的变革对于保证广大中小企业员工的福利,从长远来看具有重要意义。“费改税”以及全国统筹与中央调剂的实施,可以说治标不治本。但是,面对长期的必然,仍然无法忽略企业与居民短期之痛。政策改革的快速落地势必对企业、居民带来非常直接的短期冲击。因此,预计未来可能推出因地制宜的缓冲措施,以优化政策变革。

心动不如行动

大声说出你的看法

在留言区嗨起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