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鐙,其實也是第一次引領世界速度的「蒸汽機」

馬鐙的發明,學者普遍認為以物證論,最早見自晉代。我獨以為,根據知識耗弱的原理來看,應該更早一些比較合理。至晚也應該在西漢之前就有這樣一種馬具。曹丕的《典論》雲:尚書令荀彧言:“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觀《四騎吏》畫像磚及其它漢代畫像磚石中騎馬之圖,往往恣意奔馳,可想其速度之快,路途之遙,如無馬鐙支持,殊難勝任。霍去病北擊匈奴,行程達五千餘里,往往日行不下一二百里,如此長途、長時間的行軍跋涉,沒有馬鐙於足下,何以能縱橫如此長途?東漢許慎所著《說文》已經有騎字。

馬鐙,其實也是第一次引領世界速度的“蒸汽機”

唐代章懷太子墓室壁畫

自秦以來,古代軍事衝突主要發生在中原農耕民族與西北遊牧民族之間,從而也導致了中原軍事模式對於西北遊牧軍事模式的適應。所以漢初政治家晁錯說:“上下山坂,出入溪澗,中國之馬弗也,險道傾仄,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也”。晁錯從馬種和騎術兩個方面,分析了中國騎兵的弱勢所在。看來,中原騎兵,漢代以前是不夠強大的。晁錯所謂馬不良,騎不精的批評,應該是自戰國以來,中國的軍事家、政治家們的共識。特別是且馳且射,沒有馬鐙的支持,等於一種妄想。因為拉弓射箭,必須用雙手,加上馬在疾速運動,這時人體的重心,很難自我控制,只有足踏馬鐙,才能實現人體重心的自我控制,也才能實現且馳且射的自在。所以,漢初已經有馬鐙。晁錯所謂“且馳且射,中國之騎弗也”,說明漢軍已可以如此,僅不及匈奴而已,也說明這時漢帝國強烈希望建立自己強大的騎軍,以適應日益尖銳的軍事轉型問題。

馬鐙,其實也是第一次引領世界速度的“蒸汽機”

茂陵出土的漢武帝時代的金馬,造型為汗血馬。

漢武帝即位以後,非常重視馬的養育和改良。因此有使通西域尋求良馬之舉。而這時沒有成熟的乘馬科學成果——例如馬鐙做為軍事應用的支持,漢武帝時代擊匈奴的重大軍事勝利,就成一個神話了。何況,中國漢代的冶鐵業之精良,居世界領先。若以為魏晉時代才有馬鐙,前後漢(前206—220)四百餘年大小無數次騎戰軍事歷史,如何成立?

自漢武帝太初四年(前101)伐宛得勝後,中國的外交範圍空前擴大,外交地位顯著提高。官方和民間出入西域諸國者,不絕於道。中國與西域各國的交流歷史,一下子從隱蔽、間斷和以民間為代表的舊歷史,成為公開、持續和官方的新歷史。其影響的深度和廣度,所形成的絲綢之路,領導者的國際地位的新潮流自不消說,這肯定與交通提速的優勢緊密相關。而一個不可忽視的歷史細節,就是馬鐙在中國的應用。

馬鐙,其實也是第一次引領世界速度的“蒸汽機”

中國奧運會馬術比賽選手華天與馬

人類歷史上,到目前為止,只出現過兩次較大的世界的領導者。第一次是東方中國,第二次是西方英國。第一次的世界文明,馬是代表,第二次的世界文明,是以熱動力為代表。目前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地區綜合實力平衡領先的新時代。一個國家,已經不能獨立擔負起領導世界的地位了,只有一個地區的綜合實力,具有強大的發展助推作用,方能引領世界新潮流。

馬鐙,其實也是第一次引領世界速度的“蒸汽機”

華天騎馬英姿。

為什麼同樣是足踏馬鐙的世界,第一次引領世界的是中國? 不能不說,當時的中國,人口,文化、經濟、軍事、科技諸多方面,是引領世界的。一個高素質,眾人口的國家,其生產效率,自然是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無法競爭的。加上中國的馬,也是當時世界上擁有匹數最多的國家,這些馬有了馬鐙,這就使得世界的速度,聚集到中國,中國就成為世界的速度,具備了引領世界的客觀實力。

為什麼說第二次引領世界的是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因為在中國引領世界的時候,西方還沒有完全發揮出自己的文化實力,直到文藝復興以後,經過二百餘年的發展,在文化、科技、哲學、商業諸多方面,完全已經發育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特備是,蒸汽機的發明,預示著人類勞動力的價值將發生重大轉移,人口優勢明顯處於國家實力的弱化地位。最終導致兩次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的地步,國家如危卵之巢。而引領這第二次世界的國家,不需要人口眾多,不需要文明古老,只需要高效率的先進生產手段,就可以成為世界領導者。

馬鐙,其實也是第一次引領世界速度的“蒸汽機”

現代馬術比賽

不過,西方的崛起實際上是以掠奪加強權的方式為本質特點崛起的,他們在世界上以強凌弱,大肆推行殖民地化的野蠻統治方式,與科技文明對人類造福的意願是完全反方向發展的,所以這種文明的覆滅,只是遲早的事情。今天,西方殖民地的實際統治已經完全覆滅,受知識耗弱規律的影響,一個相對科技平衡,文化平衡的國家和地區呈現出強勢和擴大的趨勢,所以,任何一個國家主宰世界的歷史,實際上因為這樣一個歷史新局面的開始,已經一去不可重返了。

新的歷史條件下的世界潮流如何引領,這是值得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引領過世界並且正在引領世界的國家和地區要思考的新思維。回顧中國在世界上第一次引領世界的經驗,值得我們思考。

馬鐙雖小,但承載的歷史輝煌是巨大的,既然創造這一時期輝煌的主導者是中國,憑什麼說不是中國發明瞭馬鐙呢?即使不是中國發明瞭馬鐙,那也是中國把馬鐙推向了世界文明的新階段的標誌。

馬鐙,其實也是第一次引領世界速度的“蒸汽機”

有了馬鐙,不但乘馬安全,同時還可以馬上廝殺戰鬥,更重要的是有了馬鐙,可以減輕人體局部的負擔,有利於血液循環,從而可以延長乘馬的時間。不要小看這麼點時間,對於全社會來說,是時間的節約,效率的提高。

馬鐙之發明,未必一步成為鐵製,有可能是在革質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自商周以來,中國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早已為馬鐙的製造,奠定了成熟的技術。據漢書張騫傳記載,張騫至西域,尚無冶鐵技術。我們從技術成本和消費成本上來說,也應該說,至少馬鐙的技術原理應該產生於古代中國,比較符合知識的耗弱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