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辦教師之所以甘願爲農村教育事業付出,我們在這裡尋找答案

原民辦教師對我國農村教育事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把自己的美好青春年華奉獻給了農村教育事業,為我國農村教育事業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這是廣大網友們普遍認可的,在我們國家印發的一系列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文件和政策中可以看得出來。

原民辦教師之所以甘願為農村教育事業付出,我們在這裡尋找答案

但是,他們為什麼能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堅守清貧,任勞任怨,兢兢業業地工作,甘願付出汗水和智慧,其實,在他們的心中有這這樣一種信念和力量,那就是不讓農村孩子永遠失去上學和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不讓父輩們因為不識字而吃虧受難的情景在他們身上重演,為了能夠讓農村的孩子也走出去,活出精彩的人生,能為國家建設多培養一個人才,這就是他們心中的夢想和希望所在。

原民辦教師之所以甘願為農村教育事業付出,我們在這裡尋找答案

一位民辦教師曾這樣說道,在國家師資力量嚴重短缺的六七十年代,他們聽黨的話,承擔起教書育人的重任。在村間小路上永遠留下了他們的腳印,那時他們既教學又種地。當他們拿起鋤頭鏟地時,揮汗如雨幹勁十足,當他們走進教室,板書生字、講解算式、輔導學生,又是那樣溫文爾雅。當他們出現在籃球場地上是那樣身輕如燕,充滿了青春的活力。那時他們是學生心中的偶像,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業上,工作勤勤懇懇認真負責,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出大批的優秀人才!

原民辦教師之所以甘願為農村教育事業付出,我們在這裡尋找答案

還有一個老民辦教師告訴我,想當年那些老民辦教師在沒有電的情況下,用煤油燈上晚自習課,仍然孜孜不倦地工作,送走了一批一批的學生。天沒亮到山上擔松枝,再到集市上賣錢置辦教學用具,半夜點燈幫生產隊捉禾蟲。那時的老民辦教師白天教學,晚上到生產隊蹲點,雖然工作繁重辛苦,但是,我們心裡始終一個信念,那就是多為國家培養人才,讓學生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樑,建設起我們強大富強的國家,讓外國不再敢侵略和欺負我們,讓人民過上幸福的生活。

原民辦教師之所以甘願為農村教育事業付出,我們在這裡尋找答案

當有人問他們,你們為什麼拿微薄的工資能幹這麼多年?他們說就是為了讓偏遠荒涼的山區孩子不再成文盲,讓貧窮落後的地區不再窮,讓山區的孩子們不再失去一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所以,我們選擇了教書。現在,我教過學生很多的走出落後的山區,參加了工作,改變了他們的一生,每當看到這些,我從內心感到高興和自豪!

原民辦教師之所以甘願為農村教育事業付出,我們在這裡尋找答案

這就是我們民辦教師當時能任勞任怨地堅守在三尺講臺,守得住清貧和寂寞,一干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而捨不得離開的原因所在。所以,這些民辦教師,永遠值得我們尊重,今天,我們國家經濟條件好了,給與他們合理的補助,安排好他們的生活,這是我們應該給他們的公正的回報。

大家好!我是浩墨香書房,歡迎大家關注我並留言發表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