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岙村:古代避乱的桃源

玉环楚门镇田岙村,古称蓝田

唐昭宗乾宁间就成了避乱的世外桃源

小小山村,历史上曾走出过榜眼、举人等

2016年底完成拓宽工程的76省道,穿村而过


田岙村:古代避乱的桃源


走进田岙村的蓝田廊桥,似乎拐进了静谧的历史里。 中国史上的蓝田是“人祖”华胥氏故里,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

横跨在田岙溪上的廊桥,黛瓦、飞檐、红梁柱、画阑、美人靠,古色古香。

桥的此岸,车水马龙。桥的彼岸,亦是一处小桥流水人家风景。三层楼房的村级文化礼堂,青瓦、赭色石墙,倒影在水里,给人以古朴、素雅的美感。贴在屋檐下、走廊里的一幅幅展板,组成了文化长廊,展示了田岙村的历史沿革、乡风民俗村贤名人等,诉说着他们祖先的荣光与骄傲。

田岙村:古代避乱的桃源

田岙村原有两座古桥——溱桥、涧桥,两桥夹着一路廊,路廊后面是三进殿的关庙。 路人从涧桥进,在路廊憩,从溱桥出。若从溱桥进,则从涧桥出。中间的路廊,两面山墙开了拱形门,内设石条凳,还放着一缸免费的茶水。

古时,从楚门镇出发至桐丽乡(现沙门镇),一路筑了四个路廊,田岙路廊便是其中一座。

田岙村:古代避乱的桃源


冯秀霖引领我们参观了村里的清代冯家古井、清道光年间廩贡元冯源周和光绪年间岁进士冯绳祖的夹杆石等历史古迹。 冯家古井原系岁进士冯绳祖府第的生活水源,这水仍在用着,井边的丝萝花正盛开着。六边形的井圈,青石质地,雕有花草图案。我伏在井圈向下探望,可见一汪清泉,如天眼幽深。

田岙村:古代避乱的桃源

回来的路上,我们刚好经过林保增的家门前,他是玉环第一位进士林良旻的后裔。自然,我们的话题从他的远祖林良旻说起。

他说,林氏始祖来自福建蒲田,唐朝后期在绍兴为官,因避董昌之乱,渡海来到玉环洋坑定居。后入赘蓝田孔氏。林家经过七代人的传承,才有林良旻于北宋英宗治平二年,以明经中榜眼的硕果。林良旻官至秘书给事黄门侍郎,秉性鲠直,触犯了龙颜,在临刑时得大赦,才回到了蓝田。林良旻的弟良度,无后,良旻有五子,故蓝田大多是林良旻的后人。北宋咸平至乾兴年间,林良旻出资在蓝田中岙沙地(现彭宅村蔡家)筑塘用以御水,这是有文字记载的玉环历史上第一条海塘。在元代至正年间,蓝田中岙发生水灾,房屋淹没,林家迁到了现在的田岙村一带。

田岙村:古代避乱的桃源


当我问着田岙一带为什么有武术之乡的称誉?林老说,明清时,蓝田有出过一二位武举人,但田岙一带学武成风,是近百年的事。清末民初,田岙出现了以石角村“寿老本”章仁兴、坑郑村“球老本”林子渝为代表的南拳。尤其是“寿老本”的妻舅与妹夫,在村里设坛授拳,每当夜晚,远近乡邻赶来,在谷坦切磋技艺、苦练功夫,热闹非凡。林老对自己的经历只字不提,仅说解放前为了反抗国民党抓壮丁,也练过南拳。

村里有人送来林家与冯家的宗谱。冯秀霖告诉我,田岙村有两大姓,林氏与冯氏,历史上以耕读传家、兴办私塾之风甚盛。除了林氏是本地望族外,冯氏来自临海涌泉的望族,元代迁入,出过不少举人、秀才、贡生之类。刚才看过的夹杆石主人廩贡元冯源周和岁进士冯绳祖,仅是其中之一。

田岙村:古代避乱的桃源

我相信血脉的传承,蓝田的质地,早已种下了古闽越人的基因。田岙人爱武术,莫不是这土地使然?

我说:“你们田岙与东岙两村,相邻,又都是古村落,为什么各建一个关庙?”林加良笑着说:“这里的人祖祖辈辈被神话喂养长大的,最信忠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