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選校的標準爲什麼這麼不一樣?

在美國留學的同學應該知道選擇一所好的適合自己的學校,不僅要注重該學校的綜合排名和世界排名,更應該關注所選專業的國外排名和綜合排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除了同行評分、師資、保持力、錄取率、畢業率等之外,高校的就讀率也是影響學校排名的不可忽略的因素。

就讀率

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選校的標準為什麼這麼不一樣?

一個學校的就讀率的高低也會影響該學校的排名情況。在美國或者歐洲,學生可以申請多個大學的本科或者研究生,條件各方面達到學校要求的話,學校會發給該學生offer。這就意味著你足夠優秀的話,你會得到多個offer,進入“反選”機會。這時候就會出現“就讀率”問題,假如50個學生同時受到耶魯大學和杜克大學的offer,超過35個人選擇去耶魯大學,就這個同比來講,杜克大學的“就讀率”是下降的,那麼很有可能導致杜克大學的同年排名會下降。

當然這是個比較極端的例子,現實中是不可能出現的。杜克大學雖然歷史較短,但無論是學術水準還是其他方面都能與常春藤名校相抗衡。2014年,路透社公佈了全球“高引用”研究員(前1%)名單,杜克大學位列全球第四名。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答案就是大多數美國人,他們真的很——

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選校的標準為什麼這麼不一樣?

大多數美國人是不太在意去那些在中國人心中排名特別靠前的大學,因為他們實在太懶了。對於他們來說,從小長大的舒適圈使他們充滿安全感,加上美國各州的高等學府不少,他們更傾向選擇自己州的州立大學系統下轄最好的學校,學費相對便宜,大型規模活動多。

如果沒有被錄取,退而求其次,選擇離自己家裡近的學校,不僅學費便宜,地理位置方便,朋友還多。

舉個比較現實,好理解的例子,我們都知道美國加州有很多有名的城市以及高校,假設有一個加州普通家庭的小夥子,他一般第一選擇是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或者伯克利加州大學(UC Berkeley),如果家在加州南部就會選UCLA,如果在加州北部就會選擇位於Berkeley。

如果該同學無法被兩所的學校錄取的話,則會在加州系統以及加州州立系統中選擇離家最近的分校。例如加州大學美熹德分校(UC Merced)、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等公立大學。如果還是進不去這些學校的話,他還可以選擇區域性的社區大學,例如聖莫尼卡大學、戴波羅谷社區大學、山麓及迪安薩社區大學等,也可以通過這些優秀的社區大學轉入加州大學各個分校。

除了公立學校之外,世界500前美國私立大學也是佔據不少的,例如那些有名的常青藤學校。這些大學學術性強,師資豐富,校友也都是大牛級別,但是學費特別昂貴。在美國,只有家境好學習成績好又十分有追求勤奮的娃才會選擇這些大學。

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選校的標準為什麼這麼不一樣?

那問題來了,就老美這麼任性的選擇標準,啥才是美國人眼中的頂級學府呢?

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選校的標準為什麼這麼不一樣?

從學術來說,哈佛、耶魯和斯坦福三所大學是美國人心中最好的學校,沒跑了。哈佛和耶魯是東海岸老牌名校的代表,而斯坦福則是西海岸最好的學校。

美國人眼中MIT級學府,在這三所學校之下,就是MIT級:麻省理工學院MIT、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杜克大學等這幾所學校。

MIT級學府再往下就是康奈爾級別:康奈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布朗大學、西北大學等。

為什麼美國的高等大學還分這麼多等級呢?

對比哈佛耶魯和斯坦福三個大學來說,其它要麼是因為有明顯的短板,要麼是因為底蘊不夠,要麼是因為資金或生源水平相對較低。比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理工類和商科是強項,文史類卻是個硬傷;芝加哥大學則與之相反,文史類和商科很牛,但是理工科又差了些;又比如加州大學各分校由於是公立大學的緣故,受制州法限制;杜克大學由於地位置和歷史遺留問題,處於南方普遍美國學生都不願去。

這也是一開始文章提到的,除了學術性之外,就讀率也會影響綜合排名。除此之外,選擇美國大學不僅要重視綜合排名,更要重視專業排名。就好比學文史類的跑到2017-2018度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二的麻省理工學院就讀,即便也是名牌大學畢業,但是對於美國人來講文憑的含金量遠不如2017-2018年度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14的芝加哥大學的文憑。

再次強調不要過於關注綜合排名而忽略專業排名,美國更加重視專業的排名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