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小熊大牛

NO. 1|壹


最近,某外省楼盘降价销售,老业主围攻售楼处。

这件事情虽然小,但是道理很简单:

咱平头老百姓,对于房价下降这件事情,不能接受啊!

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出现商品房以来,房价就是在这么一直往上走,然后买不起房的人们纷纷在抱怨:

“房价太TM高了~”

但是,一旦房价出现“个案”级别的降价,又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看惯了中国房地产的“大牛市”,这稍稍“熊”了一下下,大家都惊慌失措了。

果然,购房者与股民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中国楼市,小熊大牛


想来想去,冰冰小姐辛苦努力20年,出事的时候还得靠房子来撑腰。

有些干实业的厂子,年年亏损,卖点房子立马盆满钵满。

我没法算出中国房价的增长率,只知道隔壁老小区,二十年前10万一套,现在已经值200万了,再隔壁的新小区,十年前5000一平,现在3万了。

一个老同学2014年进北京读书,爸妈觉得他宿舍条件差,花3万一平买了一套房子,毕业了,房子值12万一平。

对于老百姓而言,好年成的时候,房价一年翻一倍,涨100%,不好的年成,我觉得可以允许房价跌10%吧?跌50%也不为过呀。

在真实的楼市里,根本无法想象跌50%是什么样子。


中国楼市,小熊大牛



NO. 2|贰


有人统计过。

美国的100年里,下跌年数是21年,上涨年数是79年。

美国出现过3次十年连续上涨,涨幅超过100%的牛市,分布是1938年-1954年、1969年-1986年、1995年-2007年。

而美国连续下跌超过5年的,仅有2次,分布是1929年-1933年经济大萧条,跌幅26%,另一次是2007年-2011年金融风暴,跌幅是33%。


中国楼市,小熊大牛


日本从1985年广场协议之后,出现了“赶顶”,1991年到2005年年底,15年里楼市起起伏伏,2005年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没涨没跌。

这段黑暗的历史,被称为“日本楼市失去的20年”。

但是,从1960年日本经济开始增长,到现在,60年间,日本六大城市房价上涨了56倍。

失去的20年算什么?只是在这20年没涨而已,但是,另外的40年,涨了56倍!


中国楼市,小熊大牛



再说香港。

香港在1997亚洲金融风暴,到2003年SARS危机,连跌5年,牛逼啊!

但是,从1980年到1997年,香港房价涨了近10倍,2003年到现在,房价又涨了近10倍。涨了20年,才跌了5年而已。

也就是说,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香港,房地产市场“小熊大牛”的态势,都如出一辙。


中国楼市,小熊大牛



NO. 3|叁


诚然,房价也不可能永远上涨,美、日、香港都经历过下跌,中国也不会例外。

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那种“楼市暴跌”,总共没几回。

从长期来看,房价增速是超过GDP的增速的,所以,它是一个抗通胀的最好方式。

因为担心房价会下跌,而坚持“等待”的人,肠子上面都是绿油油的大草原。


中国楼市,小熊大牛


最近有媒体称楼市会崩盘,我倒是觉得“崩盘”不可怕,“一直不买房”才是真的可怕。

等到你意识到“来不及买房”的时候,那就真的来不及。

2006年年底,中国楼市不行,媒体鼓吹说开发商洗牌、楼市要崩盘,结果2007年楼市涨了50%。

2007年年底,中国楼市不错,媒体鼓吹2008年是奥运年,楼市必将继续红火,结果2008年楼市遇上金融危机。

任何的预测,都特么是扯蛋。


中国楼市,小熊大牛



NO.4|四


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整天胡闹,父母要打两巴掌。

中国楼市这20年里,确实有点疯狂,老百姓受不了,作为政府管理层而言,打楼市两巴掌是有必要的。

但是,楼市也是人,他也会受不了。

与2008年潘石屹的呐喊如出一辙,万科喊出来“活下去”,结果政府给了一颗像“糖”东西:降准。

同时,前文所说的购房者,也呐喊出来了:降价砸售楼处!这可是群体性事件。

中国可是一个14亿人口的国度,每个人都有“买房”的欲望,僧多粥少,吃到粥的和尚,自然不愿意扔掉碗。


中国楼市,小熊大牛



而且,吃到粥的和尚,那都是有钱有势的大和尚,他们的基数虽然少,但是权重比没钱吃粥的和尚高。

虽然自2006年10月新政以来,楼市这巴掌打的啪啪响,没看见给“真糖”。

从长远来看,大和尚们不会允许房价下跌的。

真的那颗糖,应该已经在运过来的飞机上,不是飞P城,就是飞G港。

楼市“小熊大牛”的格局里,该买房的时候,就赶紧下手吧。

还是前面那句话:

比楼市崩盘更可怕的,是你一直不买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