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信號,孩子進入「性蕾期」,應對不當可能毀娃終生!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留言諮詢,說自己3歲半的兒子最近老是愛問,“小妹妹為什麼不站著尿尿”“小妹妹為什麼沒有小雞雞”等這些讓人尷尬的問題,還特別喜歡顯擺自己的“小雞雞”,不知道孩子腦子裡在想啥,很擔心…...

其實,對於孩子出現的“汙行為”,家長不必過分擔憂,這只是孩子的“性蕾期”到了。

什麼是性蕾期呢?

通常兒童在3歲之前會確定自己的性身份,到了3歲之後,隨著語言技能的發育、思維能力的發展和情感日趨複雜化,他們會在與家庭成員和周圍世界的交往中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性身份。

4個信號,孩子進入“性蕾期”,應對不當可能毀娃終生!

性蕾期就是3歲左右的孩子所處的一個性心理發展特殊階段,在這一階段,孩子會產生性驕傲、幼兒手淫、性別認同混亂等現象。這個階段父母如果教育得當,孩子性心理會朝向良性發展,而教育不當,將會產生較為深遠的負面影響。

性蕾期孩子有什麼特點呢?

1.性好奇

當孩子意識到男女性別不同後,可能會產生好奇心,很想看看異性的“那裡”長什麼樣。當家長髮現孩子有這種想法或行為,不要打罵體罰孩子,讓孩子以為這是羞恥或者罪惡,否則成年後女性易出現“性冷淡”,男性易出現“窺陰癖”。

2.性驕傲

當男孩發現自己有“小雞雞”而女孩沒有後,會有意在大人面前炫耀自己獨有之處,不少小男生自發進行的“尿高高比賽”就是性驕傲的典型表現,還有的女孩會模仿男孩子站著如廁。父母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要自然淡定地提醒孩子的不文明行為。如處理不當,逆反心理無法疏解,最嚴重的情況是孩子成年後易出現“露陰癖”。

4個信號,孩子進入“性蕾期”,應對不當可能毀娃終生!

3.幼兒手淫

這段時期,孩子對自己的生殖器很感興趣,可以從觸摸自己的生殖器中獲得快感,養成類似手淫習慣。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不要驚慌失策,去強行糾正,讓孩子產生性罪惡感,成年後一些心理性的性功能障礙往往與此有關。

4.性別認同混亂

父母一定要注意3歲左右孩子的性別認同問題。如果是男孩,父母應明確地告訴他,長大後會像爸爸一樣是男士;如果是女孩,要告訴她長大後會成為像媽媽一樣的女士。有的家長喜歡按自己的願望,而不是按孩子性別給孩子穿衣打扮,這樣很不好,孩子可能會性別認同混亂,成年後出現“異裝癖”。

4個信號,孩子進入“性蕾期”,應對不當可能毀娃終生!

面對孩子尷尬的小舉動,認真你就輸了!

在我國,性啟蒙教育幾乎是空白,人人談性色變,對於孩子出現的“性趣”問題,大人或者用謊言欺騙孩子,或者嚴加苛責,禁止孩子提問,甚至給孩子貼上羞恥的標籤。其實完全沒必要上綱上線,因為兒童的性遊戲不同於成人的性慾,他們只是單純地覺得好玩或者好奇,他們可以接受外界的性信息或性刺激,但並不真正理解它。

對此,家長既不能視而不見,也不能過分誇大,要正確引導、科學認識,家長可以試著這樣做:

不要呵斥和嘲笑,更不能打

"天生小流氓”、“知不知道羞”,家長說這話時或者準備動手時,往往忘了自己面對的是個三四歲的小孩。一方面孩子沒有惡意,這只是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必經過程,家長呵斥羞辱孩子,可能會導致孩子對性器官產生陰影,長大後如有什麼功能障礙,家長後悔都來不及。另一方面,你越是強調“不能”、“不許”,孩子可能會越好奇,越想嘗試。

4個信號,孩子進入“性蕾期”,應對不當可能毀娃終生!

輕描淡寫,正面回答

家長可以試著正面回答孩子的此類疑問,但首先端正自己的態度,把這當成很平常的問題,就事論事,簡潔明瞭,不要給孩子一種神秘感,也不要欺騙孩子,更不要引申或者鼓勵孩子聯想。比如“小妹妹為什麼沒有小雞雞”,可以回答“ 因為小妹妹是女孩子,小雞雞是男孩子才有的。”

4個信號,孩子進入“性蕾期”,應對不當可能毀娃終生!

通過繪本,教導孩子一些性知識

如果家長難以開口,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講一些這方面的繪本,如《小雞雞的故事》、《為什麼我是女孩》、《不要隨便摸我》等,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階段。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

有位媽媽做得很好,當孩子擺弄自己“小雞雞”時,她會開玩笑地說:“小雞雞長你身上又不會飛走,趕緊去......”孩子就會忘記玩小雞雞這件事,高興地去做別的事。

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或者給他點事情做,能夠消耗孩子過剩的精力,分散其注意力,孩子就不會總想著有關“性”的問題了。

4個信號,孩子進入“性蕾期”,應對不當可能毀娃終生!

教育孩子保護自己的隱私

昨天廣受關注的“高鐵女童疑被猥褻”案件,雖經警方調查後表示“系父女,不構成猥褻”,但這也反映出了我們對孩子性教育缺乏深刻認識。近幾年兒童性侵案頻發,家長可以以性蕾期為契機,對孩子進行性保護教育,比如告訴孩子不能讓任何人隨便看自己的隱私部位,如果有人試圖摸自己的私處,無論是誰,立即嚴厲制止並告訴大人。

4個信號,孩子進入“性蕾期”,應對不當可能毀娃終生!

這方面瑞典走在了前面,他們的孩子從6歲開始,就會學習兒童性教育課,這個課程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課程,所以他們的兒童性傷害率全球最低。在中國尚沒有專門針對兒童的性教育課程,家長就要費些心思,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現在的小孩普遍發育快,心智較早熟,再加上電視、手機的影響無處不在, 家長不要等孩子到了某個年齡再來好好談談。當孩子開始問你“小妹妹為什麼不站著尿尿?” “我從哪裡來”這類的問題時,你就可以開始跟孩子討論這方面的問題了,自然而然地進行,可以拿生活中的正面反面例子來談,不一定刻意安排。這樣等到了青春期,孩子會更加從容,並願意尋求你的幫助,向你敞開心扉。

4個信號,孩子進入“性蕾期”,應對不當可能毀娃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