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2017年年报速递,不务正业还是齐头并进?做电池的服装巨头,杉杉股份

五一假期期间,需要加班一天,不过任务不是很重。

加班头一天,好友说,哥你应该有个女儿。我想了想说,没有女儿确实是最大的遗憾,当年给娃准备的名字都是女孩的名字,结果来的是男孩。

然后第二天好友就把娃送到我办公室了。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其实是因为好友这两天太忙顾不上带俩娃,把二娃送过来让我带半天,我也圆了一下当女儿奴的梦想。

嗯,感觉温馨而幸福,每个女孩都是上天送来的小天使呀。

中午带娃去吃KFC的时候,我看到旁边超市门口一张硕大的邓超的海报,代言的品牌是杉杉。于是掏出手机拍了下来,女孩问,银河伯伯,你为什么要拍这张照片呢?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我说,是因为我对这个牌子很感兴趣。

女孩接着追问,为什么会感兴趣呢?

由于这个年龄的娃正好是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我就继续回答,因为这个品牌不光做衣服,还做电动车用的电池。

正在我紧张的调动脑细胞,准备回答下一个问题什么是电动车电池的时候,女孩若有所思的问,银河伯伯什么时候到肯德基啊?

我擦了擦汗,说,前面拐过这个弯就是了。

2018年4月18日,杉杉股份发布2017年年报:公司经营业绩取得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827,054.09万元,同比增长51.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611.51万元,同比增长171.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4,126.23万元,同比增长72.07%。主要系本期公司锂电池材料正极业务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26.67万元,同比增长179.54%,以及公司出售所持宁波银行部分股票获得投资收益46,583.81万元所致。

杉杉的年报,信息量非常大。首先杉杉的业务就非常广,你以为它是做西装的,其实它是搞锂电池的。除此之外,还做新能源车、投资和能源管理。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这些业务中,最赚钱的是锂电材料板块。

2017年是新能源新政落地的一年,由于条件变的苛刻,并且补贴不再提前发放,许多做电动车的都扑街了,像安凯客车亏到亲妈不认识。

但产业链的分工不同,各自的盈利点就不同,整车补助下滑的同时,中上游产业却持续受益,杉杉专注锂电池材料,反而锂电板块净利润增幅超过100%。

杉杉作为一家老牌服装企业,早在1998年就开始涉足锂电池材料。由于老板的高瞻远瞩,早早的定下了转型方向,如今的杉杉,已经是世界前三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大客户中有苹果、奔驰、三星等企业。

有意思的是,杉杉只做锂电池材料,但不做锂电池。这个定位非常精准,有效的避开了锂电池巨头的锋芒,专注一部分领域做成了巨头。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2017年,公司的营收超过82.7亿,净利润突破10亿,从营收构成来看,正负极材料和光伏产品等能源相关的业务占据了公司八成销售额,大名鼎鼎的杉杉服装业务只有8%。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其中,正极材料业务占据半壁江山。

什么是正极材料?

电池都有正负极不难理解,正极和负极的材料不同,锂电池的正极主要包括四种: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正极材料在锂电池中,成本大约占到40%。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锂电池有几条不同的路线,比如以比亚迪领衔的磷酸铁锂路线,松下、三星为代表的三元路线,各自为战,不亦乐乎。由于杉杉不产电池,只提供电池材料,因此坐山观虎斗,给各方提供支持。无论哪一方最终成为市场主流,杉杉的电池材料都会销路不断。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2017年,杉杉下属的正极公司杉杉能源采取积极稳健的经营策略,全年实现销售量21,447吨,同比增长19.4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5,966.26万元,同比增长70.15%,主要系正极公司销售规模扩大,客户结构优化,开拓、海外客户及高端新产品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726.67万元,同比增长179.54%,主要系销售规模扩大、市场价格增长、高端产品扩量、成本管控等因素,使得正极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在正极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杉杉有四点值得关注:

一是成本控制能力。在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上游供应端紧缩的情况下,公司积极应对,对主要原材料从价格竞争力、品质稳定性、响应速度、增值服务等方面择优选择年度合作供应商,同时,采用年度合作、战略采购与临时补充采购并行的采购模式。

二是产能提升。宁乡二期钴酸锂产线已于2017年4月率先投产,三元产线于2017年年底投试产。杉杉能源在宁夏石嘴山市启动了年产7200吨高镍三元及前驱体项目,并于2018年3月陆续投试产。2018年1月杉杉能源启动了10万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其中一期一阶段1万吨产能预计2018年年底投试产。

三是研发。杉杉能源采用“应用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发思路,公司在高电压钴酸锂方面具有全球领导者的地位,公司量产了全球首款4.45V高电压钴酸锂产品。在三元材料方面,公司在开发镍含量80%以上材料的同时,量产和推广单晶三元材料,可有效提升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

四是品质控制。公司大幅降低人工制造的参与,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和绿色制造技术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产品直通率达到96%,磁性异物小于25ppb,非磁性异物小于100ppb。

同时,为锁定锂电池正极材料上游原材料,稳定上游资源供应,加快推进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发展,2017年7月,公司与洛阳钼业就钴产品的采购与销售以及钴、锂等金属资源项目开发事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公司通过资产管理计划认购洛阳钼业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471,204,189股,占其总股本的2.18%,认购价格3.82元/股,认购金额18亿元,股份限售期12个月。

这里需要关注,杉杉的实控人郑永刚不仅仅是个实干家,也是一个投资高手。通过和洛阳钼业的合作,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在2017年,还通过出售宁波银行的股票获 4.66 亿元投资收益。

负极业务紧跟其后。

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稳定增长,销量提升,2017年实现销售量30,912吨,同比增长36.75%;主营业务收入148,223.49万元,同比增长26.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60.93 万元,同比增长3.76%。净利润的增长率低于销售量的增长率,主要系报告期内负极材料价格同比下滑,同时受原材料价格和石墨化加工费的上涨,毛利率下降,压缩了盈利空间所致。

其余的业务比例很小,暂且不表。有必要说一说杉杉汽车。

杉杉不做电池,却为什么要做整车?这个脑回路我没想清楚,不过看了一下杉杉汽车的官网,思路大概清晰了。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杉杉并没有轻易冒进的进行轿车的生产,而是投向了电动货车和电动客车。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限行,箱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但是大部分城市对电动货车不限行的。

而电动公交就不用说了,光吃补贴就可以很舒服了。像安凯客车一年造8000辆车(其中只有一两千辆电动客车)就能冒充上市公司了。

不得不佩服郑永刚的切入点(其实董明珠的银隆汽车也是走的这条路线)稳准狠。

2017年,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506.06万元,同比增长476.64%,主要系本期新能源客车销售增长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045.77万元,主要系行业补贴政策波动、市场环境变化,以及产业培育初期投入较大所致。

在新能源汽车集体困境的2017年,杉杉新能源车的亏损竟然在不断收窄,可见这条路走的是很靠谱的,也许很快就能盈利。

除此之外,公司还涉猎共享单车业务。嗯,我终于搞明白今天路上看到的那辆奇奇怪怪的车标是什么牌子了。

分时租赁(共享汽车)业务

2017年公司重点布局了基于新能源汽车租赁信息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分时租赁业务,“驾呗”分时租赁已入驻广州、深圳、上海、长沙等7个城市,单车日均出租率25%,在华南广州市场排名第一。

为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运营后市场布局,分时租赁业务在2017年启动并完成了Pre-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苏州天宫领投、博厚拓普跟投。投资者增资入股后,公司控股子公司宁波杉鹏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分时租赁业务实施主体广州云杉智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降至42.5%,广州云杉智行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范围。

所以说郑永刚是个投资高手,稀释股权后不需要并表,这家公司的亏损对合并报表影响不大,但是这项充满前景的业务有能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

吹完杉杉的业务,再说一下公司的隐忧。

首先现金流非常糟糕。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2013年以来,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数。我有个一票否决的公式,就是连续三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如果为负数,这家公司就可以PASS了。

杉杉竟然连续5年为负数,该怎么看呢?

要找到现金流为负的原因。

与那些涉嫌造假的公司不太一样的是,杉杉的主要原因是存货高企。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2017年账面存货超过23个亿,较上年超过一倍。看起来像是库存积压。

公司年报对此的解释是,主要系公司报告期内锂电池材料业务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数量增加,存货总价值上升所致。

为什么保留了那么多存货?其实主要是市场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通过战略采购原材料,导致期末原材料库存数量大幅增加,且价格因素影响,库存的金额绝对值同样上涨所致。

原来是提前买了原材料等涨价。

所以这些存货,都将是涨价带来的利润。前提是对市场的预判是正确的,确保一定涨价。

那么,杉杉的预判正确与否呢?

2018年一季度季报给出了答案:

1.公司业绩预计增加5,500万元到7,500万元,同比增加65.93%到89.91%。

2.本次业绩预增主要原因:主要系公司锂电池材料正负极业务经营业绩同比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业务经营业绩同比减亏所致。

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公司业绩预计增加2,500万元到4,500万元,同比增加31.72%到57.10%。

由于杉杉已经是上游厂家洛阳钼业的股东了,所以双方友好合作降低杉杉的长期采购成本,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讲到这里,发现忘了说一项重大业务。

2017年年报速递,那个做服装的,怎么卖起电池了?杉杉股份

杉杉曾经的主营,服装。对此,代言人邓超表示不服。

2017年,服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635.63万元,同比增长27.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37.48万元,同比增长36.16%,主要系销售额增长所致。

虽然忙着造锂电池材料,但公司仍能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