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航油运:败于高杠杆,重生因哪般?

长航油运:败于高杠杆,重生因哪般?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11月2日,长航油运发布公告称,目前上交所已同意公司股票在上交所重新上市交易。经过近5个月的审核后,曾经的“央企退市第一股”成为“退市又重返A股第一家”。

由江入海,败于高杠杆

将目光拉回到2014年,长航油运因连续4年亏损被摘牌。事后回顾,当年的长航油运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多方不利因素叠加才会遭遇如此“滑铁卢”。

2006年,中国石化铺设的沿江输油管道全线建成以前,长航油运的业务重心放在长江及沿海石油、化学制品运输业务上,且做的相当不错,在南京以上长江沿线石油运输业务中基本处于独家经营状态。

遗憾的是,随着中国石化开始铺设沿江运输油管道,长航油运被迫开始转型将主业转向海上原油运输。适逢国家提出“国油国运”,鼓励本国进口原油由本国船东运输,长航油运由此开启了激进的“由江入海”策略。

相关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8年间长航油运同多家公司最少签订了36艘船舶的建造合同、20艘邮轮的长期租赁合同。短短三年,长航油运的总运力增长了2倍左右。但很快,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石油需求走低导致国际油运运力严重过剩,原油运价一路随之走低。

一方面是为满足激进扩张而不断膨胀的债务规模,另一方面是日益走低的原油运价。两因素综合影响,最终导致长航油运在连续亏损4年后被强制摘牌。

剥离亏损源,恢复持续盈利能力

根据长航油运此次重回A股提交的申请材料来看,经过4年的休养生息,其持续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已经得到恢复。2015年至2017年,长航油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4.79亿元、57.81亿元和37.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8亿元、5.60亿元和4.11亿元。

同时为增加重新上市的成功概率,长航油运还在提示性公告中就未来业绩进行了预测。据预估,2018年至2020年长航油运的营业收入将分别为33.7亿元、34.8亿元和35.6亿元,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2.9亿元、2.2亿元和2.4亿元。

据悉为重新上市,长航油运经历了包括“剥离亏损源,重塑商业模式;积极推进降低债务负担;深化内部改革,激发企业活力;调整转变经营模式,增强抗击市场风险能力”等在内的多项改革调整。

如今长航油运返A成功,最高兴的除了长航油运管理层外,还有持有长航油运股票的12万余投资者。其中又尤以私募大佬徐翔最为惹眼,其于长航油运退市的最后阶段同家人逆势大手笔购入,目前浮盈已在7000万左右。若长航油运上市后再争气点多来几个涨停板,徐翔的收益将会更加客观。

退市能重返,不当谋利的又一渠道?

徐翔身陷囹圄仍能赚的捧满钵满,而据徐翔妻子透露,徐翔家族当初的买入成本在1元以下,共持有2200万股。也许有人会说,等了4年才等来重新上市,投资回报期略长。事实上,早在2015年4月,长航油运就在老三板恢复了转让,最高价甚至达到4.17元,徐翔家族的投资回报期实际上远短于四年。

既如此,不免给某些投资者一些不好的启示,比如先炒作退市压价,大手笔买入后重新上市以实现不当谋利。由此引出一个迫切的问题,长航油运的重新上市是否能够简单重演?

答案是否定的。从长航油运重上市经历的过程来看,上交所虽然有意打通上市、退市、再上市的渠道,但把关审核却没有丝毫放松。在长达5个月的审核期内,上交所从股本结构要求、财务指标要求、持续经营能力要求、公司治理要求及合规性要求等5方面对长航油运进行了严格审查,最终予以通过。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航油运申请重新上市的同时,创智科技也向深交所提交了重新上市申请,后因“补充反馈意见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答复及核查工作量较大,无法按时提交补充反馈意见回复等相关文件”中止申请重新上市。

同时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退市企业只是通过变更实控人、主业等手段,在形式上、数字上达到部分重新上市申请条件,其在实质上仍不符合重新上市条件,(上交所)将依法不予以同意其重新上市。

如此看来,国内A股市场正逐渐走向“上市难退市易”。对只想浑水摸鱼套现牟利的企业来说,这绝对不算什么好消息,但却毫无疑问保护了中小投资者利益及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运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