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祭壇的手機巨頭:欠債126億,重組難產,董事長出走至今未歸

走上祭壇的手機巨頭:欠債126億,重組難產,董事長出走至今未歸

金立已在鉅債危機中掙扎了近一年,從3月份的融資,到5月份的重組,一直向外界傳遞著重振雄風的信號,然而隨著主事的副總裁俞雷辭職,似乎預示著金立的危機更進一層,難道一個叱吒風雲16年的手機巨頭,就此走上祭壇?

欠債126億,重組難產

今年1月份,金立集團董事長劉立榮股權被凍結的消息不脛而走,其所持有的41.4%金立股份先後被東莞和深圳市人民法院輪候凍結,就此掀起了金立集團的債務危機。據網易科技報導的消息,金立欠債金額達126億,其中銀行貸款86億,供應商貨款40億。面對可能的資金鍊斷裂,供應商急眼了,一時間多家供應聯合到金立上門要債,金立也不斷被告上法庭。於是一場金立自救的大戲拉開序幕,3月份,金立對外宣佈獲得億元級融資,但是並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業內人士認為,在超過百億的鉅債面前,億元的融資不過是飲鴆止渴,或許只能短期內保證不至於停產。4月份,為了縮減公司運營成本,金立啟動了公司史上的最大規模裁員,根據手機產業的消息,總部和工業園區的裁員比例高達50%。

不過裁員並不能治本,只不過是為金立尋求其它的解決方式贏得時間,5月份,手機報在線曝出消息,金立重組啟動,據業界人士透露接手方是具有國資背景的大型企業。在此情況下,接手金立也就意味著承擔金立的所有債務,業內人士分析,之所以有企業願意接盤,除了金立既有的資產外,可能更重要的是其一息尚存的市場品牌影響力及多年的手機制造能力積累。根據公開資料,金立集團所擁有的資產包括金立大廈、幾個工業園,以及早期投資微眾銀行和南粵銀行的股權,減去已抵押價值,合計估值在70億左右,遠不夠償債。

為了續命,6月份,金立出售了印度的業務,獲得約2億人民的自救資金,不過金立付出的代價或許是印度市場的喪失,很難說這筆交易是否划算。值得慶幸的是,8月份傳出好消息,接收方對金立的重組調研已經接近尾聲,並即將與董事長劉立榮面談商榷進一步的細節。

但是在之後3個月的時間裡,一直沒有金立重組的相關信息傳出,再次引起外界對於金立重組是是否順利的猜測,有知情人士表示,時間已經等不起,繼續這樣下去,金立或將死在路上。而10月底的重磅消息,又給金立的重組再添疑雲。10月29日,金立再16年發行的10億私募債券到了兌付期,顯然金立是無錢兌現的,如果被判違約,將加大重組的不確定性。

走上祭壇的手機巨頭:欠債126億,重組難產,董事長出走至今未歸

董事長出走,市場表現降到冰點

面對金立的困境,早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董事長劉立榮曾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金立的生產和銷售逐漸恢復了正常,我不會跑路,債務一定會一步步償還

然而根據近期媒體的報導信息顯示,劉立榮已經滯留香港數月,為了解救自己16年的心血而到處奔波,在國內一直應付金立各項事宜的則是副總裁俞雷,而10月31日,俞雷也宣佈離職了,而劉立榮至今未歸。

隨著債務危機的發酵,金立的市場表現也降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根據賽諾2018年第三季度手機銷量排名數據,金立單季銷量只有71萬臺,銷量同比下降89%,份額僅剩可憐的0.7%,足見今年以來債務醜聞給金立市場銷售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而1-9月金立的總銷量也僅有442萬臺,甚至不敵早就淡出了中國市場的三星,遙想當年金立的雄風,不免讓人唏噓。

2002年,劉立榮創立金立的時候還沒有準生證,只是幫別人代工,而2005年金立品牌手機第一次與市場見面就震驚了行業。劉立榮的營銷手法與當年史玉柱運作黃金搭檔如出一轍,劉德華的代言廣告鋪天蓋地充斥著消費者的眼球,當年底一個月就實現了40萬的銷量。而後400萬,800萬,到2010年,金立成為了國產品牌手機的老大哥,市場份額僅次於三星和諾基亞。

在功能機時代,金立連續多年都是國產品牌手機的巨頭之一,雖然在智能機時代隨著小米、華為等強勁對手的崛起,丟失了巨頭地位,但即使在表現不如人意的2016年,也取得了4000萬臺銷量的成績。但是從2017起市場大逆轉,3000萬臺的銷量目標僅完成了一半,而今年或許連500萬臺都可能是個奢侈的目標了。

走上祭壇的手機巨頭:欠債126億,重組難產,董事長出走至今未歸

除了金立,倒黴的還有供應商

在金立的債務中,有近40億是欠供應商的貨款,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金立高管雖然曾出面安撫供應商,但並沒有解決實際的償債問題。作為曾經的合作伙伴,唇亡齒寒,供應商的日子也不好過,據媒體統計,欠款最多的供應商高達7.5億,多家公司都先後發佈了壞賬計提公告,提前做了最壞的打算。

除了歐非科技、深天馬A、江粉磁材、韋爾股份、景旺電子、盛迅達、二六三,可能上市公司中最悲催的要數維科精華了,作為金立最大的手機電池供應商之一,原本維科精華已經連續兩年虧損,公司稱,如果今年金立拖欠的8400萬元貨款泡湯,將有可能個面臨被實施退市的風險,罪過啊。

除了手機部件供應商,估計不少廣告合作伙伴也踩中了金立這顆雷。據媒體稱,在2016-2017兩年,雖然金立的市場銷量大跌,但是營銷費用花費卻不少,不僅請各類明星大咖代言,還頻繁冠名贊助各類綜藝節目,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曾透露營銷費用約60億,而這其中也牽涉到兩家上市公司。

根據十萬加財經整理的數據,印紀傳媒(002143,SZ)曾經發布過公告,於金立建立關於廣告的戰略合作,協議中約定金立每年承諾支付對價不低於5億,而根據印紀傳媒2017年三季報,應收賬款達到17億,業內人士猜測已經踩雷。而另外一家與金立有合作的數字營銷公司則是科達股份(600986,SH),馮小剛、余文樂的代言廣告就是出自這家公司,雖然不確定是否有欠款,但可以肯定的是金立大潰敗造成的業績影響不容小覷。

前無去路,後有追兵,金立如今的局面,就像《天龍八部》中無涯子布的珍瓏棋局,劉立榮是隻差一級就到職業水平的圍棋高手,只是不知道這次他能否解開金立的迷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