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10月,国务院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对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了调整,国务委员王勇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国务院副秘书长孟扬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兼任。全国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和环境犯罪行动,突出打击治理民生领域犯罪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集京东、百度、亚马逊中国等13家网络经营企业,研讨部署规范网络经营和集中促销活动。

地方层面,上海市有关部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假冒专项整治工作,全力保障首届进口博览会圆满举办。江苏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督察组赴各地市检查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落实情况。海南省开展“海南无假货”品牌建设行动。查处侵权假冒案件方面,媒体关注浙江嘉兴、海宁两级警方

成功破获“2•23”特大生产、销售微整形假药案,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湖南益阳“扫黄打非”部门成功侦破“3•12”特大制售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案,涉案码洋3.5亿余元等。

此外,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关于专利等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中国消费者协会10月31日在京发布《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等,受到普遍关注。

(一)中国政府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侵权假冒的态度明确、立场坚定

1、国务院调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图:中国政府网截图

10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国办发〔2018〕103号),根据机构设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国务院决定对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调整后,国务委员王勇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国务院副秘书长孟扬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兼任。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承诺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力度会更大,步伐会更快。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图:当地时间10月16日中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牙市立博物馆与荷兰首相吕特共同出席中国-荷兰经贸论

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欧洲时报》发表题为《故友新知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外资市场准入、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力度会更大,步伐会更快,这是我们对世界的承诺,更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会朝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走下去。10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海牙市立博物馆与荷兰首相吕特共同出席中国—荷兰经贸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克强表示,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合作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将以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也是中国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我们决不允许强制转让知识产权。对于出现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将依法予以严厉惩处。10月2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共同出席首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李克强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新一轮对外开放,推进更加公正的监管,更加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欢迎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我们愿意通过本币互换等加强与日本的金融合作,为双方企业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3、知识产权部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图:第24次中韩知识产权局局长会会议现场

10月18日,以“新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化”为主题的第六届中蒙俄知识产权研讨会在苏州举行。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蒙古国知识产权局局长埃尔德内苏伦·埃尔德内巴特、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米哈尔·扎莫迪克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研讨会上,来自中蒙俄三国的专家分别围绕专利、商标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展望及地方知识产权工作实践等话题作了主题发言。当地时间10月30日下午,第24次中韩知识产权局局长会在韩国首尔举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与韩国特许厅厅长朴原住出席会议。会上,双方同意实施中韩联合检索试点项目,并深入探讨了在商标、知识产权保护、人员培训等领域加强合作以及优化相关合作机制等议题。10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俊臣率团访问瑞典、冰岛,并与瑞典专利与注册局签署了更新版《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瑞典专利与注册局谅解备忘录》,与冰岛工业与创新部签署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冰岛工业与创新部合作谅解备忘录》。

10月19日—21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国家版权局主办的2018国际版权论坛——21世纪版权促进文化创意国际论坛在苏州举行。WIPO总干事高锐在祝贺视频中表示,建立完善的版权制度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国家间及国际版权合作,WIPO愿意继续与中国国家版权局保持良好的合作。10月19日,以“大保护、高质量”为主题的2018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在南京开幕。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宣读了关于同意建设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批复。10月19日,由中国国家版权局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苏州拉开帷幕。博览会以“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展示版权产业成果,交流国内外版权工作经验,推动版权产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二)针对侵权假冒突出问题,有关部门深化重点领域整治,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0月10日,全国公安机关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行动视频会议召开,部署自即日起,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3个月的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和环境犯罪行动,突出打击治理民生领域犯罪问题,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10月16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落实责任,强化措施,防控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部署。近日,根据全国执法监管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国家版权局在长春举办了2018年第三期版权执法监管培训班。邀请著作权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授课,侧重以案说法,解读版权执法监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和实务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近日,“剑网2018”专项行动及重点案件督查组赴云南、福建等地方开展工作督查,实地检查工作落实情况。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图:10月31日,中消协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开展的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情况

“双十一”即将来临,政府监管部门与企业共同发力,坚决维护公平健康的网络市场环境。10月30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学习贯彻《电子商务法》、规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座谈会,召集京东、百度、亚马逊中国、当当网、拼多多、国美在线、美团、云集、苏宁易购、网易考拉、阿里巴巴、腾讯、唯品会等13家网络经营企业,听取加强网络市场监管的意见建议,研讨部署规范网络经营和集中促销活动。10月3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发布《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报告显示,由于农村集贸市场在质量管控、卫生安全、内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过期食品、缺斤短两以及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问题多发,农村消费者对于农村集贸市场满意度不高。10月10日,阿里、国美零售、京东、聚美优品、美团、蘑菇街、苏宁易购、网易、唯品会、携程网等10家企业在京签署了《电子商务诚信公约》,在“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客观公正、保护数据、奖惩有效、开放共享、守信履约”7个方面做出承诺。

(三)服务保障进博会,上海市有关部门全力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侵权假冒专项整治工作。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图:10月25日,上海黄浦区双打办召开了主题为“服务保障进博会,侵权假冒严打击”的专题工作会议

10月25日,上海黄浦区双打办召开了主题为“服务保障进博会,侵权假冒严打击”的专题工作会议。会上,区商务委代表区双打办布置了专项行动方案,并通报了2018年双打办“三项基础工作”以及“两项活动”的开展情况。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陈卓夫强调,坚持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构筑“进博会”保护之盾。10月16日,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20天之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助推科创中心建设——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研讨会”在沪召开,公布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铁检分院)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八项措施》。近日,上海长宁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集中执法百日行动,认真研究、因地施策制定细化工作方案,线下以各商圈及服饰和小商品市场为重点,严厉查处商标假冒侵权违法违规经营等行为。线上以自营网站及网络交易平台为重点,严厉打击互联网领域“傍名牌”、商标侵权、虚假宣传和违法广告等行为,以保障首届进口博览会成功圆满举办。近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召开进博会专利保护工作研讨会。会议介绍了首届进博会展会、展品及现场知识产权服务等有关情况。与会专家针对进博会期间展示行为是否构成许诺销售、许诺销售具体认定、是否可适用侵权抗辩中的临时过境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研讨。近日,上海海关召开了“服务保障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海海关首届进博会现场指挥中心已正式进驻国家会展中心开展工作。近100名关员,将为企业现场办理展品通关、临时查检、展中巡查、视频监控、政策咨询、联系配合、后续处置等各方面的海关业务。

(四)地方积极有序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

10月,江苏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督察组赴各地市检查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落实情况。10月18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两法衔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区“两法衔接”工作例会。此次例会主要是研究协调土地(林地)保护、环境保护、市场监管等领域“两法衔接”工作相关事宜。10月18日,江苏扬州市食药监局、市公安局召开两法衔接联席会议暨白酒打假专题培训会。会上,双方就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案件查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探讨,并就进一步落实联合执法机制、加强食品药品案件信息沟通、涉案产品检验检测和认定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近日,湖北省使用正版软件工作领导小组、省版权局在武汉组织举办了2018年湖北省第二期软件正版化工作培训班,系统学习研究了软件正版化工作现行政策法规和操作流程,交流了软件正版化工作成功经验,推广了国产软件创新产品。近日,海南省印发《关于开展“海南无假货”品牌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通过开展“海南无假货”品牌建设行动,使“海南无假货”品牌在全球叫响,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推行市场主体“不制售假货”、假一赔十、七到三十天无理由退货等自我声明公开承诺制度,开展一批市场主体向社会公开倡议和承诺活动。10月25日,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组织安排下,位于山东半岛的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六地市法院共同签订了《关于跨区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协作的框架协议》。《协议》规定,协作法院指导帮助跨域立案当事人利用山东法院电子诉讼服务平台完成立案基本信息录入,诉讼材料上传、邮寄,为当事人跨域立案提供方便。近日,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

(五)媒体关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分组审议专利等案件诉讼程序、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及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等

10月2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作《关于专利等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周强说明指出,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是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重大部署。近日,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审理全国范围内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专利等上诉案件。根据草案,当事人不服关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垄断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民事案件第一审判决、裁定的,应当在法定期间内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10月25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检查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农业标准体系与建立最严谨的标准、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报告建议,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修订工作,在修订中突出质量导向和全程监管,拓宽法律调整范围,明确部门职责,健全监管制度,加大处罚力度,解决违法成本低等问题;与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好衔接,保证法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药品管理法修正草案。于志刚等常委会委员建议,“两高”司法解释对于假药的认定,以及对伪造数据等行为进行的法律定性,应该在药品管理法中加以确认,并固定下来。于志刚委员说,“过去对于利用骗取的药品生产文号生产的药品不认定为假药,后来最高法和最高检以刑事司法解释的形式认定为假药;对于伪造数据的药检机构等,司法解释认定为共犯责任或者单独的犯罪责任。当年费很大力气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法律定性,在这次修法中却没有体现出来,是个缺憾,建议再考虑一下”。

(六)媒体关注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果及典型案例

1、执法部门发布阶段性工作成果。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图:10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10月2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市场环境形势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全国市场环境总体平稳,延续了“放管服”改革以来持续改善的势头,准入环境进一步优化,竞争环境稳步改善,消费维权力度不断加大,为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报告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大了——全国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2.1万件,案值3.1亿元。其中商标侵权假冒案件1.98万件,案值2.9亿元。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3.5万件,增长32.7%。近日,公安部发布,今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和公安部决策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推进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等假冒伪劣犯罪和环境污染犯罪,突出大要案件侦办,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各地共破获食品药品农资和环境犯罪案件2.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万余名。10月19日,北京市公安局召开全局深入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专项行动推进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专项行动,切实守护首都绿水青山和人民群众食药安全。截止9月底,共破获“环食药”领域刑事案件483起,刑事拘留814人,铲除各类“黑窝点”600余个,办理行政案件60起,行政拘留58人。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图:嘉兴、海宁两级警方成功破获“2.23”特大生产、销售微整形假药案

央视新闻报道浙江省公安厅10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了嘉兴、海宁两级警方成功破获“2.23”特大生产、销售微整形假药案,涉案金额超过3亿元。《法制日报》报道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破获一起案值超千万元的制售假冒香水案。中国新闻网报道湖南益阳“扫黄打非”部门成功侦破“3·12”特大制售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案,涉案码洋3.5亿余元。该案是目前全国已查获的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非法少儿类图书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也是“护苗2018”专项行动重点案件,由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联合挂牌督办。浙江新闻报道浙江金华江南警方破获特大销售假药案,涉案金额2000万。《重庆晚报》报道重庆警方破获一起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卫浴案,涉案总金额600余万元。金羊网报道广东佛山市公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一起跨区域制售假冒品牌饮品案,查获大量假冒品牌纯净水、包装标识及生产工具,案值近千万元。西安新闻网报道西安警方打掉了一个涉及全国22个省份的特大假烟销售、运输犯罪团伙,涉案3.2亿元。这起案件是陕西省近20年来单案查获实物案值及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销售伪劣卷烟案。《华商报》报道陕西榆林市公安局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假冒茅台酒案,涉案金额约1800余万元。

《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中文在线诉京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认定京东商务公司的行为构成侵权,判令京东商务公司赔偿中文在线经济损失11万余元。该案是东城法院首次采用区块链云取证数据对知识产权案件进行判决,同时也是北京首例已判决的区块链存证案。

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月度舆情动态(2018年10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