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前的「明爭暗鬥」,物流界紛紛亮出「大招」

千萬別問最近身邊的朋友都在幹嘛!

還用問嗎?肯定是在添加購物車、天貓集能量、京東搶優惠券呀!

距離雙11還有5天時間,估計大家的購物車早就已經塞滿,就等著11號凌晨那天感受“剁手”的快感。

添加購物車、計算如何使用優惠券、提前幾個月就存好錢,大概是不少人早在幾個月前就為這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做準備了,不過做準備的不僅僅是消費者。

各個物流公司,也早就準備就緒,在雙11前夕就開始了一陣“明爭暗鬥”,紛紛使出大招,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物流企業是如何為雙11“排兵佈陣”的。

快遞公司紛紛宣佈漲價

別說現在距離雙11只剩5天了,早在一個多月前,各個物流公司就像提前溝通好的一樣來了一波漲價潮,而且都是我們經常用到的網購專用物流公司。

從10月1日開始,中通快遞就開始實行了快遞費用調節機制,說是說調節,可是調節的不管什麼地區,都是漲價。

同樣是10月1號,似乎跟約定好的一樣,韻達快遞也表示為了緩解即將到來的購物狂潮的快遞派件壓力,全國各個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費用都上漲0.5元一件。

中通都漲價了,“雙通”的另外一通圓通也不甘落後,也宣佈將各網點到達上海地區的快件費用上調0.5元。


雙11前的“明爭暗鬥”,物流界紛紛亮出“大招”


無忌哥想說,上海地區的“剁手黨”們,你們此時此刻的內心是不是很委屈?

這個時候,肯定又有人開始吐槽快遞價格高,快遞物流公司趁機謀取高額利益了,其實快遞公司漲價,也是無奈之舉。

近年來,隨著電商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對於快遞物流企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快遞公司需要開始大量擴充人力,但是隨著人力成本的攀升,快遞公司想要賺錢並不容易。

不僅僅是人力成本,像雙11這樣的規模超大的電商節,也讓快遞行業很是為難,突如其來的快件數量暴漲,讓快遞企業不得不在雙11來臨前大量招收臨時員工,並且事先租賃好貨物堆積場地。

別看雙11購物節似乎給快遞業帶來了更多的生意,其實他們的毛利率不升反降,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的快遞企業開始加速智能化,並且不斷優化運輸工具,目的就是降低成本。

京東、順豐正面硬剛

這一次,不是別人找上京東,而是京東主動請戰。

去年,劉強東曾經放出狠話稱未來的快遞企業只會剩下京東和順豐,而今年就開始對順豐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京東原本計劃明年開始才將個人快遞業務逐步擴大到全國,可突然在今年雙11之前來了一波加速,在10月18日就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正式上線個人快遞業務,並且寄送目的地基本覆蓋全國。

原本沉迷於自營店物流和大型物流運輸的京東,竟然也接收個人快遞寄送業務了。並且,這一次京東推出個人快遞業務目標更是直指順豐。


雙11前的“明爭暗鬥”,物流界紛紛亮出“大招”


首先服務上,與順豐一樣承諾高品質快遞,什麼是高品質快遞,就是速度比“雙通一達”更快,服務比他們更好。當然,價格也會更高。

為什麼說直指順豐?因為京東這一次的個人快遞業務定價與順豐極為相近,省內快遞寄送價錢與順豐一模一樣,而且為了形成競爭力,跨省快遞寄送比順豐定價便宜了1到2塊錢。

都是號稱高品質快遞,到底京東還是順豐的服務更好、速度更快,大概只有使用過後經過對比我們才知道吧,現在還不好下結論。

但是從以往的經驗來說,京東的物流倉更為智能化,運輸工具也更為先進,跨省配送上京東可能略勝一籌,但是順豐在同城閃送方面又是行業的佼佼者,至於怎麼選擇,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至於相比順豐那些沒有這麼講究速度和品質的廉價快遞,“雙通一達”大概可以說一聲謝謝“京東爸爸”不殺之恩了。

阿里不甘示弱,菜鳥倉庫緊急備貨

雙11將近,其它快遞企業紛紛做出應對,阿里這個雙11狂歡節的創始方怎麼會不搞點動作呢?

就在10月31日,上萬個國際國內品牌的商品已經提前把貨物備進了菜鳥倉庫,只等雙11到來用戶通過淘寶天貓下單,然後菜鳥倉庫就會精準投放到用戶手裡。

這一次菜鳥倉庫備貨也是打破以往記錄,光是根據數據統計將在雙11熱賣的商品數量加起來,就超過300萬噸。

300萬噸,什麼概念?如果把這些貨品堆積起來,可以裝滿720個水立方,連起來更是可以繞地球好幾十圈。

菜鳥除了把國內備貨倉填的滿滿的,全球購的跨境倉庫也成為了備戰地,根據菜鳥透露的消息,目前已經在全國數十個口岸建立了超過百萬方的保稅備貨倉。

更為誇張的是,為了迎接雙11這一盛事,菜鳥還在世界各地設立了14個訂單中心,只要用戶在全球購上一下單,心愛的貨品立即就會乘坐專機飛到中國。

而這一次,菜鳥在國內的配送方案有所優化,將實行全球、城市、縣城、農村立體化分倉,下單後就近倉發貨,海外購直接從原產地發貨這樣的分倉模式,目的就是為了讓今年的雙11用戶們有一個更加好的物流體驗。


雙11前的“明爭暗鬥”,物流界紛紛亮出“大招”


同時,雙11的影響力早已不是國內“剁手黨”的盛事了,國外也同樣出現一批瘋狂的“剁手黨”,他們對於我們國產華為、小米等品牌的慾望可謂是相當強烈。

為了滿足國外用戶的需求,菜鳥還在莫斯科、法國巴黎等海外倉庫都進行了緊急備貨,外國人同樣也能享受到菜鳥帶來的升級物流體驗。

考驗物流公司的時候到了

自從有了第一次雙11活動開始,每年這個時候都成為了物流公司不得不經歷的重要考驗,雖然紛紛提前準備,但是還是會有用戶反應收貨過慢、快件丟失等情況發生。

要知道,快遞業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已經讓全世界驚訝,甚至可以說是中國過去十年來所誕生的奇蹟,曾經在8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混的風生水起如DHL、UPS、FedEx這些國際物流巨頭如今已經不再是順豐、京東、菜鳥的對手。

2009年,那一年天貓雙11訂單為26萬件,而去年天貓雙11訂單為8.12億件,按照這樣的速度,今年光是天貓的訂單量,就將突破10億件。

而今,電商越來越發達,天貓早已不再是用戶的唯一選擇,加入雙11活動的電商平臺越來越多,訂單數量也越來越難預計,從以萬為單位到以億為單位計算,物流公司能夠在十幾天時間把貨品全部送到用戶手中其實已經很不容易。

雙11不僅僅是展示物流企業業務能力的時候,更是積累口碑的重要時刻,面對競爭對手誰也不敢鬆懈。

再過5天,通達系、京東系、順豐系、菜鳥系的這場大戰就將來臨,誰能用更快的物流、更優質的服務贏得用戶的心,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