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詠流傳,綜藝新高度

經典詠流傳,綜藝新高度

《經典詠流傳》是中國首檔大型原創詩詞文化類音樂節目。該節目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節目用詩詞改編歌曲的形式,讓傳統經典詩詞和新時代流行元素相結合,挖掘詩詞背後的深厚的內涵。並且讓詩詞中所表達的感情與當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產生共鳴。這段節目,無論從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上,還有對社會的教育意義上都起到了巨大的影響。現在有很多中小學的課堂上甚至會參照經典有流傳的曲目進行學習。這檔節目從大年初一開始播出,大年初一到初三連續播出三期採用了文化跨年的形式,之後每週一期。這檔節目的豆瓣評分居高不下。

經典詠流傳,綜藝新高度

對於這檔節目獲得原因,我覺得主要有這麼幾個。內容與傳播形式的創新,順應了文化節目熱的趨勢。具有廣大的群眾基礎並且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具有現實的教育意義。而且央視臺做文化節目都比較有經驗。

它火的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是內容和傳播形式的創新。從內容上講,《國家寶藏》和《經典詠流傳》節目流程相似。一開始有撒貝寧,引出經典傳唱人。表演完後進行一番演講再由嘉賓鑑賞。最後有場長龍在傳承書上簽字。就像是國家寶藏的國寶守護人的宣誓。但從內核上來講,兩檔節目是不同的。《國家寶藏》是讓國寶活起來,經典詠流傳讓詩詞活起來。《經典詠流傳》詩詞歌曲性的改變和演唱決定了節目的精彩程度。這種做法也是非常新穎的。

從傳播形式上講,不同於以往的詩詞類節目和音樂競演的方式。節目研發了輕賽制重傳播的形式。並且為每首歌量身定製四種不同的新媒體產品。在播出時通過手機搖一搖,從電視轉到手機實時分享。H5互動,微信公眾號文章,節目短視頻,音頻同時分發。並且和多方平臺合作,比如微信,微博和各大音樂平臺。這種做法不僅從電視上吸引觀眾,而且用新媒體的方式讓他儘可能曝光在公眾的視野中,讓這檔節目火起來。

經典詠流傳,綜藝新高度

這種內容與傳播形式的創新,極大的響應了國家的號召。一個是在十九大大報告中指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檔節目讓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相融合。讓經典具有了新時代的屬性。並且這段情木,還非常貼心的。請到臺灣地區庾澄慶和香港地區曾寶儀的嘉賓,是他們真的很火嗎?還是專業性很高呢,其實裡面的政治意味就很濃。增加港臺地區,人們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這檔節目是在一個文化熱的大背景之下孕育而生的。在公眾井噴式的文化需求中,他及時出現了。《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一系列文化節目的。大熱讓央視製作方覺得人們已經開始接受的,這種文化類的節目,並且有了這種需求。同時,央視也是非常有經驗有能力的,《經典詠流傳》的出現填補了公眾在聽覺上享受中和國傳統文化的空缺。裡面的歌曲不僅能聽。而且它好聽,甚至聽一遍就能記得旋律會唱了,這也正達到了他的目的,傳承經典,具有非常現實的教育意義。現在課堂上很多都在學習詩詞過程中都會利用其中的歌曲,來進行學習。

經典詠流傳,綜藝新高度

而且我認為這檔節目是有情懷的。每首歌呈現出來的詩詞中有詩人的情懷。並且呢,傳唱人也有對於這首詩的切身的感受。而且能和普通大眾產生一種情感的共鳴。比如他們有一期嘉賓邀請了。山區的一個支教老師,他他在山區支教的時候改編了很多的詩詞,讓山區孩子們從中獲得一些樂趣。裡面有一句是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當那個老師和他的學生一起站在臺上演唱這首詩歌的時候,那種場景,可以說是非常感人。

經典詠流傳,綜藝新高度

儘管說了這麼多,這個節目為什麼這麼火的原因,其實他還是有很多考慮不太周到的地方。最為大家所詬病的是嘉賓點評的部分,這段節目邀請了四個嘉賓。有文化學者也有音樂大師。但是他們在點評的時候,我認為他們應該更加關注是字本身考慮現實意義,而不是商業吹噓。而且讓人很費解的是,這並不是一個音樂競賽類節目為什麼會有亮燈的部分。而且基本上每首歌他們。都亮了燈。那亮燈的意義在哪裡?鑑賞環節的不夠精彩,那節目的可看性就會降低。那觀眾可以選擇直接去音樂平臺,聽原聲大碟就好了。為什麼要看這個節目呢?

這檔節目,還有一個地方考慮不充足的就是,對於改編歌曲上原來的詩詞的一些字眼刪掉的會不利於傳承。比如在演唱定風波的時候,可能是為了押韻,而修改了其中的詞。如果在課堂上播放這首歌,而且老師又不及時。提出的話,學生們會不會就這樣背了下去?

經典詠流傳,綜藝新高度

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情感認同,與發展息息相關,血脈相連。如何在繼承中發展,是時代給媒體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戰,也是時代的賦予當代人應有的責任和使命。所以在做文化類節目的時候,專業性要非常的高,在解讀過程中不容偏差,要分清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和精華。而且要分清狂的文化在當時的時代意義和現在的時代意義不同的。不能和主流價值觀相違背。

而且我認為,文化類節目,不能走極端因為這類節目很容易做成泛娛樂化,或者是枯燥說教的形式,這樣會讓大眾就無法接受。所以呀,找到一個平衡點。其實就是雅俗共賞,經典永流傳節目我認為做到了這點。因為大眾都喜歡聽歌,特別是流行音樂。而這兩節目,它將詩詞。通過流行的唱法來演繹這就是雅俗共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