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越來越多人認爲六小齡童在消費《西遊記》情懷?

墨娛


青島凱德mall,巧遇六小齡童簽名售書,當時很興奮,買了兩本,一本36元左右,排了老長的隊,心想著這得啥時候才能輪到我,有點焦急。

沒想到售書時間一到,隊伍開始嘩嘩往裡走,那個速度和過地鐵刷卡不相上下。當時就很疑惑,這簽名怎麼會這麼快,老爺子成神人了?

雖然排在很後面,但還是很快就輪到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向籤售臺上靠近,靠近,靠近...然後被工作人員一把將書拿走,放到六小齡童前,只見他奮筆疾書,幾乎不到兩秒就可以完成一個簽名,戴著墨鏡,頭也不抬,簽完將書向外一推,動作行雲流水,把我看的目瞪口呆。

最後到我手上的書,已經不是我剛剛捧熱的那本。

工作人員把書給我後,大聲說:請迅速立場!催促我離開。

我看著這一整套簡單粗暴的籤售系統,看著一起進來的被推搡著的顧客,特別是那麼多眼神清澈興奮的孩子們,心中真是五味雜陳,出來後給朋友發了一句話:六小齡童吃相太難看!

大家認為他在消費《西遊記》的情懷,難道不是麼?他本就是這麼做的,從網上爆出這樣的消息,我真的很欣慰,很解氣。

同時,覺得很悲傷。

就像最近《延禧宮略》裡,傅恆的扮演者徐凱,被實名爆出家暴,出軌,約炮的醜聞,與電視中傅恆深沉痴愛的形象完全不同。觀眾一廂情願的以為他是傅恆一般的男子,卻沒想居然是個渣男。

所以,角色就是角色,只是演員演出來的,演員演技好,不代表他本人有多好,現在的觀眾雖漸漸理智起來,卻還總是免不了認為演員就該是那個角色的樣子。很難有人真的做到,愛角色,不愛演員。

六小齡童不僅本人與角色相差甚遠,還利用角色瘋狂撈金,令人不齒。我發誓再不參與他個人的任何活動,雖然我依然喜歡電視劇裡那個猴子。


你的感性我的分享


在最近被六小齡童相關話題頻頻刷屏後,終於忍不住站出來想發一句謹代表個人的聲音了。下面套用其他網民的一句話:
在這個打字不用負責任的年代帶動了另一批沒有自己主見、聽別人說啥就是啥的人。
六小齡童事件再一次把網絡暴力和網民腦殘的狀況呈現在社會面前。

那些噴六小齡童的人,很大一部分指責章金萊除了孫悟空就沒有其他拿的出手的角色,消費西遊記情懷等等。

呵呵,我真就呵呵了。

一、全世界那麼多演員,能有一個角色可以留名青史的有幾人?

絕大部分演員都演過很多角色,但一直都是默默無聞到終老。
幸運一點的,有一個或幾個角色被人們記住,幾年後又被淡忘。
混得再好一些的,有幾個角色會被記住的更久一些。
再好點的,有一個角色能夠長時間甚至幾十年不可超越的存在,成為角色神話,比如六小齡童這樣的。
再更上一層樓的,那就是好幾個角色都家喻戶曉,在影視界經久不衰的,請問這樣的又有幾人?

一個演員,一生有一個角色能夠被觀眾超過幾十年的記住並被視為不可超越或難以超越,已經是極為了不起的巨大成功了。

更何況章氏乃猴戲世家,用一輩子時間塑造好孫悟空就是最大的追求。
從這一點上看,六小齡童對得起章氏猴戲,算得上絕對光宗耀祖了。

如果因為僅塑造一個經典的角色就被人詬病,那麼扮演林黛玉的陳曉旭、扮演賈寶玉的歐陽奮強、扮演扮演周瑜的洪宇宙都要在心裡喊句mmp了。
反而,跑了一輩子龍套的演員們沒人指責,果然槍打出頭鳥。

二、噴子從不會設身處地代入他人的環境去體會事情的來龍去脈

首先,六小齡童是我父輩(甚至還大點)的人,而我父輩那代人受他們所處時代的影響也幾乎都會做出和六小齡童一樣的反應,即——
周星馳的《大話西遊》裡孫悟空和妖精戀愛是糟蹋名著。

但是得出這種結論,與六小齡童時代人的觀念是相符合的。

而以答主本人看來,這種觀念以及當下捧《大話西遊》的觀念激烈衝突源於不同時代的人群體對《西遊記》理解的巨大差異。

首先,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孫悟空可以說是最能代表我國傳統文化的虛擬角色。孫悟空的存在,已經是一種文化符號和象徵,甚至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張名片。
孫悟空的設定上,他首先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隻神猴。再加上他又是個出家了的和尚猴,所以按照原著設定,孫悟空是絕對不可能戀愛的,甚至和母猴談情說愛都不行。

孫悟空的人設來自吳承恩的《西遊記》和中國戲曲,是著名的文化圖騰。

從這個角度看,周星馳版孫悟空絕對不是正宗孫悟空,自然會被將孫悟空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人尤其是六小齡童那老一輩人看作異端。

但對於《大話西遊》中的戀愛情節,我倒有不同看法。
與其說《大話西遊》設置了孫悟空的愛情,倒不如說是為了滿足人們對齊天大聖的某種情懷。
曾聽見有人說當下的女孩子願意找豬八戒這樣的顧家男人,而答主卻和老一輩人一樣更傾慕孫悟空這樣的英雄。

孫悟空並沒有愛情,但是千千萬萬《西遊記》的讀者卻愛上了他。

齊天大聖!鬥戰勝佛!他是多少人心目中的男神?

正是因為讀者太愛他,所以在潛意識中希望孫悟空不再是猴子,而是一個真正有愛有恨、活生生的人!

《大話西遊》的這種設定,完全源於對孫悟空這個文化形象的愛。
但是影視劇在地球上出現不過一百來年,孫悟空卻隨著京劇在更久的時間長河裡深深根植在人們心裡。京劇中的武生齊天大聖恐怕才是這個經典形象最為正宗的傳承標誌。

而《西遊記》劇組在挑演員時,優先考慮的自然是擅長猴戲的京劇武生,六小齡童的孫悟空形象自然也是從傳統猴戲中衍生過來的,他以前也是專攻武生,這自然會被視為正統。周星馳是電影明星,不是專門演孫悟空的猴戲演員,他的孫悟空不被猴戲演員認可,情理之中。
就像梅葆玖先生不認可李玉剛這個男旦演員一樣。

我想以上足夠解釋六小齡童為何瞧不上《大話西遊》了,換成和他同樣的角度,恐怕誰也沒法認同《大話西遊》的孫悟空是正統。
這就是不同的環境塑造不同的三觀。
再說日本漫畫《七龍珠》的孫悟空不被六小齡童喜歡那更是正常不過,因為《七龍珠》算得上是較遠的《西遊記》衍生作品,幾乎可以獨立存在,不與《西遊記》發生直接關係,自然不能把那個漫畫形象視為我們的孫悟空了。
六小齡童用一輩子的時間塑造了孫悟空這個經典角色,孫悟空在他的心裡地位之高恐怕遠遠超過我們這些普通觀眾,他不願意任何人或演員演砸自己心中的神,是完全應該被理解的

三、所謂六小齡童自視甚高,過度消費《西遊記》等言論

首先前面關於六小齡童的黑料大多都是講故事,在法律面前皆是毫無證據的廢紙一張。
同樣也沒有人拿出任何證據證明六小齡童把自己視為孫悟空唯一的代言人。
相反,洋洋灑灑說六小齡童把自己當作孫悟空唯一代言的全都是來噴的。
我能說這反而證明了在這些人的潛意識裡早就認可了——六小齡童還他媽真是孫悟空唯一代言人呢!

由此可見他的孫悟空形象有多麼深入人心。

網絡時代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以至於現實中很多屁都不是的網民發現自己居然有藏在屏幕後直接呵斥高高在上的明星的機會,從而大放厥詞暴露自己的低素質和法盲的一面,為自己不值一提的平凡人生刷刷存在感。

可憐的一群人。
六小齡童其人私德如何,網上的人不過是道聽途說,完全不瞭解其中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就跟風噴。這種情況在很多明星那裡都有不勝枚舉的例子。
六小齡童顯然也不是完人,那些站在道德高地上的噴子更不是什麼完人。
至於什麼推銷自己的書啊啥的,做活動推銷書難道不是每個作者都在做的事情麼?難道孫悟空不需要吃飯麼?為什麼別的作者推銷書可以,六小齡童就不行呢?又有多少演員想自己能有一個角色流芳百世呢?
很多高票答案黑六小齡童的,有的是因為六小齡童“耍大牌”使得合作談不攏,這種情況下去黑六小齡童顯然是必須的,畢竟他沒給你面子啊

很多黑章的,都是因為他沒給你面子。

他不過是隨性點,沒有像其他演員那樣過度在意自己的公眾形象,展現自己而且是人人皆有的世俗一面就被舉國討伐,這再次證明了他的孫悟空深入人心——

最經典、最得民心的鬥戰勝佛!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蝶戀花緋


六小齡童被黑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六小齡童批評了當前愈演愈烈的惡搞經典的現象,而且主要針對的就是周星馳(雖然六小齡童並沒有指名道姓),眾所周知,周星馳的孫子們數量龐大,戰鬥力彪悍,被孫子們盯上了,鮮有不人設崩塌、名譽掃地的,他們無中生有、誇大其詞、斷章取義、顛倒黑白,無所不用其極,目的就是要把你搞臭搞倒。朱茵、李修賢、黃聖依、陸樹銘,等等,都是前車之鑑。現在是兩種理念、兩種路線的鬥爭,一種是惡搞經典,一種是維護經典。而現在被惡搞最嚴重的,無疑就是西遊記和孫悟空了。

我就以西遊記以及孫悟空為例,說一下經典到底能不能惡搞。

《西遊記》無疑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不僅在於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在於塑造了孫悟空這一偉大的藝術形象。



但是,近年來,孫悟空在某些惡搞電影的影響下,大量不讀書或讀書不求甚解的人被誤導,認為孫悟空是一個醜陋兇殘的吃人妖魔,因此有必要還孫悟空在原著中的本來面目。

孫悟空的身高:

在原著第二回中,有:

魔王見了,笑道“你身不滿四尺,年不過三旬,手內又無兵器,怎麼大膽猖狂,要尋我見甚麼上下?”

許多人據此認為孫悟空身高四尺,也就是差不多一米二三。然而,此處是混世魔王在貶低挖苦孫悟空,混世魔王身高三丈,當然看誰都是矮子。而且此時孫悟空已經三百多歲,並非年不過三旬。可見,混世魔王的話是作不得數的。

再看第二十回,孫悟空與黃風怪打鬥時,

大聖公然不懼。那怪果打一下來,他把腰躬一躬,足長了三尺,有一丈長短。

注意,這是作者視角,並非人物對話,應該是比較客觀的。可見,孫悟空身高應該是七尺左右,古人言,七尺男兒,屬於正常人的身高。

孫悟空是妖怪嗎?

《西遊降魔篇》中把孫悟空塑造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妖魔。那麼原著中孫悟空是妖魔嗎?請看原著第一回: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可見,孫悟空是仙石吸收天地靈氣孕育而生,天生就是仙。悟空出生時,驚動了玉帝,玉帝說,“下方之物,天地精華所生,不足為異。”所以孫悟空怎麼會是妖怪呢,即使孫悟空曾經誤入歧途,與妖怪稱兄道弟,但是與妖怪有本質的區別。

孫悟空吃人嗎?

原著第二十七回:

行者道“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儘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

據此,許多人認為孫悟空是吃人的,然而,在三十九回給烏雞國國王度氣時,有

原來豬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濁氣;惟行者從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為生,是一口清氣。

可見,作者設定孫悟空從來沒吃過人,而前文悟空之所以說自己吃人是為了嚇唬唐僧以免中白骨精的計。儘管孫悟空殺人無數,但面對那些幾乎把花果山猴類獵殺殆盡的獵戶、那些打家劫舍的強盜,至少悟空的殺人也是事出有因吧。

孫悟空有男女之情嗎?

孫悟空乃天地孕育而生,無父無母,或者說天地就是其父母,自然沒有男女之情,西遊記原文從來沒有提過孫悟空有愛情。

那麼,孫悟空的前世有愛情嗎?孫悟空沒有前世。第一回中說在盤古開天闢地之前,在混沌宇宙中就有一塊仙石,當盤古創造天地以後,這塊仙石便掉落到花果山之上。經過無數萬年以後,這塊仙石吸收了天地精華和日月靈氣,後來孕育出了一個石猴,他就是孫悟空。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孫悟空的元神是在混沌宇宙中修煉,也就是說他是一個先天聖人級別的神仙。

孫悟空是什麼長相?

原著有幾處描寫孫悟空的長相,如第二十回:


“柺子臉,別頦腮,雷公嘴,紅眼睛的一個癆病鬼;

第三十六回:

“真個是生得醜陋: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像屬螃蟹的,肉在裡面、骨在外面”

這一段要聯繫上下文,當時由於寶林寺的和尚刁難唐僧,惹得悟空發怒,嚷嚷著要打人,猴子發怒,大家應該都知道是什麼形象,當然是是齜牙咧嘴,獠牙外生。至於“孤拐臉、別頦腮、雷公嘴、黃眼睛、磕額頭”,基本上是猴子的正常長相,談不上醜陋二字。再一方面,這是人的視角,當一個操著人話、直立行走、似人非人、似猴非猴的生物出現在人面前時,哪個不是嚇得魂飛魄散,誰會認為這是個帥哥。但是作為猴類來說,未必就是醜陋不堪。我覺得就孫悟空的外形,張紀中版最形似猴子,也最貼近原著;六小齡童版孫悟空外形間於人猴之間,雖然有些美化,但符合大眾對孫悟空的美好願望,這種改編是值得鼓勵的,六小齡童身高適中,臉型瘦削,身段靈活,再兼之六小齡童是猴戲演員出身,可以說是飾演孫悟空的最佳人選,事實也證明了六小齡童把孫悟空塑造得惟妙惟肖、活靈活現,毫不誇張地說,六小齡童版孫悟空可以說是中國影視史上最經典的藝術形象了。而《西遊降魔篇》把孫悟空塑造得如此醜陋噁心兇殘,我看更像個黑熊精,嚴重背離原著和大眾的認知,罪莫大焉,其心當誅。






孫悟空是正義的化身嗎?

儘管《西遊記》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歷來有各種各樣的解讀,比如階級鬥爭說、官場爭鬥說、揚佛抑道說、修身養性說,等等。但個人認為《西遊記》最大的成功就是塑造了孫悟空這樣一位正義的超級英雄,這是西遊記的主旨,也是西遊記受到大家喜愛並且能夠流傳至今的最大原因。作者在《西遊記》把孫悟空塑造成猴子絕不是隨意而為,而是有著文化遵循的。

“猴”在十二地支中為“申”,《說文解字》曰:申,神也。可見孫悟空是不折不扣神仙,這也是作者的本意。“申”字中間一豎代表閃電,“電”的本字即為“申”,同時又有通天徹地之意,即將民間的疾苦上達天聽,從而伸張正義,伸字即由此引申而來,伸張、申訴都有此意。可見,孫悟空就是正義的化身,其使命就是伸張正義、為民請命,在原著取經過程中,孫悟空無數次解民於水火,扶狂瀾於既倒,忠實地體現了這一主旨。和屈原、關公、岳飛、花木蘭等一樣,孫悟空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和標籤,承載著我們的文化血脈和民族情感。主席有詩云,“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表達了人們的對英雄的期盼。民間借用“火眼金睛”來形容識別真偽美醜善惡的高超本領。孫悟空甚至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吉祥物候選之一。可見,西遊文化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和靈魂,成為我們的精神圖騰。孫悟空的正義性不容否定,孫悟空與妖精的二元化對立不能顛倒。

孫悟空有缺點嗎?

西遊記之所以為偉大,不僅在於其塑造了一位偉大的超級英雄,也在於書中人物的立體性和多面性。我認為西遊記三個師兄弟正好對應了佛教中的“貪嗔痴”三個執念,豬八戒的貪:貪財、貪色、貪吃、貪睡。沙和尚的痴:心性迷暗、愚昧無知。孫悟空的嗔:易怒、好鬥、好吹牛。而西天取經的過程,既是扶危救困的過程,也是師兄弟們佛性修煉的過程。


經典可以改編嗎?

經典當然可以改編,不僅可以改編,而且應該鼓勵改編。但經典的改編由於時代的侷限性、觀眾的接受程度、技術條件等,必然會對原著進行取捨和改動。世界上尚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怎麼可能苛求影視劇與原著一模一樣?比如動畫版西遊記、大聖歸來、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基本上是在原著上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並且豐富了原著情節和人物形象,這種改編應該給予鼓勵。六小齡童也沒批評過這些正常的改編吧。甚至萬賴鳴版《大鬧天宮》、86版《西遊記》都是基於原著基礎上的改編,難道不夠經典嗎?

對於經典的看法,縱然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原著的改編必須要尊重經典,尊重原著的基本設定和主旨思想,比如孫悟空是先天的仙聖,而不是吃人的惡魔,孫悟空無男女之情,而不是到處留情,孫悟空是正義的化身,而不是與妖魔鬼怪沆瀣一氣。如果違背原著的基本精神和人物的設定,顛覆大眾的認知,挑戰民族的情感,則可以定義為惡搞。

六小齡童有資格批評惡搞經典嗎?

西遊記和孫悟空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財富,甚至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只要是中國人,你我他,都有資格批評這種惡搞行為,何況是對西遊懷有深厚感情的六小齡童。其實不只是六小齡童,86版《西遊記》總導演楊潔、經典濟公的扮演者遊本昌等都批評過惡搞經典的行為。





但六小齡童從來沒說過孫悟空是他的專利,從來沒說過要壟斷西遊記壟斷孫悟空,從來沒說過不讓他人拍西遊記演孫悟空。而且他還多次鼓勵和提攜演猴戲的後輩演員,多次與猴戲演員同臺表演。六小齡童目的就是宣揚西遊文化、宣揚悟空精神。換位思考一下,當有人惡搞糟蹋我們為之奮鬥一生的信仰時,我們是什麼態度,然而,現在很多人不僅不支持六小齡童,反而對這樣一個老藝術家極盡嘲諷辱罵之能事,欲將其搞臭搞倒。人無完人,一個人不可能沒有缺點,捫心自問一下,誰能一生沒有做過幾件錯事,但噴子們揪住一點,進而否定六小齡童維護經典的正義性。難道把六小齡童搞倒,惡搞經典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橫行嗎?


看看國外的影視是如何弘揚民族文化的,《魔戒》《雷神》《尼伯龍根》《巴霍巴利王》等等,沒有哪個國家是這樣惡搞糟蹋本民族文化的?美國沒有自己的歷史,卻拍遍了幾乎全世界的歷史,古埃及、古希臘、西歐、北歐歷史和神話是美國經常涉略的領域。近年來,美國開始進軍中國題材,動畫《花木蘭》《功夫熊貓》系列已經取得了成功,據聞,真人版《花木蘭》已經在籌備當中,而我們自己卻在惡搞經典,自己把自己的文化毀掉了。

周星馳懂西遊記嗎?

周星馳出身香港市井,上個世紀七八九十年代對香港流行文化影響更大的是日本的流行文化,比如日本的歌曲、電影、動漫等等,有句話叫日本學歐美、港臺學日本、大陸學港臺,此言不虛矣。周星馳對中國傳統文化本來就沒有多少認知,更談不上尊重二字。甚至對《西遊記》從來沒有讀過一遍。當然,這是當時香港的大環境使然,我們不能苛求周星馳必須要學習並且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但這樣一個沒讀過《西遊記》,僅從電視和漫畫中接受了一些零碎西遊信息的人有什麼資格來拍攝詮釋西遊。你要傳達你的那些情情愛愛和暗黑思想,完全可以另起爐灶另架鍋,難道只有惡搞顛覆經典才能達到目的?孫悟空招你惹你了,你要如此黑他醜化他?一會兒愛你一萬年,一會兒一萬年又太長了,現實中,自己是怎麼對待愛情的,難道心裡沒點數?




實際上,從小到大,此人最喜歡的是日本動漫,其所謂的無厘頭風格很大程度上就是日本動漫的真人版,很多電影橋段都在借鑑模仿抄襲日本動漫。其製作的《大話西遊》《西遊降魔》《西遊伏妖》等一系列惡搞電影,也具有明顯的日本動漫風格,而惡搞西遊的始作俑者就是日本人。周星馳在電影中讓孫悟空唐僧和妖精談情說愛,醜化黑化孫悟空,讓孫悟空和唐僧搞基,把唐僧惡搞成是豬八戒和蜘蛛精亂搞生成來的,這難道不是對西遊記的褻瀆?賈玲把巾幗英雄花木蘭惡搞成一個貪生怕死、胸無大志的人遭到大多數人的口誅筆伐,最後賈玲道歉才了事,可為什麼周星馳惡搞孫悟空卻被說成最貼近原著?這是不是有點無厘頭呢。


周星馳的粉絲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周星馳的粉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這些人以“孫子”自居,成天給周造勢,他們扛著旗幟,上面寫著“喜劇之王”(周星馳自封的)四個大字,喊著口號,諸如,一年一影帝,世界上有兩種電影,欠一張電影票,其他人都是垃圾,無敵啦,寂寞啊,等等,甚至編造出四川地震捐款3000萬、捐建100所小學、捐骨髓等來為周造神(當然對於這些謠言,周星馳的態度是既不肯定也不否認,享受著被粉絲們造出來的光環)。電影圈中與周星馳合作過的人,幾乎被他們噴了個遍,周星馳偷情出軌被捉姦,他們噴朱茵,周星馳忘恩負義不懂感恩,他們噴李修賢,周星馳不懂禮尚往來,他們噴馮小剛,周星馳壓榨黃聖依(法院判決認定的),他們噴黃聖依,周星馳耍大牌、看不起大陸人,他們噴陸樹銘。凡是與周星馳有矛盾的人,幾乎都被黑成了負面的存在,難道周星馳是天生的偉光正?娛樂圈只有周星馳一朵白蓮花?其他所有的人都是人渣?他們一旦發現不利於周的言論,就發出一支穿雲箭,群起而攻之。周星馳拍了西遊,演了孫悟空,作為最經典的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再加上六小齡童批評惡搞西遊,怎麼可能避免被噴的命運呢?


沒有經典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而有經典文化卻不懂得珍惜的民族更是可悲的,不僅不懂得珍惜而且還為糟蹋惡搞經典的行為大唱讚歌的民族是最為可悲的。


猴神大叔的小蘿莉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說六小齡童在消費《西遊記》情懷,我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絕對不會對一位老藝術家惡言相向,對陪伴自己童年經典的人進行謾罵,人家年輕的時候給你成就了經典,到了六十歲還要遭到謾罵,真的世態炎涼

在網上翻閱了一下,說六小齡童消費情懷的是因為他的新片《財迷》一個小成本電影,從預告片可以看出六小齡童飾演的是一位財迷,在得到巨大財富之後,想象著成就一番大事業,最終因為什麼變故開始收斂貪性,回到家庭的故事

從海報上可以看出,主演是六小齡童、馬德華、劉大剛、汪粵,西遊記師徒四人再度合體了。電影本來是準備在年前上映的,作為一個小成本電影也沒想和那些賀歲片搶票房什麼的......


可奇怪的點就來了,一部還沒上映的電影立馬被炮轟爛片?真是厲害了啊,看都沒看就知道,可能是罵的太難聽了,最終六小齡童宣佈《財迷》在年後上映,嗯,一直到現在還沒上映

網友們罵的也有板有眼的,首先是六小齡童的扮相問題,演了那麼多年的孫悟空,有誰看過你別的出彩的角色的?再就是電影中的“笑料問題”,有自媒體指出其中的笑料已經是“百年老梗”了,還指出電影中一直在消費著“西遊記情懷”,什麼扮孫悟空之類的。最後總結一點,近六十歲的六小齡童已經與我們的審美脫軌了,喜歡的是他的過去而非現在

還有人好像要和六小齡童本人開撕,我真是不敢想象,要是六小齡童本人看到這樣的對話會怎麼想?

先不說六小齡童的身份,單單人家是一位近60的老人,中國人都知道“尊老”的傳統美德,更何況這還是一位為我們創造經典幾十年的老藝術家,某些國民的素質真的很讓旁人感覺臉辣

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多麼簡單的事情。。。還非要在這兒加上個“消費情懷”!人家六小齡童到處宣傳逼著你看了?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了,我也是剛剛上網查閱才知道還有《財迷》這部電影,看來六小齡童的“消費情懷”宣傳的不是很成功啊

對了,還有一些人說六小齡童一輩子都在拿“孫悟空”說事兒,這個都能變成噴點,我真的無語了......

六小齡童本身就是猴王世家,六歲就開始學猴戲,就算不拍《西遊記》也會一輩子拿“孫悟空”說事兒,怎麼著,塑造了個經典,反而還不能說“西遊記”了?這都是些什麼邏輯


六小齡童消費西遊情懷事件,大家怎麼看呢?


愛電影小青年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為什麼認為六小齡童在消費《西遊記》的人越來越多?那是因為有那麼一小撮永遠以最大的惡意去猜想任何“人”和“事”的人,在這個打字不用負責任的年代帶動了另一批沒有自己主見,聽別人說啥就是啥的人。

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人經常用六小齡童壟斷了孫悟空除了六小齡童,沒人能演孫悟空來攻擊他,但是卻拿不出任何六小齡童在公共場合說只有他能演孫悟空的證據,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些人一開始先自己YY,然後越想越覺得自己YY的是真的,然後自己就想信了。

說實話,與其說是六小齡童在消費《西遊記》,不如說是廣大喜愛西遊記得觀眾,強行把六小齡童和西遊記綁定在一起,人家可沒有說什麼西遊記是他家的話哦。


餘生閒談


我是一個80後,西遊記伴隨我走過了每個假期,是我們這代人心中無法超越的經典。

章金萊老師只說西遊,因為他塑造的這個經典形象限制了他的戲路。後來也拍過電視劇,反應平平。既然這樣,要是你你做一輩子經典人物,還是去改變形象讓人去吐槽?

如果你是我們這一代人,如果看到孫悟空拍了一部愛情片,大師兄拍了一部抗日神劇,猴哥拍武俠片了。。。也許感覺怪怪的!

我們小的時候不像現在,這劇那劇,這電影那電影,你們看過還能記住幾個?當時過過癮罷了。我們這代人是有情懷的,戀舊的。每當看到章金萊老師,多多少少會勾起哪個假期的回憶。不像現在,就算是時下在線大片,我不是藥神,讓你看第二遍你還有興趣嗎?

你等著看下面的回覆,你看看那些70後,80後,90後,甚至60後,50後,哪個沒把西遊記刷了無數遍?我大爺爺10後,那時候那個假期也跟我們看西遊,直到我後來上班了,不看了,每次回去,坐著看電視的時候,我大爺爺都問,有孫猴嗎(就是有演西遊記的嗎)?

而且章金萊先生就是出生在猴戲世家,不說西遊記說紅樓你接受嗎?

我倒是想說你們這些八卦,是你們在消遣六小齡童,是你們在侮辱經典,你們在拿我們的回憶蹭熱度。閒著沒事去村裡衚衕口找幾個老孃們侃侃誰家雞丟了,誰打麻將輸了三毛。

致敬經典,謝謝章金萊先生為西遊記作出的貢獻,謝謝西遊記伴我度過的每個寒暑假,我們的童年因為有西遊記,而增添了太多的樂趣。



悟空運動鞋


六小齡童老師其實並不懂《西遊記》,他心中的《西遊記》是要加一個大大的引號的。

《西遊記》的精神本來就是來自於民間傳統信仰的,從玄奘法師西行的故事傳播以來,從宋到明,說書行當、戲曲行當的無數民間藝術家,對整個故事進行了大量的擴充和改編,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西遊記》故事。

整個過程中,並沒有什麼“定於一尊”的原教旨《西遊記》。

比如,我之前經常提起的元末明初楊景賢創作的戲劇版《西遊記》,是較為早期的完整西遊故事,在這本書裡,很多劇情都是讓現代讀者大跌眼鏡的——

比如,孫悟空在這部戲劇中是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一個弟弟的,還霸佔了金鼎國的公主,偷盜王母娘娘的仙衣,被託塔李天王拿下,虧得觀音求情才活下來。

恐怕六小齡童先生看到這樣的《西遊記》也會破口大罵,說這是對孫悟空的褻瀆。

但是這偏偏是比通行本的《西遊記》早很多的早期版本啊。

所以,六小齡童老師最大的問題在於並不懂《西遊記》,他不懂得之所以會有《西遊記》,恰恰是因為歷代民間藝術家們持續不斷的加工、創作,這裡頭很多的故事不登大雅之堂,也不可能盡數符合當代人的審美品味,但沒有他們,《西遊記》是不可能誕生的。

被定為聖經的,一字不可易的《西遊記》,其實就宣告了《西遊記》的死亡。

六小齡童老師出身猴戲世家,演繹的孫悟空形象深入人心,這是別人無論如何也無法貶低的成就,但如果因此就把自己定位為《西遊記》的專家,到初宣揚西遊記不能惡搞,這就違背了《西遊記》最大的精神。


夜小紫


鎮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她全不理會那些事,只是直著眼睛,和大家講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我真傻,真的,”她說,“我單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狼……”

她於是淌下眼淚來,聲音也嗚咽了。 這故事倒頗有效,男人聽到這裡,往往斂起笑容,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

她就只是反覆的向人說她悲慘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個人來聽她。但不久,大家也都聽得純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唸佛的老太太們,眼裡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後來全鎮的人們幾乎都能背誦她的話,一聽到就煩厭得頭痛。 “我真傻,真的,”她開首說。 “是的,你是單知道雪天野獸在深山裡沒有食吃,才會到村裡來的。”

他們立即打斷她的話,走開去了。 她張著口怔怔的站著,直著眼睛看他們,接著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覺得沒趣。但她還妄想,希圖從別的事,如小籃,豆,別人的孩子上,引出她的阿毛的故事來。倘一看見兩三歲的小孩子,她就說: “唉唉,我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也就有這麼大了……” 孩子看見她的眼光就吃驚,牽著母親的衣襟催她走。

於是又只剩下她一個,終於沒趣的也走了,後來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氣,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問她,道: “祥林嫂,你們的阿毛如果還在,不是也就有這麼大了麼?”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經大家咀嚼賞鑑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只值得煩厭和唾棄;但從人們的笑影上,也彷彿覺得這又冷又尖,自己再沒有開口的必要了。

看得懂的,肯定看的懂,看不懂的,也正好省心。


扣毛


其實我知道回答這個問題會捱罵。

《西遊記》作為我們這一代印象最深刻的電視劇,他的經典性已經毋庸置疑。每到寒假暑假我們最愛的就是坐在小板凳前等著電視機裡傳來那熟悉的片頭曲。據統計西遊記已經反覆播出了3000次,這也說明了這部電視劇驚人的影響力。劇中章金萊老師塑造的孫悟空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成為一種無法超越的存在。無數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叫孫悟空的英雄,而孫悟空的形象就是章金萊老師扮演的版本。




章金萊老師和孫悟空的淵源大家已經耳熟能詳,我就不多說了。為了塑造這個角色章金萊老師也是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艱辛。最終也獲得了大家的認可。這也是我們國內影視的一段佳話。

但章金萊老師和一些觀眾出現分歧也是在前兩年。《西遊記》這部電視劇傾入了他太多的心血,所以他對它格外珍惜,章老也一直以宣傳西遊文化為己任。但是問題此時也出現了。除了電視劇《西遊記》外。中國後來又出現了一些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西遊題材影視作品。一代經典電影《大話西遊》就是其中的最傑出代表。這部電影也是我的最愛。但《大話西遊》是對西遊故事的全新解構,並不是根據小說《西遊記》創作的。所以在塑造經典的同時看起來非常具有顛覆性。這是和章金萊老師理解的西遊是不同的。最終他開始不斷批評類似作品是對經典的破壞與侮辱。但是沒想到很多觀眾並不買賬,認為他過於霸道和自私,依仗自己曾經塑造的經典角色而把孫悟空和西遊作為自己私產,不允許別人有其他的解讀與創新。這些爭論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至今還在爭論。



我其實一直都很喜歡章老的孫悟空的角色,但在這件事上我也覺得章老有點過了,有點以自己的地位給人扣帽子的感覺。藝術本應爭鳴與創新。在吳承恩寫小說《西遊記》之前西遊的故事在民間早已流傳。所以小說《西遊記》也是對這些傳說的再加工,也是一種創作。章老出於對電視劇《西遊記》的熱愛處處維護我們是理解的,也是贊同的。但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更別說西遊的故事流傳到更注重文化多元的今天。就必須允許現代的人對西遊記有不同的解讀,而不是隻能聽一家之言。電視劇《西遊記》我愛看,《大話西遊》也是我喜歡的經典。非要分個高低我覺得實在沒必要,百花齊放才是藝術繁榮的前提,萬馬齊喑才是藝術最大的悲劇。最後,希望我們能看到更多的西遊題材的經典作品。




朱鐵平


六小齡童,原名章金萊,1959年出生,1982年出演《西遊記》,他為人謙虛,處事低調,他是四代傳承的“猴王世家”,父親六歲學藝取藝名六齡童,哥哥跟隨父親學藝取名小六齡童,後哥哥不幸患病去世,他也秉承父業,為以示尊重,取名六小齡童。

他主演的影視作品很多,只是人們記住的角色很少,單單記住了那個大鬧天宮的孫猴子,所以只要他出面,就有有人覺得他消費了猴王這個角色


其是不然,他以深入人心角色,來成就了這部西遊記,後續又出版了《兩代美猴王》和《猴王》,只能說六小齡童老師在成就這個美猴王,傳承這一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