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製造體系

綠色製造體系

資源與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推動綠色增長、實施綠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也成為衡量國家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推進綠色發展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途徑。

我國工業總體上尚未擺脫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發展方式,資源能源消耗量大,生態環境問題比較突出,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迫切需要加快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綠色製造體系。

綠色製造體系的建設內容

《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要積極構建綠色製造體系,走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產品、創建綠色工廠、建設綠色工業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壯大綠色企業、強化綠色監管和開展綠色評價。

開展綠色製造體系試點建設是全面推進工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對緩解當前資源約束具有積極作用,也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動綠色增長具有積極意義。

綠色製造體系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綠色製造標準體系、綠色製造評價機制和綠色製造服務平臺等。

綠色製造體系的建設原則

1. 市場驅動,政府引導。市場化驅動就是以企業為綠色製造體系的建設主體,政府從公共服務的角度,強化標準制定和實施,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規範和培育綠色製造服務行業,提升先進示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企業獲得實在的效益,從而激發出企業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

2. 標準引領,評價保障。發揮標準體系在綠色製造體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以公平、公正、公開的綠色製造評價體系為保障,規範和促進綠色製造體系建設。

3. 多方參與,協作共享。按照平等、開放、協作、共贏的工作思路,科研院所、行業協會、生產企業、服務機構、金融機構等共同參與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工作。

4. 重點突破,協同推進。優先選擇重點區域、行業及產品等開展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積極應用管理平臺和大數據等手段,提升政府、園區、企業對綠色製造的管理水平,及時總結並推廣先進示範的建設經驗,協同推進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的各項工作。

綠色製造體系的建設目標

到2020年,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工業全領域全過程的普遍要求,工業綠色發展推進機制基本形成,綠色製造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工業綠色發展整體水平顯著提升。

到2020年綠色製造體系初步建立。綠色製造標準體系基本建立,綠色設計與評價得到廣泛應用,建立百家綠色示範園區和千家綠色示範工廠,推廣普及萬種綠色產品,主要產業初步形成綠色供應鏈。

綠色製造體系的政策扶持

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中央預算內投資、技術改造、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專項建設基金等資金渠道及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集中力量支持傳統產業改造、綠色製造試點示範、資源綜合利用等。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節能節水及環保(專用)裝備等領域財稅支持政策,將綠色節能產品納入政府採購。

以綠色金融支持工業綠色發展,不斷擴大工業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規模,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積極開展綠色消費信貸業務。積極研究設立工業綠色發展基金,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綠色製造業。建立企業綠色發展水平與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貸款聯動機制。鼓勵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綠色轉型提供便捷、優惠的擔保服務和信貸支持,積極發展融資租賃、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信用保險保單質押貸款。

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的意義

Ø 綠色製造是解決國家資源和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是行業實現綠色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必然選擇。

Ø 綠色製造體系的建立,可推動企業健全綠色發展長效機制,走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確定企業在工業綠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

Ø 打造成為行業綠色發展標杆,提升企業品牌綠色競爭力和影響力。

Ø 可獲得政府促進綠色轉型的財稅、金融、產業政策的支持,包括綠色節能產品納入政府採購名單。

Ø 領軍型企業可作為牽頭單位,聯合重點企業、上下游企業、綠色製造方面第三方服務公司以及研究機構等組成聯合體,以聯合體方式協同推進,承擔綠色製造系統集成任務,並獲得中央財政支持。

綠色工廠建設

綠色工廠是製造業的生產單元,是綠色製造的實施主體,屬於綠色製造體系的核心支撐單元,側重於生產過程的綠色化。

優先在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建材、機械、汽車、輕工、食品、紡織、醫藥、電子信息等重點行業選擇一批工作基礎好、代表性強的企業開展綠色工廠創建。

綠色工廠應在保證產品功能、質量以及製造過程中員工職業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週期思想,滿足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與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環境績效的綜合評價要求。具體詳見綠色工廠評價要求。

綠色工廠特點:用地集約化、生產潔淨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

綠色工廠評價依據

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制定綠色工廠評價標準體系,制定《綠色工廠評價通則》以及各行業綠色工廠評價導則標準。

綠色工廠試點示範項目評價工作按行業進行,工廠所屬行業依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分類。

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在本地區的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中細化綠色工廠創建工作內容,並依據綠色工廠評價要求規定的評價指標體系明確本地區綠色工廠評價要求及評分標準,達到地方規定的分數要求的單位納入綠色工廠名單。

綠色工廠評價方式

企業(含央企)、園區按照綠色製造體系的相關標準開展創建工作並進行自評價;

企業、園區達到綠色工廠標準時,委託第三方評價機構按相應的評價標準開展現場評價:

l 收集評價證據,證據收集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查看報告文件、統計報表、原始記錄;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對相關人員的座談;實地調查、抽樣調查等;

l 對評價證據進行分析,評價工廠是否滿足評價要求提出的綜合評價指標。

綠色工廠申報示範企業要求及後續監督

滿足申請條件的企業對照相關標準或要求進行自評價後,委託符合條件的第三方評價機構開展現場評價。評價合格的企業可按所在地區綠色製造體系實施方案的要求和程序,向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提交相關申請材料。

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區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對申請材料進行評估確認後,向工信部推薦評估合格、在本地區成績突出且具有代表性的綠色工廠名單,並隨附相關材料。工信部將在地方主管部門推薦意見的基礎上,依據相關評價標準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必要時採用現場抽查等方式,確定國家級綠色工廠示範名單,按程序公示後向社會發布。

綠色製造公共服務平臺定期公佈列入綠色製造示範企業、園區的綠色製造水平指標及先進經驗等信息。不定期對示範企業自我聲明信息開展抽查,對抽查不符合綠色製造示範要求的,從示範名單中除名,連續三次抽查無問題的,在五年內免於抽查。

綠色評價服務內容

Ø 為客戶提供綠色製造申報資料申請、體系建立等諮詢服務,協助企業建立集資源、能源、環境、安全、職業衛生為一體的綠色管理體系,將綠色管理貫穿於企業研發、設計、採購、生產、營銷、服務等全過程,實現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綠色化;

Ø 為客戶提供綠色工廠自評價服務,協助完成綠色工廠自評價報告;

Ø 開展綠色製造體系相關評價工作,出具綠色工廠第三方評價報告,具體內容包括申報工廠是否符合綠色工廠要求進行評價,說明各評價指標值及是否符合評價要求情況,描述主要創建做法及工作亮點,對工廠持續創建綠色工廠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等。

北京三星九千認證中心

北京三星九千認證中心成立於1996年7月,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單位聯合出資組建,是具有深厚行業背景的專業機構。

三星九千匯聚和培養了一大批各專業的優秀人才。擁有來自各行業背景、具有紮實專業基礎及豐富管理經驗和實踐經驗的評價專家和管理諮詢專家。近年來在能源、環保等領域創新服務模式,加強能力建設,並承擔政策研究、標準編制等工作情況,為更好地推動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建設不斷努力。

我們熱切期待為各行業企業提供有價值的綠色評價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