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魯迅的「中國人的根劣性」言論?

反迷你的意大利國王


魯迅痛恨儒家對國民的洗腦,才棄醫從文,用筆去戰鬥。

中國的儒家文化,對人思想管控的太嚴了,幫統冶者愚民,認為獨裁才是中國唯一選擇。

天子是上天派下來統治人民的,是唯一合法的統治者,那怕他在壞,都要無條件服從,因為他是老天派往人間的使者,壞不是真壞,只是暫時被魔鬼矇蔽了雙眼,在儒家幫助下會改過。

從來不讓人民想,天子也是人,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不然漢人為什麼老被外族人欺負?

儒家告訴民眾不能造反,否則會沒了國運,不能向天子索求人權,否則會壞了社會風氣,不能不忠君,否則會亡國。

魯迅是很反感中國的獨裁統冶,儒家的愚民政策,用筆告訴民眾,一個國家如果不民主,對人民有多可怕。

魯迅很聰明,只告訴民眾歷史上獨裁者對民眾的剝削有多狠,儒家從政者對人民的壓榨有多狠,讓民眾去感受。

借古諷今,指桑罵槐,隔山打牛,讓統冶者,儒家當權者很受傷,又找不到證據反駁,因為魯迅說的沒錯。

魯迅從沒講中國人不行,不聰明,不勤勞,只是很反感獨裁統冶者的無能,儒家的愚民政策。


光芒萬丈34957


在魯迅的作品中,貫穿了對中國人國民性的解剖,目的是讓人們看到自身民族靈魂深處的疾病,從而實現精神的浴火重生。

魯迅解剖國民性思想產生的根源在於:一是清末民初中國日益淪為兩半社會的危亡現實;二是中國與西方在思想意識、政治制度、經濟水平、社會治管等方面的巨大差距;三是傳統文化的桎梏、統治階層的黑暗以及民眾精神萎糜和思想沉淪;四是西學東漸的歷史潮流;五是個人受到尼采、陀思妥托夫斯基等思想很深的影響。

魯迅精神解剖很重要的幾部作品:一是《狂人日記》,是對兩千年儒家為代表傳統思想的宣戰檄文,對中國國民性的思想基礎全盤否定;二是《阿Q正傳》,在阿Q身上集中反映了精神勝利法及其危害,藝術地創造了世界級的文學典型形象;三是《藥》,挖掘國人的精神麻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儒客非儒客


魯迅先生的言論向來以犀利、露骨、直白、直達人心著稱,就是魯迅先生所說“中國人的根劣性”,這樣的文字成立是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的,不是放諸四海而皆準,也不是放諸歷史而有用。(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首先來說,魯迅先生生活的民國時代,風氣將開未開,政治將明未明,自有將有為未有,一切都呈現出過渡時期的特徵,包括器物、思想和制度層面,各方面都是讓人即看到希望 又讓人心生急迫,因為所有的革新進程是那麼的緩慢!

因此,這時候言詞激烈如當頭棒喝一般本不難理解,而魯迅先生最擅長的莫過於類似於此的“激烈言辭”,比如說“吃人的社會”、比如說“中國人的劣根性”、“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比如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樹,左邊的是楊樹,右邊的也是楊樹”……句句鞭辟世道,句句又振聾發聵。


人的一切行為,都是與時代相契合的,越偉大證明與時代契合的越緊密,揭露時代問題越準確,因此,魯迅所說“中國人的劣根性”,站在時代背景來說,絕對有其積極的意義所在。

魯迅能這樣說,已經是在把目光轉到了社會層面,而不是自說自話的嘟囔嘴,魯迅的時代,是一個提倡反對、反抗甚至造反的年代,“反對有理”、“反抗有理”、“造反有理”,不反對不反抗不造反就是愚鈍麻木的順民,就要被批判,就要接受先進的造反思想。

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任何的“批判”都是是符合時代潮流的,毫無違和感的情況下,說的多了自然影響就大。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面臨的問題,魯迅說的當然有道理,但是在這樣一個統一的時代,一個繁榮的時代,一個戰亂遠比任何時代都要少的時代,自然不可能總提反對、總提反抗、總提造反。

也許多以和諧、多提發展、多提幸福生活、多提安居樂業,才更符合時代要求吧!


歷史三日談


魯迅說中國人的根劣性,可不是說中國人的老祖宗就劣,魯迅說的是當時中國的教育有嚴重問題,教育就是人們的根。魯迅生活那個年代教育就不公平合理,每天教些用處不大的知識,有的對社會進步發展還有危害,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對國家沒有多少貢獻,還會影響國家發展和進步。民族教育就像樹的根一樣,長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就是中國人的根性 ,教育良好國人的根性就好,教育不良國人的根性就不會好得。魯迅就是為當時不良的教育憤怒,所以魯迅才會說中國人的根劣性得,根劣性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有良好的教育,中國人的根劣性沒幾年就改變好了。


小財神博士688


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人劣根性”,同他對國民性的批判是一體的,魯迅先生在對整個社會的黑暗進行鞭撻的同時,他對中國人的人性更加深入地挖掘,通過對其劣根的揭示,從而啟發當時愚昧不堪的國人。

在魯迅先生看來,中國人的思想中殘存著先人們留下的國民性,這便是他小說中的看客精神,亦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也是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上的偽知識分子,從魯迅早期的創作開始,他便表示首在立人,的確如此,從《吶喊》、《彷徨》到《野草》、各類雜文集,都顯示了他對於中國國民性的關注,魯迅先生之所以寫人性的劣根,才寫出了“絕望之於虛妄,正與希望相同”,“給未來以期許”等文字。



通過他的文,手中的那杆“槍”,激發中國人的靈魂,讓他們走出鐵屋子,不再仿徨。我們在這裡不能將魯迅先生的“中國人的劣根性”作為完全的批判,而是要將其視為魯迅救國,開民智的一種態度,並不是否定中國人,而正是因為深深地愛著這些農民和知識分子才會用極其犀利的筆調,寫出他所看到的中國,中國人。



紅雨說歷史


魯迅先生直指"中國人的劣根性",毫不掩飾個人好惡,是難得的"性情中人"。他主要還是對"中國人的劣根性"進行嚴肅的批判,對愚昧的中國人"怒其不爭,哀其不幸",魯迅有幾段話在如今社會還有現實意義!

魯迅話一.在中國,尤其是在都市裡,倘若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車捽摔傷的人,路人圍觀或甚至高興的人盡有,有肯伸手扶助的人卻是極少的。

魯迅話二.中國人的性情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調和,願意開窗了。

從魯迅兩段話描述,使我們深刻認識到"中國人的劣根性",我們要感謝魯迅先生給我們振聾發聵的警示,時刻要警惕自己,不要重犯"中國人劣根性"的錯誤,要做一個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複合型"人才。讓"中國人劣根性"見鬼去吧!


張文禪


魯迅以尖銳犀利的文字,直指民族劣根性,被盛讚為民族魂。柏楊以“醬缸理論”狠批中國人的劣根性,刺痛了無數“醜陋的中國人”。而今天,誰再談中國人的劣根性,可能會被網民的唾沫給淹死,甚至被罵為洋奴和漢奸。這是為什麼呢?時勢造英雄。



魯迅所處的時代,是積貧積弱的黑暗舊中國,國民深受數千年封建帝制的奴化,沒有文化,何來政治主見?貧中求存、亂世求生,能吃飽飯、活下去就行,彼時,國民的主體是愚昧、麻木而沒有尊嚴,迫切需要喚醒。

因此,魯迅雖不是黨員,卻被稱作無產階級偉大戰士;並沒有投身革命實踐,卻被謂為民族的脊樑



柏楊寫醜陋的中國人,那是文化大革命被批判叫停、市場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逐步凸顯的時期,民眾政治熱情減退,自我民主意識抬頭,思維也更加理性。因此,柏楊雖高調凌厲抨擊醜陋中國人,仍被大多數人認可為理性的吶喊。



而如今時代不同了,國家建設成就和民眾文化素質已有很大改觀,截然不同於往昔。很多高喊中國人醜陋的人,沒有站上新的維度,沒有以新的視角和方式揭露民族弱點,不僅沒有擊中人們的心靈,反而傷害了民眾的自尊心。特別是一些高唱民主自由的“聖戰士”,總喜歡與西方國家比,以人之長量己之短。不立足國情、不立足實際,不管是什麼問題,都要扣上中國人沒素質的屎盆子,這當然不會被廣大民眾所接受。



理性愛國要持辯證態度,更不能脫離時代背景。比如,魯迅先生當初的那些作品,如果放到現在才發表,只會是不錯的歷史戲劇本,沒人會認為那是喚醒世人、指引革命的著作。


抱庸齋主


魯迅是毋庸置疑的偉大文學家,思想家。但是魯迅的“國民劣根性”觀點我覺得還是有不妥地方。

魯迅生活的時代,老百姓生活的層次,如果按照馮友蘭人的意義來分,大多數百姓是按照本能而生存,也就是能滿足基本的生活就已經非常難得的狀態。少數百姓進入了為了自己的私利而活的狀態。魯迅的生活狀態不能說完全脫離了私利層次,但是成分已經很少了,一個留洋大教授進入了為了追求真理而活的層次卻把鞭子打向了為生存為私利而活的普通百姓。這是一打一個準,即便今天隨便拉出一個魯迅同階層的人去批判國民性也是人性炸裂。

魯迅追求真理的動機不用懷疑,但是通過鞭打底層民眾來求證真理的途徑是毫無意義的。民智之愚並非民之過錯。追求真理的人應該和同樣具備追求真理能力的人進行鬥爭,辯論。其實魯迅也是這樣做的,對於舊儒家知識分子,軟弱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魯迅也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往好了講可以認為“國民劣根性”是魯迅批判精神對底層民眾的誤傷,往壞了講可以認為是魯迅本人歷史侷限性造成的錯誤認知。

任何國家,民族,其文化背後都有著不合時宜成分,這種成分會隨著知識,文化,科學傳播而減少。社會的精英應該做的是追求真理,引領國家,民族前進。社會精英只知道利用自己的既得優勢對底層百姓進行鞭笞,這是精英的錯,也是民族進步機制的錯。


吱邢闔一


其實劣根性是人類共有的,特性是自私自利,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去爭,爭的頭破血流,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去損人利己,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中國歷史悠久,產生了文明, 也存在糟帕。歷朝歷代的更替,貫輸給人們的封建思想是克已復禮,做一個一切服從於國家統治下的順民,束縛了人們的思想發展。但人類自私自利的劣根性根深柢固。劣根性反應了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就連美國總統也迴避不了劣根性,美國利益為上。


金玉良緣x


真是這樣,想什麼,比如崇洋媚外,不愛國,認賊作父,裡通外國,漢奸。高傲自大,狗眼看人低,等等對了還有一個踢不進球說球不好,觀眾不好,評委不好運氣不好,分組不好。臭不要臉的。大家此時不點贊,等待何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