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所有公交车将装驾驶室隔离门,司机被要求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你怎么看?

刘亦鑫


重庆公交车出事,南京公交公司的反应也够迅速的。为了保证驾驶安全,南京要求所有公交车都装上驾驶室隔离门,这一措施也是非常及时的。但是该公司要求所有的驾驶员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就有点儿不对了。



首先,南京也紧靠长江,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给南京也是一个教育。为了防止乘客殴打司机或者争夺方向盘,有必要在司机与乘客之间设置一道隔离门。这是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简便的办法。

其次,公交公司要求公交驾驶员骂不还口,打不还手,这就有点儿过于忍让了。如果有的乘客知道公交公司的这种规定,故意辱骂侮辱司机,并且无理取闹,那么公交司机岂不只能一路忍气吞声?这也显得太软弱无能了。

所以这一规定太死板了。应当规定,公交车司机尽量不要与乘客发生争执,一旦碰到乘客蛮不讲理侵犯人权,应当立即停车并及时报警处理。

最后,该公司规定,最后给司机颁发委屈奖。感觉到这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知道委屈奖怎么认定?发多少奖金能够抵消委屈?

所以,对于南京公交公司的规定,有待于商榷和完善,希望大家给出出主意。


法重情深


恐怕很多朋友都能认同第一条而反对第二条吧?但实际上这两条都是对的。

第一条的目的是隔离司机与乘客,避免个别情绪激动失控的乘客攻击司机,导致全车乘客处于危险之中,这实际上已是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城市公交车的标配,因为类似的情况并非仅在中国发生过,且攻击司机的不仅有车匪路霸,想提前下车或与司机发生龃龉的乘客,也有精神问题突发或骤然激动失控的病人、醉汉乃至普通人,尽管这些人的动机各异,却都可能干扰司机,构成交通安全隐患并威胁车上乘客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实施必要的隔离势在必行。

不过是否要搞成图中类似堡垒的样子则大可商榷。如前所述,绝大多数涉及骚扰司机的突发事件属于即兴、突发事件,攻击者并非蓄谋和故意,而是在一时冲动下失去自控,隔离和屏蔽措施的主要设计目的,是通过给他们施加障碍,促使他们在造成更严重后果前冷静下来,并给司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应急处置,比如采取靠边停车,报警或紧急撤离等任何有助于缓和矛盾、避免车祸等更严重后果的行为,因此许多城市公交车一般采取两种保护设置,即隔离装置和应急车门,前者可以让肇事者一时半会无法靠近司机,后者则方便司机在需要时撤离车辆。图中这种“全封闭”装置造价太高,不便普遍推广,且对于“冲动激情型”肇事者的隔绝阻滞功能和“半封闭”的相近,而倘若是蓄意劫车之类恶性犯罪者,即便“全封闭”又有何用?

至于第二条看似不近人情,实际上也是必须的:司机并非简单的自然人,而是担负全车乘客安全责任的工作人员,如果分心于和乘客斗口甚至争斗,势必增加正在行驶中公交车的事故发生概率(此次万州事件就是例子),甚至即便在斗口、争斗后暂时平息,司机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这同样是交通安全隐患。因此“公交车司机打不还手骂不还手”是必须的规则,不仅对乘客、也对司机本人有利。


陶短房


其实像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中的驾乘纠纷在南京也发生过,好在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南京公交也从中吸取教训,引起高度重视。预计到2019年,南京公交车的驾驶室将全部装上防护玻璃门。并且南京公交集团将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我认为这种作法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其实公交车司机也属于服务行业,甚至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外地人员最先接触的应该就是公交车,因此公交车的形象也从不同层面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那么,既然是服务行业,就应该有服务标准。说直白一点,就是按流程办事。公交车司机也很辛苦,也是领的死工资,基本上都不高,没有必要为了挣几个钱和乘客发生矛盾,生一肚子气。因此,一定要保持平常心态。

第二,我相信能当公交车司机的,其心态一定很好,可以说绝对比普通人要强些。因为他们通常会通过层层考核,而且每年都要考核。我家门前就是公交车站,通常也和这些公交车司机聊天,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为了考核他们的心理素质,通常会给他们出很多的题。有的司机说她和一些精神不正常的人一同答题,最后搞得都不知道是自己不正常还是别人不正常。(听的我不由的笑了起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第三,为什么要给公交车装上隔离的驾驶室。

因为公交车司机可以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或许你不还口,更让有些人变得嚣张,也有人把生活的压力,或者在别的地方受到委屈却发到了司机的身上,这不是司机脾气好不好的问题。对于打不还手,但不排除有的人抓方向盘,有的人殴打司机,如果打在司机的眼部或者重要的位置,不是司机打不还手就可以避免不会发生事故的。因此最好给司机独立的驾驶室。

我看到了一个评论,说即使驾驶室门上有个洞,老太太都会用拐杖去捅那个眼。虽然有些搞笑,但也绝非不可能!

因此,我认为南京的这个作法可行!

其实我觉的南京公交还可以做的更好,比如不仅仅是设立委屈奖,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多多举办驾驶员减压方面的活动。

同时呼吁大家对这种妨碍公交车司机安全行为的人坚决制止,毕竟公交车司机也是人,是人肯定有情绪。绝不能让这种人为所欲为。举个例子,即使给公交车司机装上隔离门,也不能保障有些人打砸驾驶门,甚至辱骂,故意激怒司机。

驾驶室的门只能起到空间的隔离。治标不治本,应该对这种伤害甚至侮辱司机的人进行严惩!或者把这些人拉入黑名单,限制乘坐公交车。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希望不要再发生像重庆公交这样的悲剧,代价实在太大!


乡村小二哥


钻牛角尖了啊



望月


其实我觉得,安装了驾驶室的隔离门,其实是对于司机的一种保护。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谁都不想看到重庆公交车的悲剧再次重现。据了解,曾经在南京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所以才会受到重视,安装了这扇防护门。

其实大部分的司机朋友是没有问题的。我本人就在南京看到过有司机被乘客骂,但是一直也都没有回嘴。对于乘客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其实也是保障了车上另外的乘客的安全。毕竟假如回怼的话,很可能会激怒乘客,造成事情进一步的恶化。

单位会给他“委屈奖”也是安慰驾驶员了,知道他受了委屈。平时也可以给驾驶员安排一些心理的咨询,或者是一些解压的活动。我觉得这个规定挺好的。


鲸车评


只因错过一站,重庆乘客刘某用她的野蛮与愚蠢让整整一车人葬身江底。这起因为司乘矛盾所引发的特大事故震惊世人,其教训之惨痛实属近年来所罕见!

与此次发生坠江事故的重庆相似,位于长江下游的南京同样也运营着几条跨江公交线路。为了避免再次上演相同的悲剧,南京公交决定为下属所有公交车辆安装驾驶室隔离门同时要求全体司机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安装驾驶室隔离门属于物理性的隔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个别不法乘客对于司机正常驾驶的干扰,使得方向盘可以牢牢地掌控在司机的手中。而所谓“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要求则是希望司机能够理性地对待司乘矛盾,在双方发生冲突的前提下不让事件进一步的升级亦或是恶化。

尽管南京公交的相关做法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但其初衷很明显是为了有效地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值得肯定。当然,值得肯定并未意味着相关做法是完全到位的。虽然南京公交为司机设置了“委屈奖”,但是“委屈奖”显然不能弥补司机因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产生的心理失衡。如果一位司机多次受到乘客的谩骂侮辱或是殴打,那么他会不会由于长期的心理压抑而做出某些过激举动呢?这一点谁都无法保证。

实际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种要求并非南京公交的首创,真正开创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先河的当属公安机关。

前些年,为了强调所谓的文明执法,广大的基层警察一直秉承着“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要求。不过,警察的这种忍让不仅没有让那些对他们打骂之人心生愧疚,反而促使对方变本加厉,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警察自身执法权威的丧失。时间一久,守法之人认为警察懦弱无能,不法之人认为警察无足畏惧。

面对“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所产生的一些问题,近年来公安机关终于开始有所改变。一方面鼓励基层民警遭遇不法侵害时敢于采取必要的措施,另一方面加大了阻碍执行职务与妨害公务行为的追责力度。就公交系统而言,司机被打之后与乘客当车互殴显然不可,但可以借鉴公安机关的“维权”做法,对于乘客打骂司机的行为坚决报案处理,为司机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持。

唯有让每一个打骂司机之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才能减少坠江悲剧发生的概率!



通城丹妹


南京关于对公交车装驾驶室隔离门的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说乘客对司机辱骂和殴打的时候司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这不是对职业的尊重,恰恰是对得寸进尺的助长,重庆一件特大交通事故的案例也是个例,不能因为一件事情而人人自危,不利于公交车的正常行驶,针对重庆交通事故,各种各样的假设这两天也是层出不穷,比如有人认为对于坐过站的乘客,随地可以停车让下车,并且说这是以人为本,自然这就是不对的,这样只能让公交车秩序越来越乱,甚至于对于城市交通都会有直接影响。



公交车司机也是人,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确实有些牵强附会,根本就不合理,我们天天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要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能助长有些人的嚣张气焰,公交车司机将无法正常上班。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好脾气的人。越老实的人越被欺负,越好的人越被欺负,所以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本身就是被欺负的苗头,一旦这个规定实施,那对于这些公交车司机并不是有理的。


至于说给公交车驾驶室装隔离门,那也能说过去,不与乘客直接接触,那即是对公交车司机正常开车,不被打扰,同时也是对公交车司机也是一种保护。但是希望在装隔离门的同时给予公交车配备安全员,来保障安全秩序,同时也是对公交车司机的监督,更是对车辆安全行驶的监督。同时要按站停车,绝不能说需要下车随意停车开门。

安全行车,遵守公交车秩序,需要大家来维护,不要刻意去破坏公交车的正常行驶,既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对他人的生命尊重和负责。


珞珈评论社


南京的行动够快的。针对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南京为公交车全部装上防护隔离网,这个举措,是保护司机的举措,更是保护乘客的举措。但这是属于公交公司所能采取的措施,属于把司机与乘客隔离,把司机与社会隔离,这种物理的隔离,就能够保障公交车平稳运行吗?这种措施看似针对性很强,但我认为这种措施,只是一种自我安慰,或许最多能够治标,而是不能治本。

这种措施,好似是公交公司怕了素质低的乘客,而采取的“乌龟政策”“妥协政策”……还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都物理隔离了,两者之间,想打都不行;可是骂却互相都能听到。作为一个人来说,有情绪有感情的人来说,完全不生气,完全没有逆反心理,那是不可能的。并不是说,司乘关系,由公交公司或者公交司机主动改善,这对矛盾,就能完美解决的客观现实大形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单方面改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仍然保持原状态,总的情况能改变多少,实在是个未知数。也就是说,

南京公交公司虽然严格要求司机,对公交车做了物理隔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司乘关系,也不能完成避免重庆万州类似恶性事件的发生。

另外,从另一个角度看,当老弱病残孕乘客需要帮助的时候,被物理隔离的公交司机,还能不能伸出援助之手?物理隔离在隔离了概率很小的危险因素的同时,也把公交司机与乘客之间的良性互动、温情交流也隔离了!悲哉!如此看,南京这种措施,还是比较教条和僵化的!!!

真正杜绝重庆万州类似事件发生,还得从根本上来治理,需要多管齐下,协调综治。第一,就是加强人的素质的,提升道德精神的追求,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减少暴唳,增强互谅互让,心里装下别人;第二,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安全教育,让广大市民和乘客,能够知道公交车是公共场合,哪些事情可能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切实维护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第三,公交公司应该充分预料到各种突发事件情况下,制定出各种应对预案,由公交司机切实履行,适时动员乘员,团结一致,反对一切危害乘客安全的行为等等。应该制定以人为本的办法措施,而不是简单的物理隔离,一隔了之。


跟我学公文


标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隔离门装好了,司机发病了,方向盘失去控制,乘客由于隔离门而无法急停车辆,结果悲剧又发生了,结果专家又建议一定要拆除隔离门,尼玛这就是专家。



唯爱YOUWHEREYOU


当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公交车上,缺乏足够的文明正义感和安全感之时,有效隔离司机与乘客的“笼子”必然会闪亮登场。

但,且慢喝彩鼓掌!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与人们孜孜追求的文明和谐乘车环境目标而言,它毕竟只能是暂时的苟且之举,将来也少不了终究要被拆除的那一天。

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存不存在矫枉过正?值不值得在社会普及推广?这是需要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



记得小编所在的城市,以前所有的出租车里,乘客与司机之间,前后都是有封闭的“不锈钢笼子”的。乍一看,司机的确是比先前安全有保证了,可是冷冰冰的不锈钢笼子,的确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防范意识和不信任感,乘坐时间久了,便有丝丝不舒服的莫名感受涌上心头。

无独有偶,生活小区以前有“密集恐惧症”之称的、不锈钢和铁栏杆防盗网,也是堪称无处不在,密密麻麻,泛滥成灾,观之不雅。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区都在拆除、抑或是限制这种“缺乏安全感和邻居信任”的“笼子”现象。 因为大家随着素质提升、文明进步,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当人们的生活被防盗门、防盗窗、驾驶室隔离门隔离成越来越小的单元之时,文明/信任/互助/融洽/和谐的氛围气息,实际上已经距离人们渐行渐远…

而一个城市能主动去拆除更多的类似封闭“笼子”,无疑体现着一种社会的和谐和不断发展进步。



如同城市的品位不可能在一夜间形成,个人的素质的提升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立竿见影。

让每一个家庭用摆满鲜花装点窗景,而不是用防盗门窗锁住满城春色;要让每一个司乘人员,用文明素质提升和相互信任确保和谐出行,而非是用小小的驾驶室隔离门“获取安全”、一劳永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