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早的「首都」,如今卻是俄羅斯的州,可能永遠也要不回來了

今天我們翻開世界地圖,指到德國的位置,地圖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德國的“首都”在柏林。但柏林並非自古就是德國“首都”,在面向大西洋的海邊,有座叫“柯尼斯堡”的城市,曾經也當過德國的“首都”,且日子還非常的長。

德國最早的“首都”,如今卻是俄羅斯的州,可能永遠也要不回來了

現代德國從根上說是條頓騎士團世俗化的結果,而這個來自羅馬的軍事武裝,是如何獲取了今德國這廣袤的土地?時間節點可以追溯到1255年。

為了能夠把普魯士地區的“異教徒”完全剔除,條頓騎士團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的直接指示下,磨刀霍霍的殺向了普魯士,因兵器和戰術上的碾壓,很快條頓騎士團就在當地站穩了腳跟。

而為了能夠抵擋當地土著的瘋狂反撲,騎士團在當地開始修建大量城堡作為防禦壁壘,前文所提到的“柯尼斯堡”就是其中最堅固的壁壘之一。

1457年,條頓騎士團日防夜防的普魯士部落,在騎士們無節制的壓迫之下爆發了龐大的武裝起義,作為條頓騎士團總部所在地的馬爾堡城堡被瞬間踐踏成廢墟。

突圍的騎士們在普魯士土著部落的窮追猛打之下,逃進了“柯尼斯堡”設防,至此“柯尼斯堡”成為條頓騎士團的中心,而經過慘敗的條頓騎士團早已風光不再,只能依託鄰近的波蘭守住僅剩下的東普魯士版圖。

德國最早的“首都”,如今卻是俄羅斯的州,可能永遠也要不回來了

而在條頓騎士團衰敗的同時,歐洲教廷對世俗政權的影響力也在日益減少,原本被教廷壓在腳下的世俗王權,開始正式成為自身所管轄土地的絕對權威,歐洲政治世俗化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正因如此在1525年條頓騎士團的大團長,高舉新教改革的旗幟,從波蘭王室手中拿到了普魯士公爵的爵位,至此條頓騎士團開始向普魯士公國轉變。

但不幸的是騎士團團長一脈,通過世俗化獲得爵位不久就“絕嗣”了,1568年因沒有直系男性後代作為繼承人,普魯士公國邀請神聖羅馬帝國勃蘭登堡侯國的主人約翰·西吉斯蒙德,以末代公爵長婿的身份兼任普魯士公爵的爵位。

然而由於西吉斯蒙德自己的領土是在柏林周邊,作為大公的西吉斯蒙德以及其後人多是生活在柏林,因而漸漸的普魯士公國被“邊緣化”。

但是1701年1月18日普魯士和勃蘭登堡合併成為了普魯士王國之時,第一任國王腓特烈一世依舊是選擇在“柯尼斯堡”加冕自己的王冠。

德國最早的“首都”,如今卻是俄羅斯的州,可能永遠也要不回來了

所以從法理上來說,作為現代德國的直接前生“普魯士王國”的第一任首都即為“柯尼斯堡”,換句話說就是現代德國最早的首都是“柯尼斯堡”。

直到1871年,經過普魯士王國多位君主的努力,普魯士的版圖擴展到了整個中歐地區,成為奧地利帝國之外最彪悍的日耳曼人國家,才因首都需儘量輻射更多版圖的需要,自“柯尼斯堡”正式改成柏林。

再後來的故事大家就很熟悉了,首先是因為德國人輸掉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柯尼斯堡”為首的東普魯士地區,因一個叫波蘭走廊的政治產物,分離出了德國以柏林為首的本土。

德國最早的“首都”,如今卻是俄羅斯的州,可能永遠也要不回來了

再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戰爭狂人希特勒利用坦克大炮曾把德國版圖連為一體,但隨著德國再次輸掉第二次世界大戰,包括“柯尼斯堡”在內的東普魯士北部落入了蘇聯人手中。

不久蘇聯人以《波茨坦協定》為依據,合法的將該地改稱為“加里寧格勒州”。而為了防止當地人反抗,蘇聯軍人拿著槍“溫柔”的把絕大多數當地居民送回了德國。

至於德國還有沒有機會收回該地?因當地居民幾乎全是俄國人了,德國在當地幾乎沒有任何群眾基礎,加上這次“佔有”受二戰戰後秩序文件《波茨坦協定》的保護,只要世界格局沒有變化,德國高層根本不能碰這根線,否則就會被認為是對二戰戰後秩序有意見,將受到全世界人民“唾棄”。

配圖來源網絡,版權人若覺不妥,聯繫我們!立馬刪除

德國最早的“首都”,如今卻是俄羅斯的州,可能永遠也要不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