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郭嘉队!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日,易方达瑞惠和华夏新经济、嘉实新机遇、南方消费活力、招商丰庆5只“国家队基金”披露三季报。上述国家队基金在今年三季度均出现近99%的净赎回比例。它们的季报几乎都是以下这种风格滴——

别了,郭嘉队!

上面这只国家队基金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贵金属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项目配置均为零,表明基金确已空仓。

种种蛛丝马迹表明,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五只国家队基金,近2000亿元的维稳资金,正走在清盘的路上……

这种“残酷”的事实,引来股民惊呼一片!

跑输大盘的小李面红耳赤喊着:“国家队跑了!”

隔壁老王“如丧考妣”喃喃自语:“救市资金撤了?完了,全完了……”

空仓的路总喜气洋洋地说:“国庆节前精准清仓,躲过大跌!国家队操盘手可与我相媲美~”

然而,也有冷静的人。比如说,传说中的高手——涛哥。

他说:“三季报披露的毕竟是十月份之前的事情。没准哪天,国家队基金又回来了!”

只是,现在,我们真的还需要“国家队基金”吗?

2015年7月,2000亿维稳资金均分到5家基金公司,五只“国家队基金”成立。

自诞生之初,国家队基金就肩负着维持市场稳定运行的使命。

现在,我们的A股已经稳定地在沪指2600点附近运行了很长时间。

虽然偶有剧烈波动,虽然今年以来沪指跌了上千点,但市场上并没有弥漫着恐慌情绪,场内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踩踏式抛售。

其实,国家队基金的撤离早有征兆。

2018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官网发布《救市资金运作情况和有序退出建议》。《建议》称,目前,救市任务已经完成,市场恢复正常,

救市资金存在干扰市场运行、与民争利、资金脱实向虚等问题,其他市场经验亦表明救市成功后救市资金宜尽早和审慎退出。建议提高对股市正常波动的容忍度,不再赋予救市资金维稳市场职能;明确救市资金退出目标,规范救市资金操作,适时启动退出计划,逐步归并救市资金运作平台并将个股持仓转为指数基金,在市场可承受前提下通过多种渠道有序缩减入市资金规模

这个建议里面还是有些大实话的,比如说救市资金存“与民争利”的问题,从国家队基金的净值来看,成立三年多来,其中的佼佼者盈利在20%左右的水平,远远跑赢大盘。据媒体披露,五只国家队基金成立至今合计赚取了233.08亿元。

按国家队基金2000亿元的本钱,再加上每年的资金成本(利息),3年多累计11.5%的收益率,似乎也很良心了。人家只是保本而已。

而从今年一季度开始,从净值波动和季报来看,五只国家队基金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都在逐步减仓。


别了,郭嘉队!

(5只“国家队基金”净值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国家队基金撤了,A股危险了?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上还有一种“危机论”,认为国家队基金都走了,表明股市接下来风险很大。

有一点要搞清楚的是,“国家队基金”并不等同于“国家队”。除了“国家队基金”之外,A股市场上的“国家队”资金还包括,证金、汇金及梧桐树、凤山等公司。

这些特殊的机构投资者,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来看,还是继续留在市场里面的。仅证金公司持有的A股市值就超过1万亿元。

依稀记得,2015年8月的救市期间,证监会人士曾表示:“今后若干年,证金公司不会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不变,但一般不入市操作,当市场剧烈异常波动、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时,仍将继续以多种形式发挥维稳作用。”

所以说,担心“国家队基金”撤离会给A股带来沉重打击,就有些杞人忧天了。

国家队基金为什么离开?

也许有人又要吐槽——国庆长假之后,A股剧烈波动,为什么“国家队基金”在关键时刻撤了呢?

这主要是因为,10月以来市场的低迷,股权质押强行平仓的恶性循环是主要原因之一。监管层也意识到,拯救上市公司流动性,并非一定要组织资金在二级市场上托住股价,在场外通过股权投资或债转股等的方式会更有效率。

所以,最近监管层出台的一系列救市组合拳,大多是“盘外招”,由地方政府、产业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等等筹措资金,用市场化的方式破解股权质押强平带来的流动性恶化的困局。这样标本兼治的方式,比用救市资金在股市上买买买的治标不治本,要科学得多。

这次化解股权质押的种种方案,都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市场化”。

很多人呼吁市场化改革,其实目前来看监管层也想朝着这方面走,而且按照目前全球经济体走向切割独立的态势,未来支撑美国经济的优质资产更少,这会导致美元加息的后期会出现缺乏足够利润来覆盖债券利息的资产。所以美国不一定能把加息周期扛到2020年,所以未来中国早的话要准备在2019年底左右准备接轨国际市场开始对流动性进行放松。

从过去股市来看,基本上都是基于政策调控的牛熊,而且是伴随着国内货币政策的宽松和收紧。

但是这次的情况会出现大大的不同。一方面是中国不需要再通过大水漫灌来刺激经济体,另一方面是股市融资也开始要走向国际化,这会让下一轮牛市异常稳定且韧性很强很漫长。

国家队基金的退出实则是让股市开始正常化,为后期逐步走向国际化扫清障碍。这也让市场化改革的机制运行得更加顺畅。

巧合的是,9月27日,在富时罗素2018年中国A股评估结果新闻发布会暨研讨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今年以来,外资净流入A股总体规模达2300亿元。而“国家队基金”在9月末的整体规模约为2200亿元。等于外资接盘国家队基金,是不是很神奇?

从长远来看,“国家队基金”撤离是为了股市进一步正常化。

国家队基金退出意味着什么?

是国退民进?不是,毕竟国资也在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进入股市来控股民营企业。那是国进民退?也不是,未来需要的是国和民一起进。

举个例子,证监会加快被否并购重组IPO的重新上市期限实则是刺激“壳炒作”,只不过我们的股市往往会走向自作多情的地步。这个星期大批ST板块和以前惯常炒作的热门壳概念的股票都跃跃欲试,感觉自己就是要被借壳的那个。

当然,不排除后续并购重组被否的IPO重新通过这些ST股或市值极小的壳概念股再次申请上市。但是看上这些市值超小的壳概念股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借壳的对象应该不是什么大企业,而是一些刚刚够格的IPO申请者。在我看来,这些企业仍然是中国过剩产能的一些民间代表。

而那些代表中国产业升级和创新换轨的都是那些流浪海外的“独角兽”企业。大家应该还记得这些企业在年初证监会呼唤开绿灯的时候就曾经有部分先头部队上市了,但是碍于股市行情很差,被搁置了。

我认为未来酝酿的一个招数就是让国资接盘的这些上市公司通过卖壳的方式来让海外独角兽企业借壳上市。这些股票的市值也相对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壳股”更大。既符合国民一起进的基调,也符合做大做优做强国有资产的基调。

对于市场上代表国家的这些新队伍,则是我们需要着重留意的方向。即使市场短期仍然自作多情地在那些传统壳股上狂欢,但是我不认为那些股是未来的机会所在。中国的上市公司已经到了3600余家,接下来要上市的重点不再是那些刚好够得到门槛的小企业,那些企业所代表的产能方向不是重点。中国未来上市的重点对象是独角兽,即使这个话题早已慢慢被人遗忘。

未来在国际化的A股市场,代表中国企业的“梦之队”就是这些独角兽,未来的机会在哪里,你看到了吗?

别了,郭嘉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