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办好」“放管服”改革知识解读(二)

「一次办好」“放管服”改革知识解读(二)

「一次办好」“放管服”改革知识解读(二)

“放管服”改革知识解读

系列专题第二期

「一次办好」“放管服”改革知识解读(二)

1

什么是“五大行动”?

答:2017年8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鲁办发〔2017〕32号),明确开展“五大行动”。“五大行动”即以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为目标,开展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2017年8月31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也相应出台了我市《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五大行动”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实施方案》。

2

什么是“六大工程”?

答:2018年4月,济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六大工程”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字〔2018〕28号),明确开展“六大工程”。“六大工程”即行政审批提速工程、营商环境优化工程、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工程、开发区活力激发工程和数据共享建设工程。2018年5月30日,市政府也相应出台了我市《关于开展放管服改革“六大工程”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

3

什么是“五个为”、

“五个更”、“六个一”?

答:“五个为”即一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二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三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四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五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五个更”就是要更加注重硬件建设,更加强注重职能整合,更加注重流程再造,更加注重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实际成效。“六个一”即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

4

什么是我市“放管服”改革工作

“五个有”、“六个一”?

答:“五个有”就是要抓好“放管服”改革工作,使我市“放管服”改革有格局、有激情、有创新、有定力、有实效;“六个一”就是要强化一个保障、出台一个规范、建好一个平台、抓好一支队伍、理好一个流程、树好一个品牌。

5

什么是“一网一门一次”?

答: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明确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6

为什么要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答:行政审批制度是现代国家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重要的事前控制手段。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长期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客观需要 。

7

需要村(社区)开具的

证明材料有哪些?

答:2018年3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山东省需要村(社区)开具的证明材料清单》的通知(鲁政办字〔2018〕46号),明确凡未列入清单的证明材料,在山东省范围内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一律不得要求村(社区)予以开具。清单共12项材料,包括村(居)民委员会出具的有关受灾情况的评议意见及其他材料,死亡证明,男职工配偶所在村(社区)出具的无工作单位证明,村(居)民宅基地申请审批表、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议及公示图片,村集体同意将本村集体土地的房产出售于本村村民的证明,建房或翻建住房的证明,村(居)民委员会对乡村规划的意见,村(居)民委员会对垃圾倾倒场(点)的意见,计划生育工作所需的婚育证明,病残儿情况证明,经济困难证明,村委会出具的同意接收为村民的意见书。

「一次办好」“放管服”改革知识解读(二)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邹城放管服改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