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德道经》校正今本《道德经》:天长地久,长生无私

心本《德道经》校正今本《道德经》:天长地久,长生无私

前言:心本《德道经》的编写,主要依据高明先生的著作《帛书老子校注》。高明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采用历史文献学对上百种世传版本进行勘校,同时结合历代名家注释,得出一个结论: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是至今后人篡改最少的版本,世传众多版本经后人篡改已经严重失真,世传王弼本(王本)《道德经》最接近帛书《老子》原貌。

第七章

甲本: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与)?故能成其私。

乙本: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繁体字圣的上半部分}(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与)?故能成其私。

王本: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校正结果(缘由详见《帛书老子校注》原文):

1、甲、乙、王本皆为“故能长生”,今本中“故能长有”为谬误。

2、王本“后其身”应订正为“退其身”。

3、王本“非以其无私邪”应订正为“不以其无私与”。

王弼注:自生则与物争.不自生则物归也.无私者无为于身也.身先身存.故曰能成其私也.

心本《德道经》第七章整理如下: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

白话文翻译:天和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没有自私自生的想法,因此能够长生不老。因而圣人身退反而身先,置身度外反而身存。不是和天地一样无私吗?因而成就其私。

心本《德道经》校正今本《道德经》:天长地久,长生无私

故事说明:

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生,他虽然离世近半个世纪,但是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他曾在文章《为人民服务》中说: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⑵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

通过以上故事可知毛泽东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正是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无私的胸怀成就他的伟业,这和老子说的“

不以其无私与?故能成其私”一致。

心本《德道经》校正今本《道德经》:天长地久,长生无私

心得体会:

1、长生不老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帝王为了求取长生之术费尽心机,可惜都没能实现,反而过早离世。老子通过观察自然,发现世间天地能够长久存在,因此思考天地存在的原因,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天地长久是因为天地无私和不自生。那么人如果能够无私和不自生,是不是也能长生不老呢?这种思考方式就是老子说的“道法自然”,从自然中寻找答案,从而效法自然。

2、老子在本章中谈到朴素的自然辩证法,天地无私成其私,圣人身退却身先,置身度外却身存,这种辩证法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观察自然思考而来。

3、本章老子依然用天地无私成其私进一步阐述道的存在,道无形、无为、无思、无声,可是天地万物皆在道的作用下存在,以无成就有,以无形成就有形,以无为成就有为,以无生成就有生,这种辩证关系是世间永恒存在的真理。

综上所述,老子在本章用朴素的辩证法阐述了寻求长生的奥秘,以天地和圣人为例子,要想长生,就要像天地和圣人一样无私无生,凡事不能以“我”为中心,反而成就了“我”,不能以“长生”为中心,反而成就了“长生”,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如同长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