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穀神不死,與天同存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穀神不死,與天同存

前言:心本《德道經》的編寫,主要依據高明先生的著作《帛書老子校注》。高明先生是著名的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採用歷史文獻學對上百種世傳版本進行勘校,同時結合歷代名家註釋,得出一個結論: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是至今後人篡改最少的版本,世傳眾多版本經後人篡改已經嚴重失真,世傳王弼本《道德經》最接近帛書《老子》原貌。

第六章:

甲本:浴(谷)神【不】死,是胃(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胃(謂)【天】地之根。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堇(勤)。

乙本:浴(谷)神不死,是胃(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胃(謂)天地之根。綿綿呵其若存,用之不堇(勤)。

王本: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校對結果:(緣由詳見《帛書老子校注》原文)

1、“浴”應為王本“谷”,谷”的含義是“中虛”。

2、“用之不堇”中的“堇通“勤”,勤的含義是“無盡”。

王弼注:穀神谷中央無(谷)[者]也.無形無影.無逆無違.處卑不動.守靜不衰.(谷)[物]以此成而不見其形.此至物也.處卑(而)[守靜]不可得[而]名.故謂[之玄牝].(天地之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動).門玄牝之所由也.本其所由.與[太]極同體.故謂之天地之根也.欲言存邪.則不見其形.欲言亡邪.萬物以之生.故綿綿若存也.無物不成(用)而不勞也.故曰用而不勤也.

心本《德道經》第六章整理如下: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之根。綿綿呵若存,用之不勤。

白話文翻譯:中虛的精神不死亡,這叫“玄牝”(用母性生殖器做比喻)。“玄牝”的大門,是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源。谷中的精神氣纏綿不斷的樣子,存在卻看不見,產生的作用是無窮無盡的。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穀神不死,與天同存

故事說明:

《黃帝問道岐伯》,節選源自《黃帝內經》第一章:上古天真論。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數,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卻老而全形,身雖年壽,能生子也。

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天恚(huì)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白話文翻譯:

黃帝問:得道的人,年齡都在百歲以上,能生孩子嗎?

岐伯回答:得道的人,精神氣俱全,身體上雖然年壽,但是可以生孩子的。

黃帝說:我聽說上古時期有“真人”,與天地同存,駕馭陰陽之氣,呼吸精氣,獨立守住精神氣,身體好像不存在,所以壽命與天地一樣,沒有終點,這種真人是道所生。

中古時期,有“至人”,德淳道全,懂得陰陽調和之理,順應四季變化而調整自己,忘卻世間,遠離世俗,積聚精氣,保全精神,在天地之間遨遊,視覺和聽覺的範圍能達到八方之外,這是壽命很強的人,也可以歸到真人之列。

其次有“聖人”,處於天地之和,順從八方風之理,慾望與世俗相適應,有與天地一樣的意念(平常心),行為不離於俗世的準則,穿著裝飾普通紋採的衣服,舉動也沒有炫耀於世俗的地方,外在不使形體因為事務而勞累,在內沒有任何思想負擔,以恬靜快樂為根本,悠然自得為目的,身體不易衰老,精神氣就不易耗散,壽命也可以達到百歲。

再次有“賢人”,效法天地,仿效日月晝夜循環,辨列星辰周旋方位,逆從陰陽(返璞歸真、返老還童),洞悉四季變化之強弱,效仿上古時期,與道相合,也可以延年益壽,但是壽命還是有極限。

心本《德道經》校正今本《道德經》:穀神不死,與天同存

心得體會:

1、老子本章用女性的生殖器比喻道的形態,女性的子宮就像“谷”,子宮內部存有"精氣”,人在子宮內不斷生長,然後脫母體而出變成人,這種比喻描述了天地萬物誕生的過程,道就像“天地母”,誕生了天地萬物。

2、“玄牝之門”就像母性子宮的出口,是天地萬物誕生的源頭,也就是天地的根,因此“玄牝之門”就是天地的根。這裡老子用種形象的比喻,再次描述了什麼是道,道是天地萬物產生的根源。

3、通過老子的描述和《黃帝內經》的講述,得出一個結論,人類身體上的死亡並不是真的死亡,是否壽終取決於內在精神氣的存在與否,這種說法很容易理解,如果將一個人的四肢砍掉,人依然能活,那麼假如人的精神氣永存,身體全部消失,壽命會不會終止呢?這個問題不得而知。

本章中心思想:穀神不死,用之不勤

綜上所述,本章老子用女性生殖器描述道的存在,女性生殖器中虛神聚,從而產生後代,人類生生不息。道的存在,就像這種比喻,道是天地萬物的母親,道中虛神聚,從而誕生天地萬物。因此老子認為只要“谷‘’、‘’神”不死,那麼就會“用之不盡”。《黃帝內經》同樣認為,只要“形一守神”,那麼就是上古真人,可以與天地同壽,與日月同行,由此可見黃老思想一脈相成,都是認為人的“精神氣”至關重要,壽命的長短與“谷、神”有很大關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