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昨天的文章,我们讲的是辽博的人物画和花鸟画,详情点击→《徽宗的蓝是什么蓝?辽博重磅书画展最详细观展手记丨画事》,今天接着说辽博的山水画。

中国人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因为我们的山川大地真是有看不尽的美景,现代人拍照片视频,古代人则用画笔描摹。

但山水画最早却并不是独立的画科,就像在《洛神赋图》中,山水只是人物的背景板,起到分隔、联结画面空间的作用。

要说山水画真正宣布独立,还要从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开始算起。展子虔之后,隋唐两代,工笔重彩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中剥离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唐代李思训继承并发展了展子虔的青绿设色,唐代的王维,不仅写诗,更将诗意画进了山水。

而这仅仅是个序幕,从五代到北宋,中国山水画才开始大放光彩。之后,成为中国画中的王者荣耀。

看展有一个好处,在同一个空间,你可以把不同的人拉来对比。有时候就会特别强烈地感觉到,什么历史都有假,但艺术史就是拿作品说话,真的公平。当时是我看到王蒙的《太白山图》手卷,那个卷子很小,也就30厘米高,旁边是一个六尺的大立轴,但几米开外我的眼睛就被这30cm大的卷子吸引过去了,当时我就明白什么叫巨星,巨星就是他在那里啥也不做,你的目光就不由自主献给他了。为此我还专门拍了个视频,发在抖音上。

(希望大家关注一下我的抖音:名字也是“画事君”,抖音号huashibaobao,如果有一万个粉丝,我就能录长视频啦。画画里头很多事情还是要图像表达的更清楚)

今天,我们来看看辽博这一场两千年山水大戏。




五代“董巨荆关”

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地区相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十个割据政权,纷争不断,史称“五代十国”。这段时期,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但中国绘画却在这个时期大放异彩。

五代出了四位”神仙画画“级别的大画家,就是艺术史上耳熟能详的“董巨荆关”,他们为中国山水画后来的发展定了调子。

”董巨“指的是董源 、巨然。他们擅长利用毛笔皴擦,来表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江南山水。

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卷》是来到辽博必看的一件国宝级的山水画。

五代南唐 董源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此卷曾被收入南宋内府、元内府,后历经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清代耿昭忠、索额图,以及清内府收藏,后被末代皇帝溥仪挟逃出宫,后珍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明代董其昌、元代柯九思两位鉴藏大家,均在卷上题识,表示此卷为真迹。

董源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落笔甚草草”的披麻皴法,让江南绵延低矮的丘陵,蓊蓊郁郁的树丛,水面上三两点散落的渔舟,在云气氤氲里都显得温柔起来。

翻转手机,看高清全图。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后世的南派山水,均以"董巨"为宗。而北派山水,则师法“荆关”——荆浩、关仝。

荆浩,是北派山水的鼻祖。他常年隐居在山西太行洪谷一带,因此笔下都是峻峰巨嶂,高深回还,山间飞泉都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

关仝青出于蓝,自成“关家山水”。他用笔简括,气势更胜老师一筹,被誉为“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

“荆关”所开创的“大山大水全景式构图”,影响了两宋画家。但这次辽博没有展出“荆关”的作品,所以这里就不多着墨了,咱们继续往下看展览。

两宋的院画山水

北宋初期,出了李成、范宽两位山水大师,他们承袭了荆浩的北派山水,留下很多线条刚强硬朗的莽莽山河,非常大气魄。

山水上的“三家鼎峙,百代标程”,指的就是关仝、李成、范宽三人,可见他们的有多牛。

北宋因为有个艺术皇帝宋徽宗,开创了专业的美术院校——北宋画院,培养了众多山水花鸟画家,因此北宋的绘画到达巅峰。那种写实的、生动的、细腻的、简约而不简单的美,被称为“院画体”,直到今天也使海内外的艺术研究爱好者所痴迷、膜拜。

到了南宋,朝廷偏安淮水以南,皇帝血脉中流淌着艺术的基因,南宋画院继续开办,重新培养了一批院画家。其中,李唐 、 刘松年 、 马远 、夏圭四人画艺超群,被称为“南宋四家”。

下面这幅《秋窗读易图》是南宋画家刘松年的作品。

南宋 刘松年 秋窗读易图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刘松年祖籍钱塘,就是杭州人,他家住清波门,俗称“暗门”,所以当时人们又管他叫“暗门刘”。

“暗门刘”进入南宋画院,当过待诏,受过系统训练,所以你可以看到他的山水画风,很明显承袭了北宋院画的传统。

他师法李唐,但比起李唐的刚劲犀利,刘松年还画青绿山水,因此又多了一分工整。

辽国绘画,学习中原

大宋旁边还有大辽,两国一会儿是朋友,一会儿是敌人。但在艺术上,大辽还是妥妥地向中原学习。

下面这幅《山弈候约图轴》,和之前介绍过的《竹雀双兔图》,都是1974年出土于同一座辽代早期墓葬——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七号辽墓。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辽 佚名《山弈候约图轴》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辽博展厅里,《竹雀双兔图》和《山弈候约图轴》也是并排放着


辽 佚名《山弈候约图轴》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竹雀双兔图》局部


看《山弈候约图轴》和《竹雀双兔图》时,我觉得辽代绘画的风格还确实不同于中原。因为中原画家一般水墨是水墨,设色是设色,青绿是青绿,而这两幅辽墓出土的设色绘画中,都点缀了一点非常显眼的青绿,明显区别于中原画家作品。

《山弈候约图轴》还是很明显承袭了五代“荆关”北方山水的特点,峰峦峭拔,杉松茂密,无论是线条还是皴法都比较工细。这幅画里的深山楼阁,是起源于晋代,成熟于隋唐的界画技法。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画面不仅描绘风景,还给我们讲了个故事。

半山腰的楼阁外,两位高士正在对弈,仆僮在一旁端茶倒水。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往下看,山脚下一位高士姗姗来迟,策杖朝楼阁缓步而行,后面跟着两个童子,一个背着葫芦,一个肩扛琴囊,很显然是为了找山上的两个下棋的老友,开个文人party来的。

王蒙为什么是巨星?辽博看两千年一场山水大戏丨画事


辽墓中出土了中原文人交游的图卷,感觉突破了次元壁,但几千年来,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从未停止过。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