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刘禹锡的浪淘沙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世荣


一个道系失意者,有着诗豪之称的他,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只可惜他一生没有一个王朝云理解他的不合时宜,只能当他的诗豪。

刘禹锡,他也是一位这样的淘金人,他浸淫于这黑暗的官场中,一心想改变这一切。

二十一岁,他中了进士,步入官场实现自己的抱负,好不得意。

只是,往往少年得意者,命运多舛折,很快,发生了二王八司马事件,从此他开始了他的颠沛之旅。

即使被贬谪之后,他也能写出《秋词》这样的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他所有的不得志,早已随着白鹤飞上了比小的,无人得见。

他是诗豪,即便身居陋室,也能言何陋之有,但是细观他的怀古诗,你就能体会他的落寞。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昔日的顶级门阀王谢两家早已落败,而昔日那个长安城里的明亮少年已尝尽悲苦。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等他再次回到长安,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烂柯人这里有一个典故:

晋人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 ,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刘禹锡就是那个王质。

昔日的好友都已不在,他与柳宗元本是同科进士,二人极为交好,可二人一直被贬谪,无缘相见。

但他也是幸运的,洞庭的秋月是他酒友,乌衣巷的燕子是他知己,青山常与他对酌。

当然,他也有一点不好,就是爱挑衅。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迎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刘禹锡回到了长安,这时候他已经明白,朝中尽是党争,根本没有真心为了黎民生计的,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嘲讽,大概意思就是:这长安城里面一个个都是溜须拍马之辈,都是我刘禹锡十年前走了之后才冒头的。

于是,他被贬了。

过了几年,朝中换了日月,刘禹锡又回来了,此时他已经无心这些政事,于是又挑衅了一番,写下了《再游玄都观》,讽刺另一波人。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走了一伙拍马屁的,又来一伙新的拍马屁的,当年贬我的人去哪儿了?我刘禹锡又回来啦!

港真,我都想打他,这个语气【捂脸】

意料之中的,他又被贬谪了。

毕竟,当官不如修仙。还不如调个素琴,阅个金经。


江天一色无纤橙


浪淘沙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组杂曲歌辞,共九首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是其中的第一首。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杂曲歌辞·浪淘沙》的创作背景

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夔州刺史、和州刺史。

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杂曲歌辞·浪淘沙》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游玄都观》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此诗,通过人们在长安一座道士庙(玄都观)中看花这样一件生活琐事,讽刺了当时的朝廷新贵。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由于刺痛了当权者,他和柳宗元等再度被贬。


柳宗元为柳州刺史,写诗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描述蛮荒之地的苦闷,题目中的连州刺史既是刘禹锡。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旧唐书·宪宗纪》:

“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刘禹锡在和州刺史任上,写下著名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也写诗作答。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二十三年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展示的却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寄寓在其中的是新陈代谢的进化思想和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困厄的豁达襟怀。

在手法上,它则将诗情、画意、哲理熔于一炉,以形象的画面表现抽象的哲理,旨趣隽永。刘禹锡被尊称为诗豪,当之无愧。

这首诗,可以与《杂曲歌辞·浪淘沙》相互参照赏析。

大和二年三月刘禹锡又写下《再游玄都观》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首诗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刘禹锡却写下了长长的序言,相当于自身的简历:

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再游玄都观》作于公元826年。这首诗是玄都观桃花》(即《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

十四年前,刘禹锡因赋玄都观诗开罪于权相武元衡,被远窜岭南。

十四年后,刘禹锡"复为主客郎中",再次回到了长安。这时,武元衡已死了十四年了。刘禹锡重提旧事,再咏玄都,对武元衡等显然是一种嘲笑和鞭挞。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杂曲歌辞·浪淘沙》第九首)。

由此可见,刘禹锡是个百折不回、老而弥坚的人,像是锤不破的铜豌豆。


依马立画桥


浪淘沙一诗,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33岁之前的刘禹锡生活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一切都是妥妥的。21岁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后又当上监察御史,23岁时又授太子校书,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可是,刘禹锡生活的中唐,已有了晚唐时“宦官专政”“藩镇割据”的积弊。出身于“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的刘禹锡,把“治国平天下”当做自己的最高理想,便与数名有志之士一合计,淌了一趟浑水:永贞革新。誓要彻底瓦解藩镇和宦官手中的权力,恢复唐王朝的兴盛。可是这趟水像黄河一样的浑,刘禹锡跳进黄河难上岸。

革新的结果是:皇帝禅位。带头的王叔文被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剩下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远八州的司马,是轰动一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从此以后刘禹锡就像一粒沙砾,在九曲十八弯的黄河里颠簸流离。他自己形容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巴山楚水凄凉地”,是黄河水对这个主动跳进来的沙砾的惩罚。可是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沙砾仍是那么积极,乐观和自信。哪些人是不能动摇他的不屈不挠、奋发自立的斗志的。

这是一个有铮铮铁骨的砂:

被贬十年后,刘禹锡终于回到长安,可是他看到哪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心中不以为然: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要是我老刘没有被贬,今天哪有你们这些人的什么事呀?

因这首诗,又是一贬十三,十三年后回来,看到当初哪些打击自己的小人许多在政治斗争中倒台,又写了: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因这首诗,他又遭贬了。

但他毫不在意。黄河九曲十八弯,人生那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好,关键看你用什么心态去感受。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曾经在被贬时遭遇小人暗算,本来给他配备的住房标准是三间三厦,却让小人给更改成了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里。,刘禹锡欣然一笑,提笔写下千古名篇《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就是那个任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而始终坚持自己理想信念的刘禹锡。一个有棱有角,不会圆滑世故的沙砾。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永不妥协的沙砾,并不是自己喜欢这种风吹浪打的生活,诗人真真喜欢的是牛郎织女一样田园牧歌的恬静生活。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 ·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其实追求田园牧歌的生活何尝不是我们现代人理想的生活呢?所幸的是,刘禹锡晚年过上了自己的理想生活,他与白居易为邻,诗酒唱和。

遇到理想遭遇挫折,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烟花三月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