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中國人到底有多少資產?中國人財富曝光!

隨著時代發展中國人手上越來越有錢,很多人把這些錢轉變成的資產,資產不僅僅指手中持有的人民幣,還包括各種動產和不動產,比如股票、債券、存款、房產等。

動產一般指的是金融資產,比如存款、股票、債券、基金、信託、保險等,不動產主要指的是房產。當前由於主管當局沒有公佈居民的資產情況,我們很難得到確切的數據,只有一些研究機構給我們提供的側算數據。


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中國人到底有多少資產?中國人財富曝光!


早前,經濟學家張斌做過測算,到2017年底為止,中國家庭持有金融資產大約是140萬億,均攤起來每個家庭的資產是32萬左右,而當年中國的GDP總量是82.71萬億。那麼這樣的資產體量到底是大了還是小了?

根據他的研究,目前中國家庭金融資產是GDP的1.6倍,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倍,顯然中國居民在金融資產配置上是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這反應了一個問題:金融資產的風險係數一般比較高,較低的金融資產配置反映了國內居民的風險承受力較低。


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中國人到底有多少資產?中國人財富曝光!


這一點,我們從金融資產配置比例方面也能找到端倪,根據興業研究《居民金融資產:總量與結構》的一份研報:

2014 年居民金融資產的全部存量數據:

1、存款在金融資產當中的佔比近70%,顯著高於 35%的世界平均水平。你要知道,那只是銀行存款的數據,如果算上11%的理財產品,那麼居民持有的銀行資產將會超過80%。

2、中國居民持有的債券佔比是1.2%,低於日本的 1.6%和美國的 3.9%。

3、中國居民持有的股票佔比是9%,也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4、中國居民持有的基金是1.8%,大幅低於14.8%。

5、中國居民的保險配置是12.3%,同樣顯著低於日本的29.3%。


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中國人到底有多少資產?中國人財富曝光!


上面的數據告訴我們,當前中國人的理財觀念整體還偏弱,對金融產品以及金融知識的學習還有有待加強。同時也說明了,相比高風險高收益的權益資產(股票),居民更樂於配置帶有保本付息性質的固定收益類資產。

雖然中國居民在金融資產配置方面偏低,但中國人似乎對房產情有獨鍾!

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CHFS)和美國消費者金融調查(SCF)的數據:


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中國人到底有多少資產?中國人財富曝光!


1、中國家庭總資產中,房產佔比高達69.2%,不僅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60%,更是美國的2倍。

2、中國居民資產配置房產化還表現在中國的房地產總價值佔到了世界房地產總價值的四分之一,這些年流傳的一段話很有意思:賣掉了一線城市的房子,幾乎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了。

中國居民資產配置房產化原因在於過去20年的貨幣超發,過去20年間中國的廣義貨幣M2增速近20%,幾乎是GDP增速的兩倍,過量的貨幣實體經濟不能吸納房地產只能充當最後的蓄水池。而居民由於風險承受能力低,買漲不買跌房子無疑成了資產配置的首選。


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中國人到底有多少資產?中國人財富曝光!


股市方面,由於制度的不完善,比如退市制度、上市制度,使股市猶如一潭死水,好的股市進不來,差的股票出不去,結果不時出現妖股,暴漲暴跌挫傷股民的心靈。中國不缺少好的企業,但缺乏好的上市公司。比如阿里、騰訊、京東等,好的企業都跑到國外,在國內掙的錢,卻把利潤分到了國外,如此錯配居民對A股當然是愛之深恨之切。

中國居民資產配置房產化其結果就是家庭負債向房產集中:

1、2017年一個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家庭住房自有率為93.5%,是世界最高。

2、我在6月1日《一份官方報告,透露樓市重要信息!》一文當中說過(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可查看):截止2017年底,居民房貸(含公積金貸款)餘額在GDP當中的佔比54.41%,過去10年間增長了近7倍。


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中國人到底有多少資產?中國人財富曝光!


家庭負債向房產集中增加了樓市的壓力,進入只能漲不能大跌的怪圈。之前,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發佈了《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2018)》就說過:

如果房價下降20-30%,銀行將會面臨著顯著的壓力。我之前也說過,對於我們這個金融業尚未完全開放的市場來說,金融風險最重要集中在銀行,目前本外幣貸款佔社會融資比重仍然佔到一半以上,所以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也可以理解為防止銀行業風險,或者說防止房地產風險。


1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中國人到底有多少資產?中國人財富曝光!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希望每次分享都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實際性幫助和啟發,可以動動手指關注我的頭條號,並且收藏,點贊,評論。看見大家跟我的互動,也讓我有更新下去的動力,發表更多幹貨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