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哈爾濱的特產街頭小吃

說道街頭的特產小吃,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南京和長沙的臭豆腐、西安的肉夾饃胡辣湯羊肉泡饃、重慶的小面、武漢熱乾麵等。直到上了大學,散佈於全國各地小夥伴回來說吃了多年的烤冷麵竟然是哈爾濱的... ...很有趣,原來哈爾濱也有街頭的特產小吃。找了幾個比較有特色的分享給大家。

烤冷麵

烤冷麵應該算是最出名的哈爾濱小吃了吧。一張冷麵皮,上面打上雞蛋,再放洋蔥香菜等等,最後撒上醋等各種調料捲起來,切段裝碗,再送上一根竹籤叉著吃。做法簡單但味道酸酸甜甜還夾雜著鹹味,偶爾加根腸口感會更加豐富些。你們以為烤冷麵是這樣的麼?

盤點哈爾濱的特產街頭小吃

恐怕想多了,這不是正宗的烤冷麵,真正烤冷麵還會豎著切一刀,讓各種食材的香氣散發出來,融合在一起,即使冷麵皮也很入味。放在碗裡後是這樣的:

盤點哈爾濱的特產街頭小吃

沒錯,這才是真正的烤冷麵,360°無死角蘸過醬汁的冷麵,吃起來味道更好。

當然,黑大夜市還有一家真正的烤‘冷麵’,就是直接用冷麵一根根排好,然後加熱一會定型,做出來無論是口感還是樣子都與一般烤冷麵無異。但是,這樣做出的烤冷麵稍微厚些,口味與其他的一致。

烤紅腸

烤紅腸應該是近些年才興起的一種小吃。原來報刊亭門口擺的多是臺灣烤腸。紅腸不僅價格昂貴,個頭還大,最主要的是比較鹹。無論是口感還是口味都有滿滿的戰鬥民族的粗糙。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人發現烤著吃還是更能讓人接受的,所以現在的報刊亭,多多少少都會擺上三種烤腸,一種是臺灣烤腸,一種是較軟的吃起來像極了某蜜汁烤腸的腸,還有一種就是烤紅腸。烤紅腸個頭大,很容易看見。至於味道,想象一下炒紅腸吧,幹些更好吃點吧。

盤點哈爾濱的特產街頭小吃

鍋包雞柳

鍋包肉起源於哈爾濱,當時為了考慮俄羅斯外賓口味,把焦燒肉段做成了糖醋的甜酸口味。一個有想法的小吃攤總會做一些創新。第一次見到鍋包肉段是在工大夜市,5元一份,具體沒敢嘗試,因為當時想吃點辣的雞柳,所以正常放的調料。不過看起來鍋包雞柳就是雞柳出鍋後將其視為炸好的肉段,按鍋包肉做法做一遍,味道上應該與鍋包肉相近吧。具體鍋包雞柳可能起源於師大夜市或是黑大夜市,但是確切知道工大夜市有這一家,很好找,畢竟規模小,歡迎大家來品嚐哦。

小編知道的能代表哈爾濱特色的街頭小吃就是這些,如果知道更多,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